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职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

    作者:鄢万春, 钱晓

    本书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职业心理学理论与应用方法,涉及职业心理的规律性研究与职业的准备、选择、适应、调整等有关的理论、理念、方法等内容,在职业心理学本土化发展方面进行了一定探讨。

  • 新时期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朱世宏

    本书为西南石油大学各院系师生所编著的论文集,主要围绕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从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来探讨如何加强和发展各项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远程教育创新研究

    作者:余善云

    本书对中国远程教育和开放大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对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社区教育等办学实践的努力探索,反映了作者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理论指导下,对中国广播电视大学适应全民终身学习需要,转型升级创建新型开放大学,深化远程教育内涵建设,发展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远程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和水平,对促进我国终身学习的发展和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升级建设开放大学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在梳理近现代中国语文课程变革、语文课程标准的演变,以及对当下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近现代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框架结构、教学内容板块以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识字、写字教学内容与要求进行详细分析与评价,探讨中小学语文课程发展规律,对于推动当今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及实施有意义参考。
  2. 前言
    Preface
    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就是一条中国人追寻语文教育现代化的艰难之路。这条艰难之路,痕迹最深的莫过于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现代化、科学化、质量标准化的探索。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的标准由社会需求决定,即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比如古代,取决于当时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其中到明清时期最甚,科举制和“八股文”紧密地联系在一块。古代并没有正式(包括非正式)的类似于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文件,更多的是人才选拔机制(功利取向或社会取向)“反规范”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比如,科举制度“反规范”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八股文”。到清末,教育部门面临内忧外患,不得不做出变革,依葫芦画瓢学日本,制定了壬寅学制,最终却未实施。壬寅学制将古代语文教育划分为经学、语言和文学。这是“被迫”的改革和“茫然”的学科划分,所有的一切,都是当时大变局下当局者“恍然无措”的决定。1904年,经过修订的壬寅学制颁布实施,也就是癸卯学制。自此,中国的教育正式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语文正式成为一门学科。自此,西方的现代教育话语系统和中国传统教育话语系统在矛盾与融合的纠结中走到今天。为解决这一冲突,在整个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经历了“中体西用”的硬撑,教会学校的冲击,学德国经验的壬子—癸丑学制、学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壬戌学制以及后来国民政府对壬戌学制的改革。这一段路程,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走过了从模仿、全盘接收再到结合本国实际的探索之路。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也从社会、经济、政治的角度逐步向对语文学科本身、文化的角度转变。这一转变是重要的和关键的,对于只有百年历史的现代意义的语文学科来说,清末民国时期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的探索努力是值得肯定的。比如,1923年研制的中小学国语课程标准,整体课程标准框架结构及内容要素等可以成为今天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观照与反思。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下的语文课程改革,是对20世纪上半叶的探索和语文学科本身认识的一种“回归”。
    “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必须体现国家或地区的语文教育政策,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学术工作。” 既要关照当下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与理论前沿,也要对过去的语文教育改革历史进行考察。对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照属于后一种,对过去的考察是因为任何改革都逃脱不了过去的掌心。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希尔斯说:“传统应该被当作是有价值生活的必要构成部分。”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认识与挖掘传统。中国语文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它自身的特点,“是历代语文教育的演进中积淀并流传下来的教育文化成果。它既有思想、理念层面的内容,也包括原则和方法等操作层面的东西。作为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结晶,它散发着中华民族教育文化固有的魅力和特质,充分挖掘和阐扬我国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不仅对于认识我国古代灿烂的教育文化遗产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新世纪语文教育改革无法逾越的起点” 。
    清末民国时期是我国语文课程开始独立呈现,逐渐发展完善的时期,这一时期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吸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从历史认识层面来说,对这一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提高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认识。
    第二,从操作层面来说,这一时期语文课程中有关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标准和实施意见以及教材编写建议对今后的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无法忽视的作用。诸如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及书法教育等。
    第三,从理论层面来说,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嬗变和具体内容进行文本分析,寻找其发展的规律和现实的意义,当下的语文教师和学生能清楚地理解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形成过程,挖出语文课程标准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以此推动它科学化的进程,丰富、发展和完善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使之更加符合语文教学的需要和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谢  平
    2017年7月
    ...查看更多
  1.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9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本书的结构 12
    第二章  晚清时期语文课程变革 14
    第一节  晚清传统语文教育的危机 14
    第二节  晚清时期传统语文课程的变革 18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嬗变 26
    第一节  壬寅—癸卯学制与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雏形 26
    第二节  民国初期与北洋政府时期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逐步成形 34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与完善 46
    第四节  小结 51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分析 52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框架结构的演变 52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框架结构演变的启示 58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
    板块分析 61
    第一节  课程目标分析 61
    第二节  教学内容板块分析 70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分析 73
    第一节  阅读教学内容分析 73
    第二节  写作教学内容分析 92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分析 106
    第四节  识字、写字教学内容分析 111
    第七章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与借鉴 117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 117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的借鉴 120
    第八章  结  语 132
    附  录  关于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
    影响度调查 134
    参考文献 137
    后  记 150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