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赵颖梅, 主编

    本书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类文集。收集的28篇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文章,围绕图书馆管理实践中的阅读推广话题,分设计、经验、实践三大类内容。较好总结了一段时间一来的工作成绩,对今后的推广活动提供了思路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保存和资料借鉴价值。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书书目索引

    作者:孔辉

    本书是记录已经正式出版的、有关长征材料的图书的分类索引工具书,不涉及具体内容,只罗列出版时间、页数、责任者、出版地等。书中收录了到2015年12月的长征文章资料3930条目,采用“分段著录法”,依据《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和国标《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进行著录。仅仅为目录索引,便于研究者检索使用,各文章也给出了责任者。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遵义师范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研究项目成果。

  • 达州档案志

    作者:《达州档案志》编委会

    《达州档案志》由达州市档案馆组织编写,记录了达州档案工作的历史概貌和发展历程。本志采用章、节、目3个层次,综合应用述、记、志、图、表、录等形式,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档案馆藏(室)工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档案资源,档案法制建设,组织机构,机关内部建设,政治工作,人物表彰等内容,力图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相统一,并促进档案工作的宣传,指导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发挥“资政、教化、存史”功能。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基于社会文化理论,从议程设置出发,对大众的认知结构、表达态度、行动方向进行探索。结合现实案例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综述法和数据分析法,围绕中华文化视域下镜像缘起的问题,对表象世界、内在精神、互动缘起、意义生成展开深入研究。本书通过实验证明:当代传播中民族镜像实质是借助媒介培养,使大众不断接近第三者——集体镜像的成长过程。
  2. 前  言
    这是一项关于民族镜像缘起的传播学研究,是基于社会文化理论,从议程设置出发,对大众认知结构、表达态度、行动方向的探索。本书以社会文化传统为视角,结合现实案例,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综述法和数据分析法等,围绕中华文化视域下镜像缘起的问题,对表象世界、内在精神、互动缘起、意义生成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综合分析,本文发现规律:表象世界经过内在精神的选择生成经验世界,互动仪式依靠大众参与唤醒经验世界中的主要信息。虽然信息是交流中“自我”镜像的延伸,但是镜像并非个人选择的结果,只是源于表象世界的引导与内在精神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我们认知的场域。故而,当代传播中民族镜像实质是借助媒介培养,使大众不断接近第三者—— 集体镜像的成长过程。它是互动交往经验中共同的表达方式,既具有语言的涵指功能,又具有意识形态的整合效果。民族镜像不仅能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还能有效增加信息传播的穿透效果。
    本书以四个切入点层层递进,总结了人类镜像发展的基本规律。首先,表象世界从感知角度说明了场域是主观经验的集合;其次,内在精神系统阐释了传播中信息的存在形式和培养方式;然后,互动缘起旨在反应仪式传递信息时,历史镜像先入为主的议程设置;再次,意义生成解释了信息是在时空中被不断重复的指代,以及人们在文化演变中对意义的确立。同时,本书通过分析港口城市群体事件的镜像结构,佐证了大众是镜像在社会中投射的存在意义。最后,民族镜像的运行结构反映了社会传播的内在规律,希望为当代社会的信息控制、中国梦的民族镜像形成与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第一章为当代视听传播的表象世界。
    第一节“视觉的缘起”首先论述了“前意识对现象雕刻的注视”,反映了主体经验对于外在世界的取相,以及个体认知方式的形成;其次,由“异化于形的凝视”探讨了物质异化为人格符号的过程,乃至人生价值的产生与消费;复次,所谓“个体差异化再现的关注”,即事物的个性与共性在不同时刻的凸显,第三者的镜像引导制造新的社会潮流;再次,“象征转换的被看”侧重于“有”和“无”之间的发散,探索环境、人文等在历史渐变中暗示群体做出相应指令的象征体系;最后“文明符号延续的所见”则从国家意识形态的转换与功用,分析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意识在“镜像”引导下的互通效果,即国家符号通过仪式反复举行,使其人民产生极其深刻的记忆链。
    在第二节“听觉的分辨”中,笔者首先从一般写作方式分析了“幻象与主体经验的认知”,通过解构作品阐述了写作过程中听觉的造作以及作者主体化人格的转换;其次,“象征生活的情感导读”表明了童话歌谣在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复次,“客体语言的心灵互动”从符号语言、行为语言、客体语言三个方面讨论了刻意语言的时效性,说明了镜像是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公众议程的超语言模式;再次,“‘大音希声’的模糊记忆”揭示了表象世界中声音的传播不仅是物理产生的直接指令,而且是综合平衡的结果,故而声音具有唤醒镜像,引发言外之意的效果;最后,“符码的交互性、诗境与音乐”通过分析研究,大致总结出了音乐引起的情绪波动会与某种境界发生共振,进而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正如中国传统诗歌来自于集体想象界里自我的感知,特殊的意象元素构成了心灵的时空,镜像不断变化转换情绪场,持续影响相关文化族群的行为。
    在第三节“知觉的非理性解读”中,笔者首先采用文本分析的方式解读“文艺作品中的精神”,反映了文学、艺术中的镜像不是以往学习过程中留下的刻板印象,而是由若干主体精神在文化话语中重现的当下自我,非理性的运作特征注定了其流动的本质,时代的意义通常源自舆论导引中大众的倾向;其次“社会无意识的概念叠加”,说明概念本身是为了区别事物属性所采取的定义,不过现在为了有效传播不得不将许多超越词汇本身意义的概念融入;复次,“集体精神中‘返祖’现象”表明社会信息的不兼容部分会引起参与者对原有的某种文化的向往,这种追求既会满足自我的存在感,也会造成现有秩序的颠倒,容易在以往经验的前提下工作生活;再次,“知识意向的造作”采用定量研究,证明了表象世界是我们长期知识累加的结果,人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按照掌握的知识去构建自己的世界,亦从构建知识、接受知识、思考知识、指导实践、理解知识五个阶段来重现理念中的世界,继而知识决定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改造的途径和方向;最后,“单向度的结构式”系统分析了人们源于家庭、社会、国家等因素产生的惯性行为,如果不能在信息洪流中保持思想的独立,那么由信息营造的镜像生活会引导人们进入统一模式。
    第二章“中华媒介生态的内在精神”一方面以“中华文化的审美原型”为参考,借助“儒家‘礼制’精神之于角度”,如《论语·颜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来测量正统中国人忠贞守节的审美尺度;对比“道家‘虚无’体验的景别布局”,如《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来解析传统中国人宏伟壮丽的理想结构;借鉴“佛家‘染净’因缘的转场”,如《华严经》“譬如种子别,生果各殊异,业力差别故,众生刹不同”来分析古代中国人因果报应的终极人文关怀;比较“基督关于爱的距离”,如《圣经·约翰福音》“我是世人的光,跟从我的,就不会走在黑暗中,反而得到生命的光”来探究近代中国人浪迹天涯的爱情追求。
    另一方面从“媒介融合中的再创作”论述当下媒体传播存在的机制问题。首先“网络叙事的探索”着重分析了网络新闻置于什么样的版块之间,以及何时出现会造成群体对事件的何种态度,和“网络水军”作为一种有预谋的假象是如何引起群体骚动的,故而政府利用镜像在网络中制造心灵共振场显得尤为重要;其次,“文本构建与想象”认为一切盛世文化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媒介记忆载体,而这种载体则是镜像赋予人们的构思方式,执政者应该善于创造想象世界,让时代的传播进入到规范的想象世界中填白;复次,“现代批判理论潮流的趋向”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系统对比了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及批判的意向,将外在的批判精神转向内向的律己行为;最后,“时空中的民族镜像”说明了时间中的形态转换与空间中的欲望膨胀是神话稳定性的重要来源,当集体对“镜像”开始膜拜的时候,能动的意志造作力就会开启内在的梦境机制。
    第三章“镜像在互动交流中的生成”讲述互动中镜像升起次第及其运转方式。在第一节“文化仪式中的文明镜像”里,首先从“道教符箓斋醮中的自然秩序”讲述天人合一的镜像本源,如《华阳金仙证论》云“何以谓之先天?当虚极恍惚之时是也,既知恍惚,是谁恍惚?此即先天之神也”,继而先天之神亦是镜像所要幻化的对象;其次,“佛教禅观所观的唯心所显”是镜像不断净化与集体意志重合的关键,如《瑜伽师地论》言“由一切内外大种,及所造色种子,皆悉依附内相续心”,故而如理制造文化景观统一思想;最后,“儒教礼仪教化的社会结构”有效确立了国家秩序的政治镜像,如《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吉礼祀邦国鬼神袛,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国,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第二节“文化对抗中的祖先镜像”中“末路文化的回光返照”指出当代传播关于阐释西方文化的问题,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重塑中国文化。而“边缘‘社会’的经验重组”则打破解构主义的颠覆观,使用记忆链将边缘人群与主流人群联系在一起,同心同德共建家园。至于“固执与信仰”,将具体说明如何转变心识中的我见,通过镜像升起集体信仰,令大众遵守秩序,热爱国家。第三节“记忆中‘自我’镜像”侧重受众心理分析,其中“传播中‘自我’的意义”旨在说明每个受众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指出“自我”是镜像交换的对象,只有大家相信“自我”意识,才能够理解文化传播中那些关于“我是什么”的意见,也正是因为大众都确信真实的自我,所以会按照信息所标识去表现自我,在镜像议程设置的人文景观中追逐自我。
    第四章“镜像在时空中的运行模式”首先通过“镜像之局与人类社会”说明了事物运动是内在信息的发散,文明是人类精神的外化,时间之界催生了理念之界,理念之界改造了空间之界,宏大的历史叙事是镜像无形的编排;其次,“文化、传播与镜像的辩证关系”揭示出镜像是意识形态的涵指,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能指,传播是意识形态的表征;最后,“镜像之梦,传播之影,文化之境”通过描述人类活动的相关规律,说明镜像、文化、传播三者是经验世界的变现,是主体意识在不同层次对宇宙的认知。
    第五章“案例:港口城市群体事件的控制程式”从该市文化发展史讲述该城市背后的镜像规律,并且采用社会文化理论,生成新时期的城市镜像,化解少数该市激进人士对外地人的误会,增进民族情感。
    第六章“镜像与中国梦”归纳了中华文化视域下民族镜像传播的过程,总结了千年来文化传播的变迁与发展,通过不同视角观察文化传统形成的镜像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系统分析个体位于镜像转动时的社会关系。
    ...查看更多
  1. 目  录
    绪   论 001
    第一章  当代视听传播的表象世界 023
    第一节  视觉的缘起 024
    第二节  听觉的分辨 042
    第三节  知觉的非理性解读 055
    第二章  中华媒介生态的内在精神 069
    第一节  中华文化的审美原型 075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中的再创作 097
    第三章  镜像在互动交流中的生成 112
    第一节  文化仪式中的文明镜像 114
    第二节  文化对抗中的祖先镜像 131
    第三节  记忆中“自我”镜像 136
    第四章  镜像在时空中的运行状态 140
    第一节  镜像之局与人类社会 141
    第二节  文化、传播与镜像的辩证关系 145
    第三节  镜像之梦,传播之影,文化之境 149
    第五章  案例:港口城市群体事件的控制程式 151
    第一节  跨文化交流的研究背景 151
    第二节  激进人士的认知结构 152
    第三节  港口城市居民的表达态度 154
    第四节  案例事件的行动方向 155
    第五节  案例运动的模式 156
    第六章  镜像与中国梦 158
    附录  研究结构 162
    参考文献 165
    致  谢 173
    后  记 174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