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图解湘西苗族民间印染

    作者:柴颂华, 著

    本书采用大量图片资料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对湘西民间印染(尤其是蜡染)的传统制作工艺、图案题材及式样、传统蜡染文化的深刻历史背景及意义进行了充分解说;从传播学的角度诠释了民族印染工艺的产业化生产所存在的问题,对于传统技艺的研究提出了自己新的研究思路。本书从制作工艺入手深入解析民间蜡染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提出了民间蜡染艺术中所隐藏的原始寓意,为研究人员及民间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 龟兹文化遗产旅游地开发模式研究

    作者:吴培钦, 杨兆萍, 主编

    龟兹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与旅游有密切的关系,旅游本身也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本书从龟兹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要素内涵和体系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龟兹文化体系的构成,龟兹文化遗产价值,并对龟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征和资源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龟兹文化遗产旅游地开发的适宜模式,并尝试用系统模拟的方法对龟兹文化遗产旅游地旅游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龟兹文化遗产旅游地保护开发的对策建议,为文化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四川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指南

    作者: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为加强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做好事中环境管理,响应交通强国及标准体系建设系列决定要求,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升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编写了《藏高公司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针对高速公路主体工程施工、临时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临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现行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的基础上,充分吸纳省内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成果,结合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研究了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政策法规及风险识别,总结了近年来工程建设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工艺、设施、设备和管理制度措施,体现了现代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指南》共六分册,分别为:第一分册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价、第二分册工程技术、第三分册工程造价、第四分册建设管理、第五分册政策法规汇编、第六分册是通用参考图,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高速公路项目配套连接线或代建项目也可参照使用。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系统总结了扇三角洲环境高频层序界面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自旋回因素和异旋回因素对扇三角洲环境高频层序界面形成与发育的控制作用,并分析了自旋回作用与异旋回作用的区别与联系。针对目前扇三角洲地层对比中所存在的难题,建立了扇三角洲不同相带的小层、单层级别的地层对比模式。
  2. 前  言
    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技术、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陆相盆地的油气勘探阶段,但是其研究精度还不能满足油田开发阶段小层、单层级别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层序地层学只考虑了气候变化、构造运动等异旋回的作用,而在油气田开发阶段,例如河流分叉合并、河流侧向迁移等自旋回作用对层序结构和层序界面的形成起着更主要的作用。本书以扇三角洲为例,深入探讨了扇三角洲环境高频层序界面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自旋回因素和异旋回因素对扇三角洲环境高频层序界面形成与发育的控制作用,进而建立了扇三角洲不同相带的高精度地层对比模式。
    本书在高频层序单元的级次划分与识别标志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系统分析了在四级基准面变化的不同阶段,五级和六级层序界面特征的变化规律;然后,分别探讨了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界面形成的自旋回机制和异旋回机制,认为五级层序界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异旋回因素,六级层序界面的形成主要受控于自旋回因素;分析了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对五级层序界面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六级层序界面形成过程中的自旋回机制,认为流体性质的转变以及河水与湖水的相互作用是控制扇三角洲环境单一六级层序界面的主要因素;在高频层序界面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扇三角洲地层对比中所存在的难题,建立了扇三角洲不同相带的小层、单层级别的地层对比模式,为油田开发阶段的储层精细对比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书在理论方法、模型构建和成果应用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油气勘探与开发企业,各大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沉积学、层序地层学专业师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项目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研究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助我们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改进。


    作 者
    2018年6月
    ...查看更多
  1. 1.1  高频层序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
    1. 高频层序的基本概念
    高频层序的概念起源于地质学家们对于准层序的研究。准层序最初被定义为“由海泛面所限定的层或层组组成的一个相对整合的序列”。作为准层序界面的海泛面被进一步定义为:一个将老地层与新地层分开的面,穿过该面水深突然增加[1]。这一定义主要是基于海岸沉积环境提出的,因此其定义不具有普遍性而造成概念的欠完整。Van Wagoner和Mitchum[2]随后将类似于准层序的地层单元重新命名为“高频层序”,对于准层序定义的欠完整性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修正作用。郑荣才等[3]、Cross等[4]所提出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和超短期基准面旋回,Anderson和Goodwin[5]提出的“米级旋回”,包括王鸿祯等[6]所称的“小层序”都属于高频层序的范畴。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高频层序应是包含基准面上升期和下降期沉积的完整的地层序列,在不同沉积环境,高频层序的结构特征有差异。
    2. 高频层序级次划分研究现状
    Exxon的经典层序地层学、Cross的成因层序地层学、Galloway的成因层序地层学以及Miall的储层构型要素分析理论关于高频层序单元的级次划分、高频层序的时限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
    经典层序地层理论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Peter Vail[7]和来自Exxon公司的沉积学家继承了Sloss[8]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层序—体系域—准层序”这样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层序是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应的整合面为边界的、一个相对整合的、有内在联系的地层序列。层序内部可以根据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进一步划分为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体系域内部则包含若干个具有相互联系的准层序组或准层序。基于这一理论体系,众多学者根据海平面持续的时间周期提出了层序划分方案[9]。受限于勘探程度、资料分辨率和现有技术手段,在三级层序内部进行高频层序划分时所能够识别的高频层序级次也不相同,但大多数划分至准层序组、准层序的级别,相当于四级和五级层序。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四级层序时限在0.08~0.5 Ma,五级层序的时限在0.01~0.08 Ma。
    ...查看更多
  2. 本书适用于从事油田勘探、开发工作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也可供有关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学习参考。本书对油田开发阶段的储层研究、井网调整、精细注水等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目  录
    第1章  高频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基础 1
    1.1  高频层序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 1
    1.2  高频层序形成机制 3
    1.3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结构与对比模式 6
    1.4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地层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8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10
    2.1  扇三角洲平原研究区地质概况 10
    2.2  扇三角洲前缘研究区地质概况 13
    2.3  野外露头研究区地质概况 17
    第3章  高频层序界面特征 20
    3.1  高频层序单元的级次划分方案 20
    3.2  高频层序单元的识别 22
    3.3  扇三角洲高频层序单元的划分及其界面特征 26
    第4章  扇三角洲环境高频层序界面形成机理 68
    4.1  异旋回机制 68
    4.2  自旋回机制 86
    4.3  异旋回机制与自旋回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92
    第5章  扇三角洲地层对比模式 95
    5.1  层序地层学在地层对比中面临的难题 95
    5.2  扇三角洲地层对比模式 96
    第6章  结  论 119
    参考文献 122
    ...查看更多
  2. 张锐,男,生于1983年9月。2012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得地质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任高级工程师、致密油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