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三线建设与四川航天工业

    作者:胡开全

    本书是2019年四川省重点出版项目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原申报书名为《三线建设时期的四川航天工业成就》,三审后为了更贴合书稿内容,书名更改为《三线建设与四川航天工业》。本书以公开资料为基础,梳理出钱学森为航天奠基,航天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航天军贸的发展,航天民品的发展四大板块,以个人的回忆和各厂的总结资料为主体内容,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用个人鲜活的经历来反映三线建设时期的四川航天建设过程及成就,从中折射出“艰苦奋斗、乐观奉献、甘于吃苦、诚于协作”三线精神,同时分析了航天独特的系统控制和工业体系,探讨其逐渐形成的四个一代,即“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四步走的技术发展路线对我国科技和发展制造强国的启示意义,并树立起四川航天的品牌。

  • 黔记(上中下)

    作者:[明]郭子章 著 赵平略 点校

    郭子章是明朝在贵州巡抚任上一位**著名的人物。他治书宏大,在《明史·艺文志》中记有其著作25种,246卷;在《四库全书》中则存目21种,296卷。本书《黔记》主要以道光四十年刻印的《黔记》60卷影印版为蓝本点校的。本书分上中下三册,属于地方志(贵州志)的范畴,内容涉及明朝郭子章巡抚期间当地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历史、地理、工艺、文学等,是研究明时贵州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发掘、整理和注释很有现实意义和史学价值。

  • 中国国民革命运动新探

    作者:刘永国

    国民革命运动,是指20世纪20年代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以“打倒军阀除列强”为主题而开展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如北伐、工农运动等。本书运用大量史料,从经济、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国民革命对推动中国现代化历程的重大意义,力图从中揭示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国内至今第一部川康茶马古道(南路边茶)文史资料汇辑的专著,也是首部“锅庄文化”文史资料与研究类编的专著,全书共收录三编。上编共收录各类文80种,计:清季文著、档案等六十五种;民初《清史稿》《清稗类钞》两种;译作七部;《竹枝词》六种。中编共收录民国时期与茶马古道“锅庄文化”相关的文献(图书、期刊)143种(篇),附录图书19种,译作10种,共计172种文著。下编《研究文献专题辑要》,共收录19...查看更多
  2. 总 序
    关于加紧抢救少数民族濒危文化的建议 
    冯骥才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遍布全国,经济多样,生存环境各异,社会历史阶段和经济发展基础不一,其文化底蕴深厚,特征独具,相互迥异,夺目迷人。少数民族为灿烂多姿的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也是各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根本,是他们的身份与独自的民族精神之所在。
    由于历史与地理条件等诸多原因,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人民生活相对贫困,在经历新中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始入崭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随着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和社会正在发生空前的急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人民企盼的,也是历史发展和进步之必然。但也要看到,在这巨大的变革中,他们民族的传统与文化面临着濒危与消亡,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和着意应对。
    当前,在强大的经济一体化浪潮中,面对着来势迅猛的西方化、汉族化、单一化、消费化,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无力应对,只有随着潮流改变自己。很多富起来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已经被“小洋楼”取代,民族服装及服饰及其工艺日渐式微。由于没有相关的保护法规,古董贩子乃至外国人在少数民族地区肆意廉价地搜寻宝贵的文化遗存。愈来愈多的少数民族的年青一代外出打工,远离自己的传统。不少地方听唱史诗的,已经不是年轻人而是旅游者。学校教育很少有民族文化内容,青年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缺乏必要的知识,缺少必要的感情。民间文化的传人——老艺人、匠人、歌手、乐师、舞者、故事家、民俗传人相继去世。很多经典文化已经无人传承。如今,民族语言在不少村寨已不复使用。一些民族语言(赫哲语、满语、塔塔尔语、舍语、达让语、阿侬语、仙岛语、苏龙语、普标语等)会使用的都不超千人。随着最后一个鄂伦春人的迁徙和定居农区,他们的狩猎文化至此终结。这些形成于成百上千年的民族文化板块正在瓦解与松散。
    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一个历史性的大课题,也是全世界都没有找到最佳方案的大挑战。但是如果不加紧抢救、记录、保护,就是对历史的犯罪,有悖于当今国际对待文化遗产的文明观,有悖于先进文化建设的性质规定,有悖于民族平等的社会理想。故此建议:
    1. 加快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立法。立法保护的重点应是少数民族文化。
    2. 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现代化,要持之以整体的和谐的发展观。要把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作为衡量该地区官员政绩的重要内容。国家要加大民族地区濒危文化抢救和保护的财政投入。
    3. 我国民族多,文化繁多,在保护上不能项目化,而应该体系化。项目保护是枝节保护;体系保护是整体保护。故建议由国家民委牵头,建立国家权威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以图片、文字、录音、录像多种技术手段,综合地存录民族文化资料。各民族自治区域应制定文化抢救方案和保护体系。选择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做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试点。取得经验,进而推广。逐步形成严格、严密与科学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体系和民族发展的科学模式。
    4. 对一个小民族的迁徙,一种重要民族文化形式的消失,乃至杰出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故去,都要给予极大的关注,应做到事前有紧急抢救,即及时开展抢救性记录、调查和整理。有关部门应在财政上给予保障。
    5. 设立少数民族文化抢救基金。募资并资助少数民族文化重要形式的抢救。并唤起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爱、尊重与保护。
    6. 在全国各地学校教育中开设有关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成就与重要特征的课程,增进民族间的学习与了解;在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较集中地区开展本民族或多民族文化知识、形式的学习与鉴赏,传承民族文化,培养民族情感,强化民族审美。应该组织好此类教材的编写,使之具有科学、文化性、可读性。
    7. 确定和设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日,藉此开展综合性的关涉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展示活动,提高少数民族传承自己文化的自觉。
    8. 建议由国家民委牵头,定期组织高层次、多部门、多学科的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研讨;研究与探索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发展之路;研究民族民间的建筑、服饰、生活用具的设计与民间工艺的发展关系,以使民族文脉循序进展。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的趋势正在日益加大。濒危是全方位的。抢救和保护已是刻不容缓。少数民族文化不能最终只是一种旅游资源。他们的文化是其民族的根本,失去文化便意味着民族的消失,故此希望国家从事关少数民族兴衰存亡的角度考虑这一十分紧迫的工作,尽快制定计划与措施变被动为主动,使中华民族各民族的经济与文化共存共荣,交相辉映,永葆中华文明的灿烂多姿。
     
    前  言
    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与现代功能 
    任新建
    在我国各民族生活中,藏族由于“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而将茶作为“一日不可或缺”的生存必需品。但藏族所居的青藏高原地区,素不产茶。为了将川、滇的茶叶运入藏区,同时将藏区的土特产输入祖国内地,于是,一条条以茶叶贸易为主的交通线,在藏汉民族商贩、背伕、驮队、马帮披荆斩棘下,被开辟出来。它像一条条绿色的飘带,横亘于青藏高原与川、滇之间,蜿蜒曲折于世界屋脊之上。穿过崇山峻岭、峡江长河,越过皑皑雪原、茫茫草地,像一条剪不断的纽带,把内地与藏区相连接;似一座跨越时空的金桥,把汉藏民族的兄弟情谊传送。由于唐代以来这种贸易关系主要是以内地之茶与藏区之马进行交换的形式进行,故历史上称之为“茶马互市”或“茶马贸易”。伴随这一贸易而开通的商道,因而被称为“茶马古道”。
    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并不只一条,它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地跨川、滇、青、藏四区,外延达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各国。在这三条茶马古道中,川藏道是开通时间最早,运输量最大,历史作用也最大的大道。
    一、川藏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
    (一)汉代的茶马古道——“南丝路”的一段
    四川古称“天府”,是中国茶的原产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四川已将茶作为商品进行贸易。当时,蜀郡的商人们常以本地特产与大渡河外的牦(旄)牛夷邛、莋等部交换牦牛、莋马等物。茶作为蜀之特产应也在交换物之中。这一时期进行商贸交换的道路古称“牦(旄)牛道”,它可算是最早的“茶马古道”。其路线是由成都、临邛(邛崃)出发,经雅安、严道(荥经),逾大相岭,经旄牛县(汉源),过飞越岭、化林坪至沈村(即莋都,为西汉沈黎郡治地),渡大渡河,经磨西,至木雅草原(今康定市新都桥、塔公一带)的旄牛王部中心。邛崃由于是当时蜀郡的商贸中心和茶、铜铁器的主要产地,故成为汉代茶马古道的起点。
    这条最早的茶马古道,实际上即“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段(成都至旄牛的一段),只不过“南丝路”由成都、邛崃至旄牛县后,不是向西进入康、泸地区,而是转向南,进入邛部(西昌地区),然后进入云南,再通往印缅。
    (二)唐宋时的茶马古道
    唐代,伴随文成、金城公主下嫁而兴起的唐蕃政治、经济、文化大交流,使吐蕃出现“渐慕华风”的社会风气。唐人饮茶之习也被传入吐蕃,逐渐成为社会风习。
    宋朝,中央政府正式与藏区建立起了“以茶易马”的互市制度,随着茶马贸易的加强,茶马古道亦随之有了较大的拓展。这一时期的茶马大道主要为“青藏道”,即通常所说的“唐蕃古道”。唐蕃古道在前期主要是一条政治交往之路,后期则成为汉藏贸易进行茶马互市的主要通道。这条道路东起关中地区,经过青海,从四川西北角的邓玛(原邓柯县),过金沙江,经昌都地区、那曲地区至拉萨(逻些)。这一时期虽然四川的黎(汉源)、雅(雅安)亦设立茶马互市口岸,专门供应康区茶叶,但由于当时所易之马主要产自青海一带,故大量的川茶是从川西的邛崃、名山、雅安和乐山等地经成都、灌县(都江堰)、松州(淞潘)过甘南,输入青海东南部,然后分运至西藏、青海各地。这条茶道一直延续至今,经由这路输往藏区的川茶被称为“西路茶”。
    (三)明清时的茶马古道
    元代,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为发展西藏与内地之间的交通,元政府在藏区大兴驿站,于朵甘思境内建立19处驿站,从而使四川西部与西藏间的茶马大道大大延伸。明朝特别重视茶在安定藏区、促进国家统一中的作用,政府制定了关于藏区用茶的生产、销售、贩运、税收、价格,质量、监察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抑制茶商投机倒把,开辟了自碉门(天全)经昂州(岩州,今泸定岚安镇)逾大渡河至长河西(康定)的“碉门路”茶道,并于岩州(岚安)设卫,驻军以保护茶道畅通。成化六年(1476年)规定乌思藏、朵甘思各部朝贡必须从“四川路”来京。于是,四川不仅是边茶的主要生产地,而且成为“茶马互市”的最主要贸易区。
    明代川藏茶道分为“南路”(黎碉道)和“西路”(松茂道)两条。
    “南路”茶道中,由邛崃、雅州至打箭炉段又分为两路:一路由雅安经荥经,逾大相岭至黎州,经泸定沈村、磨西,越雅加埂至打箭炉,因其是自秦汉以来就已存在的大道,故名为“大路”;另一条是自雅安经天全两河口,溯昂州河,越马鞍山(二郎山),经岩州,过大渡河,至烹坝,到打箭炉。因系山间小道,故又称为“小路”。由这两条路上运输的茶别被称为“大路茶”与“小路茶”。
    自打箭炉至西藏的茶道路线是:打箭炉北行,经道孚、章古(炉霍)、甘孜,由中扎科、浪多、柯洛洞、林葱(原邓柯县)至卡松渡过金沙江,经纳夺、江达至昌都,然后经类乌齐、三十九族地区(丁青、巴青、索县等地),至拉萨。由于这条路所经大部分地区为草原,适合大群驮队行住,故自明至清,一直是川藏茶商驮队喜走之路。
    “西路”茶道:由灌县沿崛江上行,过茂县、松潘、若尔盖经甘南至河州、岷州,转输入青海。
    清代,四川在治藏中的作用大大提高,四川与西藏关系的密切,进一步推动了川藏“茶马贸易”。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在打箭炉(康定)设立茶关,之后,又于大渡河上建泸定桥,开辟直达打箭炉的“瓦斯沟路”。原由碉门(天全)经两河口、昂州河、岚安、烹坝、打箭炉的茶道,改为天全—两路口—门坎山—马鞍山—泸定桥—打箭炉一线。岚安口岸由此衰败。打箭炉成为川茶输藏的集散地和川藏大道的交通枢纽。清代打箭炉至昌都的南、北两条茶马大道是:
    南路大道:由打箭炉经里塘、巴塘、江卡(芒康)、察雅至昌都。由于这条路主要供驻藏官兵和输藏粮饷来往使用,故习惯上称之为“川藏官道”。但实际上此道也经常是茶商驮队行经之路。
    北路大道:由打箭炉经道孚、甘孜、德格、江达至昌都。此道原为明代川藏茶马古道的大道,是运茶驮队主要行经的道路,故习惯上被称为“川藏商道”。
    两道汇合于昌都后,由昌都起又分为“草地路”和“硕达洛松大道”两路,至拉萨汇合。
    二、茶马古道的现代功能
    (一)茶马古道是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很大的旅游吸引力
    川藏茶马古道上有两千年的历史积淀。这条古道上星罗棋布的古镇、保存着众多的历史建筑遗迹,淹没在历史岁月中的茶市旧貌,依稀可辨的驮队遗踪,能让人浮想联翩,追寻那千年的史迹;这条古道所穿越的“民族走廊”地区,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多元文化在此形成的绚烂多姿,这条古道上还有大量的掌故与传说,留下了许多历史之谜,引人入胜,可开发为颇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
    (二)茶马古道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外延,可以开发为一系列旅游产品
    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道路,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载体,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伴随这一古道诞生的茶文化、汉藏商贸文化就值得深入发掘。开发为特色旅游产品;邛崃作为茶马古道的起点和边茶的主要生产基地,可借助茶马古道打造“中国茶的故乡”“茶马古镇”等品牌。
    (三)茶马古道是促进川滇藏旅游联动的纽带
    茶马古道是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它就像一座历史的丰碑,让人感受到汉藏情谊的隽永与深厚。茶马古道时间跨越两千年,空间跨越川、滇、藏、青等数千公里。任何一地想单独打造这一旅游产品都不可能,必须联手进行,区域分工,彼此联动,各自扮演一个独特的角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打造川滇藏旅游吸引物上,茶马古道与“南丝路”可相辅相成,成为促进川、滇、藏旅游联动的最佳纽带。
    ...查看更多
  1. 焦虎三,1968年生,河南偃师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国内著名的人文地理作家,知名民俗学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学会会员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