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与管理

    作者:严战友 崔冬艳 夏勇

    《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与管理》共8章,整理了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关键点问题,突出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本书首先简要介绍山区高速公路的现状及特征,然后根据管理系统理论,提出了基于主动安全的道路交通规划理念,通过具体分析道路施工的安全致灾原因,详细地介绍了:山区高速路基施工的安全、施工现场通用部分、土方路基施工中的安全、山区高速路面施工的安全、混凝土预制场与运输的安全、隧道施工的安全,还有施工中其他机械、用电和工序等的安全施工措施等内容。

  • 钢铁企业自备电厂机组配置优化、煤气系统优化调度

    作者:孟华

    本书运用数学模型结合富余煤气的自身特性对自备电厂煤气系统进行预测及调度,对发展钢铁生产、降低能源消耗和产品成本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综合考虑煤气放散和机组运行效率下降对整个煤气系统价值的影响,建立自备电厂机组配置优化模型;考虑到依靠人工经验无法对其煤气供入量进行准确预测,针对煤气供入量特性,建立自备电厂煤气供入量预测模型。在预测模型的基础上从煤气系统全局出发,以总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考虑锅炉负荷波动频繁的特点,建立优化调度模型。为此,本书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实际钢铁企业自备电厂,从系统和全局视角出发研讨了钢铁企业自备电厂机组配置优化、煤气优化调度问题,丰富了钢铁企业自备电厂煤气系统预测、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方法,以期为钢铁企业自备电厂煤气系统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

  • 城市快速路换车道行为与交通流参数关系研究

    作者:谢寒,周凌,任庆华

    本书为学术著作。全书采用实证与仿真研究的方法,以成都市三环快速路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人工驾驶车辆组成交通流和自动驾驶车辆与人工驾驶车辆组成的混行交通流中车辆换车道行为与交通流参数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人工驾驶车辆组成的交通流,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采用回归和聚类的方法进行了换车道行为与交通流参数关系的研究,发现对于数据量不大的情况,如果可以进行数据拓展重组,则其关系可以采用回归方法获得,否则,聚类方法得出的结果较为符合交通流实际情况。然后,再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道路仿真模型,模型比对实证研究对象建立,通过比对采集数据的特征,发现模型获取数据与实证研究采集数据在某些特征上较为相似,故而可以进行仿真研究。最后,采用已经建立的仿真模型,设计仿真实验,自动驾驶车辆渗透率从10%增加到90%,并以10%的比例进行增加,收集每一轮的换车道行为与交通流参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可以采用回归的方式来进行换车道行为与交通流参数关系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提出了单个交通流参数与换车道行为之间呈现的多元线性关系。结合实证研究分析发现,换车道行为只有在交通流较大的情况下对单个参数影响较大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高速铁路绿色发展丛书”之一,从高铁影响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高速铁路建设与运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本书结合高速铁路建设项目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了铁路生态学概念;从生态环境影响对象的角度分析了生态环境影响的重点,即生态系统、敏感目标、敏感生态问题三大部分;依据高速铁路项目“长高多杂”的特点,分析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工程行为,并构建高铁生...查看更多
  2. 关于道路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我国古代就有雏形。《国语·周语》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合理的施工时间在交通建设中的重要性。为改善土质路面的“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景况,古人采用了多种路面材料,如用冶炼过的炭渣铺路、砖块石板铺路等,皆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同时,我国古代已经开始栽种松、柏、梓、桐、桧、榆等行道树,以划分道路边界,保护道旁植被。《国语·周语》中有“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周礼·秋官司寇·司隶庭氏》中也说:“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比国郊及野之道路、宿息、井、树。”这里讲的“树”,就是种树为遮阴纳凉之用。
    值得一提的是,1875年,左宗棠整修陕甘驿道时,非常重视道旁植树问题,要求在驿道两旁分别植树一两行或四五行,所植以柳树为多,也间有杨树。他认为这样一则可以巩固路基;二则可以“限戎马之行”,保护路旁植被免受践踏损害;三则可以供行人遮阴、纳凉。据统计,陕甘驿道从陕西长武到甘肃兰州六百多里间,植树二十六万余株,被称为“左公柳”,成为陕甘驿道上一道重要的景观。十余年后,其部下杨昌浚因公西行,触景生情,感怀赋诗:“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一时成为美谈。
    随着工业文明的传入,原有土质路面的低等级道路逐渐让路于水泥沥青路面的公路和铁路等新型道路,从而逐渐形成更为新颖、环保的交通体系。现代交通体系中的佼佼者,当属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每个国家对高速铁路的界定标准有所不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第34号令《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中的定义,我国的高铁是指新建设计开行250km/h(含预留)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初期运营速度不小于2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
    高速铁路以其载客量大、运行速度快、安全性高、能耗低、舒适方便、社会效益显著等因素受到广泛关注。世界铁路历史发展证明,发展高速铁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速铁路的建成运行,有效降低了交通条件对投资环境的制约,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同时,也使铁路的市场份额大幅度回升。我国国土面积大,内陆深广,东西跨度约5200km,南北相距约5500km,发展高速铁路可以拉近人们的空间距离,缩短旅行时间,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非常有利。因此,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高铁建设还将继续展示发展的活力。
    与传统铁路相比,高铁使用电力牵引,更加节能环保。但与其他交通设施一样,高铁项目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除噪声与振动外,高铁项目最突出的环境影响是生态破坏,包括占地拆迁、降低植被覆盖率、阻隔动物交流、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影响。另外,高铁建设标准要求高,既要保证线路行车安全和高平顺性,又需要满足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便于施工维护等要求;同时高铁线路长,设计及施工建设对区域地质环境要求较高,因此,高铁线路可能更难以避开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与传统铁路是有区别的。故研究高铁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围绕农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工业资源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生态学的应用性分支学科已有较多研究,但尚缺乏对铁路尤其是高铁项目生态学的系统研究。高铁项目的生态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生态系统、敏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生态系统包括植物、动物、非生物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基本内容;敏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有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地、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等列入相关条例或名录等的保护区域;敏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湿地破坏、生物物种锐减、生物入侵等由于自然条件或人为活动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负反馈效应。本书拟结合高铁项目生态研究的主要内容,较为系统地阐述高速铁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作  者
    2020年6月
    ...查看更多
  1. 1
    概  述
    1.1  生态环境 \002
    1.2  生态破坏 \013
    2
    生态环境保护
    2.1  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对象 \026
    2.2  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理 \039
    2.3 ; 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措施 \042
    3
    高速铁路与生态环境
    3.1  铁路生态环境 \056
    3.2  高速铁路与生态环境 \058
    3.3  高铁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067
    3.4  与高铁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074
    4
    高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构建原则 \084
    4.2  高铁生态环境影响指标体系构建 \085
    4.3  高铁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指标体系 \096
    5
    高铁项目工程分析
    5.1  工程分析简介 \100
    5.2  高铁项目工程分析 \104
    6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1  我国自然地理情况 \126
    6.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要求与方法 \148
    6.3  高铁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166
    6.4  高铁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188
    6.5  高铁项目的生态图件 \190
    7
    高铁建设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7.1  概  述 \194
    7.2  生态影响预测方法与内容 \198
    7.3  重点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218
    7.4  高铁建设的水土流失 \228
    7.5  小  结 \232
    8
    高铁项目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8.1  概  述 \234
    8.2  敏感目标的保护要求 \239
    8.3  重点工程的保护要求 \247
    9
    实施高铁项目生态防护
    9.1  生态环境保护设计 \266
    9.2  生态防护措施 \280
    9.3  借鉴与思考 \291
    10
    高铁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实例分析
    10.1  工程概况 \296
    10.2  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现状 \299
    10.3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 \307
    10.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6
    10.5  结  论 \322
    参考文献 \324
    ...查看更多
  2. 吴文娟,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环评工程师,《高速铁路环境影响评价》MOOC课程主讲人;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贺玉龙,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