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九三学社双流县志

    作者:九三学社双流县委员会, 编

    本书是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双流县地方志书。详细介绍了九三学社双流县基层组织成立20年(1993—2013)来的发展历史、工作开展的情况和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主要有历史沿革、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内容。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曾到双流视察基层工作,本书附有其本人题词及视察照片。本书对于宣传我国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促进民主党派基层工作的经验交流均有价值。

  • 清代巴县档案整理初编·司法卷·乾隆朝(一)

    作者:四川省档案局(馆)

    本书收录了清代乾隆时期巴县衙门档案中的部分司法类档案,四川省档案馆从近10万卷的原案卷中挑选了不同类型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司法档案126宗,涉及产权、贸易、宗教、烟赌、家庭、妇女、婚丧嫁娶、抚养继承、盗窃争斗、命案等不同类型司法判例,各审级的程序过程完整且诉讼请求内容丰富,真实再现了清朝中后期西南地区地方政府司法机构的运作和司法制度的实际执行情况及普通民众生活的众多方面,具有突出的研究利用价值和资政意义。

  • 中华文化视域下民族镜像的传播

    作者:宋泉桦 著

    本书基于社会文化理论,从议程设置出发,对大众的认知结构、表达态度、行动方向进行探索。结合现实案例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综述法和数据分析法,围绕中华文化视域下镜像缘起的问题,对表象世界、内在精神、互动缘起、意义生成展开深入研究。本书通过实验证明:当代传播中民族镜像实质是借助媒介培养,使大众不断接近第三者——集体镜像的成长过程。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山丹长城》主要是在文化视域下对河西走廊山丹长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研究。山丹长城是河西走廊汉明长城保存最好的一段,被学术界称为“露天长城博物馆”。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山丹汉、明长城现状的考察报告,二是山丹汉、明长城的文化价值研究。具体包括:山丹汉长城主要走向和线路、长城的修筑、长城墙体保存比较好的地段、壕堑、烽燧、城障、汉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与保护现状;山丹明长城走向及现状、明代壕堑、明...查看更多
  2. 序:从河西走廊看周边
    张汉燚  蔺海鲲
    世界在快速资源化、高度信息化、全面现代化中不断变化,推动历史的发展的不仅是政治和经济,文化实力也在影响着世界格局。关于民族的对话和争论充分体现了世界治理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差异认同中谋求共生的责任。亚洲、欧洲、美洲等各股势力在内亚地区的博弈,使得河西走廊历史中沉淀了亚欧世界的历史文化变迁,也沉潜了内亚地区各民族交往、交融的记忆和经验,无论在发展经济、安边稳疆还是在传播主流文化方面,河西走廊都具有战略意义。当今世界需要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共生的多元文化发展中诠释和设计未来蓝图。
    河西走廊地处蒙新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是我国大陆腹地通往欧洲、中亚、西亚的唯一陆上通道。得益于南北山脉雪水的滋养,相对平坦的狭长走廊上形成了大小不等的肥沃绿洲,在走廊内部,高原、荒漠、戈壁、绿洲、草原等形态相间共生。河西走廊也是我国唯一的一条连接中原腹地、戈壁绿洲、北方草原和青藏高原的陆上通道,这种独特的地理空间结构为河西地区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造就了人类历史上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典型地带。文化的多元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及人类的精神突破。在河西走廊,多元文化这种生死与共、血脉相连、鲜活共生的现象比比皆是。古往今来,如鸠摩罗什、玄奘等,通过西行与东来的文化构建,使得中华各民族及各种文化形态得以生生不息、共荣发展。尤为特殊的是,存续在走廊上的这些文化形态并不呈现出完全的融合,而是鲜活地保持其特色而独立共生并各自发育良好。
    在多元格局中存在的若干个极具影响力的文明过渡地带,在地缘结构、生产方式和文化类型等方面极具典型意义。这些多元文化区域在中华文明的生成和变迁及东西方文明交流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纽带作用。习近平主席指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河西走廊作为中国若干个民族走廊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是“南北统一体”和“东西方链接点”的“汇合”之处,其中蕴含着重新发现和解释世界历史及民族交往整体性的机理。因此,应该从以往的研究视野中超越出来,重新认知各国、各民族交往的地域属性,把各民族交往看成是特定地域形成过程中的共同体。此外,边疆地区和民族的历史不应该单一地理解为众多民族各自历史的集合,而是在既定区域中多民族文化共享及民族深层次社会交往中获得和谐共生的历史进程。从这样带有普遍性的区域经验出发,可以从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和发展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总体格局。
    站在走廊看周边,我们就会看到丝绸之路的开拓而带来的东西方思想汇流、多族群的交往互动,看到对各民族习俗、中外文明的兼收并蓄,为多元文化共生的理念及实现道路注入了超越单一文明的多元基因。这种在过渡地带蕴养出的文化基因,不仅是本地域的多元文化互鉴共荣的重要根基,也会在突破地域限制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成为各国、各民族深度交往与协调发展的最坚实的生命活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共有精神家园提供无限的潜力。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作为过渡地带的民族走廊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民族和谐共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当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走廊周边特别是中亚的繁荣稳定,对促进相关联的各国、各民族当前和今后的人心相通、和谐共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河西走廊的历史上,各民族在往来互动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和交往格局。河西走廊作为过渡地带,游牧与农耕在此交汇,形成了复杂多变的关系,地域分布、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上的临近性使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吸收彼此的合理成分并保持自身的特质,从而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多元亚区域之间及不同质的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也正是这种民族文化心理上的交融,使历史上从其他地域进入河西走廊的人群能够融入本地区的社会生活,并在持续深入的社会交往中和睦相处。这种多元文化互嵌模式恰恰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进程的重要动力和组成部分,使各国、各民族能够形成内在的有机关联从而历史性地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作为文明过渡地带的民族走廊自身重要的媒介作用。
    如同人类社会中其他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单方面强调事物在质和量的规定性中的共存共生要素并不能找到事物发展的趋势,不能使事物自身呈现出合规律性的真正进步。不同类型的文化要在自身系统稳定与有序的运转中不断适应新的发展环境,适时对自身文化的组成元素和影响方式作出恰当的调整。所以,应该以尊重多样化、异质性的姿态对待其他外来的文化形态,在坚持文化多元共生的理念指引下建立起文化发展模式。这要求处于同一文化地理区域的不同文化形态不仅仅是在形式上表现出和睦相处与观念认同,更重要的是来自不同文化形态的群体和个体能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达成彼此理解。只有在这种符合文化自身属性的社会生态中,我们才能不仅认识到彼此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可分割性,而且能从文化心理上深刻理解各自生存发展方式的差异性与合理性;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才能因为民族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地理环境、内在机制等方面的独特性而获得与其他民族同等的对话基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能产生共存共生的发展需求;在今后的深入交往中才能够继续接纳和珍视多元共存,在相互理解、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在顺应历史趋势中有力地促进文明互鉴和共荣共生。
    河西学院作为河西走廊上从兰州到乌鲁木齐近两千公里地区的唯一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自1941年建校以来,为河西走廊基础教育事业及河西五地、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地处西北边疆,学校在诸多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和明显的区位劣势,但数十年来学校凭借原有的积累和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借力、使力,培养的广大学子勇敢地承担了援疆工作、服务西部建设等重任。进入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自2013年教育部批准复旦大学对口支援起,学校各项事业的水平得到不断提升。2015年列为甘肃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7年被省上列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在复旦大学的对口支援和鼎力支持下,通过复旦大学全球治理学院等重要研究基地筹建了中西亚青年国际学院,使之成为培养中西亚国家青年人才的基地,进一步加强了对中亚国家和地区实质性的了解和深入沟通,尤其关注周边国家不同民族的互通互荣及各民族的独特魅力,为加强同中西亚国家的交流培养了各个领域的国际性人才。河西学院在全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全面繁荣中华文化、全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家战略中,既具有天然优势,又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培养高质量的研究型、富有担当精神的人才,既是河西学院的目标、河西走廊的诉求,也是从走廊看当今中国的一种文化自觉。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要实现持续的发展必须在平等对话中秉持共生共荣的理念。强调每一种文化都应该在坚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肯定其他文化形态的存在价值,从根本上接受并增强共生共荣的价值观。这是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开放、和谐、民主理念在文化交流中的具体体现。认可文化间的差异形成共生,促进文化间的和谐对话实现共荣,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推动人类社会各要素尤其是文化心理上的差异调适,在保持自身特质的同时又能从内心深处接纳其他文化类型,使各民族在交流合作中赢得更广泛的尊重与更深层次的认可。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征程中,河西学院坚持唱响作亮河西文章。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把项目和论文做在河西大地上,在讲好、写好、演好、画好河西上下功夫,致力于“产出一批标志性的成果,扶持一批河西研究的专家,培养一批服务河西的名人”,致力于凝练并形成“河西风格、河西气派、河西精神”。学院在河西绿洲农业、沙产业、种业等方面贡献突出;在河西特有矿产资源、中药材、农业废弃物利用等方面成绩喜人;在河西简牍、河西长城、河西方志、敦煌文书、裕固族及西北少数民族研究等方面成效显著。学校坚持以经典文化打“底气”,以精品活动养“文气”,以核心价值立“正气”,努力建设彰显河西特色的大学文化。河西学院有责任和能力对河西文化进行深度研究,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心聚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共有精神家园出谋划策。
    二○一八年五月
    (张汉燚教授,河西学院校长。蔺海鲲教授,河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查看更多
  1. 山丹县横跨我国两大一级构造地理单元,即北部的中朝准地台与南部的昆仑祁连褶皱系,次级构造单元又可分为阿拉山台隆和走廊过渡地带、祁连褶皱带。境内南部为祁连山褶皱带,北部为阿拉善地块边缘隆起部分,属前寒武纪。地质构造由祁连山褶皱带、走廊凹陷带、阿拉善地块构成,是阿拉善地块的一部分。
    山丹地处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南北高山对峙,中间低缓开阔,东西贯通,呈走廊形。在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高山、丘陵、平川区,波状起伏,地形复杂多样。最高的祁连山冷龙岭海拔为4444米,最低的东乐镇西屯沙河海拔为1549米。县城所在地清泉镇海拔为1755米,相对高差2895米,平均海拔高度2500米。山丹因海拔高度差别大,气候、植被分布具有多样性。
    境内南部与东南走向有祁连山和大黄山北坡冲积扇、冲积平川,北有龙首山南坡冲积扇,南北冲积扇共同汇合形成走廊平川。长城蜿蜒穿过大黄山北麓和龙首山之间的峰腰地带,向西走向走廊平川。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呈倾斜状。中部为槽形地带的冲积平原,高山区为褶皱低山丘陵,东北龙首山南麓为波状地丘陵,北部红寺湖地区为封闭型沟谷平原,全境自东南而西北缓斜坡降。
    ...查看更多
  1. ‖目  录
    第一章  山丹地理、历史、文化概述   001
    第一节  山丹自然地理环境   001
    第二节  山丹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003
    第三节  灿烂的山丹文化   006
    第四节  山丹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020
    第二章  山丹境内汉长城   025
    第一节  汉代对河西的开拓与经营   025
    第二节  河西走廊汉代长城的主要走向和线路   034
    第三节  汉长城的基本结构   043
    第四节  汉长城线上的军事建制与组织系统   059
    第五节  山丹汉长城墙体保存比较好的地段   061
    第六节  山丹汉长城壕堑、烽燧   064
    第七节  山丹汉代城障   079
    第三章  山丹境内明长城   082
    第一节  山丹明长城的走向   082
    第二节  明长城现状   085
    第三节  山丹明代壕堑   156
    第四节  山丹明代烽燧   160
    第五节  山丹明长城障城(燧障)   191
    第四章  山丹明长城烽燧体系和边境保障   200
    第一节  山丹明长城南北烽燧体系   200
    第二节  山丹长城关隘  211
    第三节  明长城的组织管理体系   219
    第四节  山丹明长城防御工事体系   226
    第五节  山丹明长城线上的驿站   235
    第六节  山丹明长城的构筑特点   237
    第七节  山丹汉长城与明长城的关系   242
    参考文献   244
    后  记   254
    ...查看更多
  2. 张涛,男,1962年生,汉,甘肃山丹人。198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现为河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西学院河西学研究所负责人。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