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海峡两岸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及传导机制研究

    作者:张文军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三产业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非对称效应分析”(17BJY016)的成果。本书对海峡两岸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及传导机制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无论是大陆还是海西,跟台湾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已经形成了一种内生的协同机制,其传导过程可以从锁模这种内部机制进行解释;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建立了联接两岸的宏观经济模型,并且还进行了情景模拟,从而再一次深入的揭示了两岸经济周期传导的机制和特征。最后我们对两岸经济周期同步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 国际创新名城人才制度与治理研究:基于南京人才新发展格局的实践探索

    作者:赵永乐,郭祥林,陈培玲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发展规律,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版全球创新指数,南京市排名第18位,国内上榜的19个创新集群(城市)中排位第4;从最新发布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南京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全球第9、全国第5。可以看出,南京已经在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建设国际创新名城方面进入了全国第一方阵行列,形成了诸多领域的人才比较优势。本书稿立足人才工作新的历史起点,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关于人才工作的重大部署,从南京人才新发展格局的实践出发,在分析南京人才制度体系建设条件、南京新发展格局人才双循环系统,明确新发展格局下南京人才制度体系建设思路,阐明南京人才制度体系建设的主题、主线与动力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新发展格局下南京的人才供给、流通、需求治理和南京人才治理共同体。本书稿对新发展格局下南京建设国际创新名城和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于国内其他城市完善人才制度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新型城镇化改革研究

    作者:陈学明, 王喜梅, 主编

    本书从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探寻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户籍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投融资改革、财税改革、土地改革。并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经验教训,以更好地推动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还可以起到将无形的改革具体化的作用,为改革提供最好的“抓手”。这一重要局部的突破,将为全面改革的顺利推进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蜀学》是由西华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反映四川地区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论文集,每年二辑,本书为《蜀学》第十四辑,是2018年度的首辑,全书为繁体横排出版。其内容丰富,包括关于蜀学理论、蜀学思想、蜀学史、蜀中学者以及蜀学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涵盖了对四川蜀地历史文化发展的溯源,对蜀中学术及人物的评价及研讨,对不同历史时期蜀中代表学人及其学术特色的探讨以及对蜀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历...查看更多
  1. 摘  要:早期巴蜀地區與中原地區存在於“中心—邊緣”的“天下”格局之内,兩者之間的關係涉及自然地理、族群及政治、文化等社會層面。巴蜀與中原世界的接觸,一方面是巴蜀地域特徵凸顯、地域形象被外界認知和建構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是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衝突或融合的過程。戰國中期以後,由於國家間疆域的拓展、“天下”觀念的强化以及中原王朝政治秩序的延伸,巴蜀地區的“邊僻”色彩逐漸減弱,深度融入華夏世界。
    >關鍵詞:巴蜀;早期;“中心—邊緣”;“天下”;對外關係

    早期巴蜀地區與中原地區 存在於“中心—邊緣”的“天下”格局之内,巴蜀與中原的關係,既涉及自然地理和族群層面,也涉及政治、文化等社會層面。因此,巴蜀與中原世界的接觸,一方面是巴蜀地域特徵凸顯、地域形象被外界認知和建構的過程,另一方面也是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衝突或融合的過程。戰國中期以後,由於國家間疆域的拓展、“天下”觀念的强化以及中原王朝政治秩序的延伸,巴蜀地區的“邊僻”色彩逐漸減弱,深度融入華夏世界。本文不擬面面俱到地进行相关討論 ,而是希望結合先秦時期的“天下”格局,發掘以往研究巴蜀早期對外關係中注意不多的某些層面。

    “天下”是古代中國思想界利用空間概念建構出的一套世界秩序,是一種以“天下觀”爲一體、以“大一統”和“夷夏觀”爲之兩面的意識形態。它具有鮮明的人文和政治含義,既體現了“天下一家”的高級旨趣,又顯示了森嚴的尊卑等級特徵。 先秦時期,中原人所認識的“天下”,基本上分爲“華夏”和“夷狄”兩類,不過由於諸多獨立國家和部落的存在,因此這一“天下”並不是一個邊界非常清楚、認同十分明確的世界。古代中國的西南地區,在“習慣”上被分爲巴蜀地區和西南夷地區,巴蜀地區包括四川盆地和盆地邊緣的一些地帶,西南夷地區則包括巴蜀以南和以西的地區。從巴蜀地區與外界發生聯繫和接觸開始,就構成了外人對巴蜀地區“習慣”認知的歷史起點,而這個歷史的起點,在地域差異以及文野之別的視野下,涵蓋了兩個主要内容:一個是時人對其自然區域地理的方位認知,另一個則是察覺到了族群間的人我之異。
    戰國之前甚至戰國時期關於巴蜀實際的地理位置,彼時人不可能完全熟悉。《尚書·禹貢》篇大概是中國古代文獻中最古老和最有系統性地理觀念的著作。它以地理爲徑,分當時“天下”爲“九州”,提出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區劃。《尚書·禹貢》在論述和規劃“九州”的地理分佈時,其中的梁州區域比較接近現實中巴蜀地區的位置。《禹貢》載:“華陽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藝,沱、潛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績。……西傾因桓是來。浮於潛,逾於沔,入於渭,亂於河。” 据此,常璩在《華陽國志》中説:“華陽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國則巴蜀矣。……禹治水命州,巴、蜀以属梁州。” 
    古人對“天下”的認識還有一個“四極”的概念。對於“四極”,《爾雅》《吕氏春秋》《孟子》等書衹提到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沒有明確提到西南方的巴蜀地區。總體來看,學者對“天下”“四極”“四海”一類表述整個世界的詞彙的定義是相當模糊的,對於“天下”區域的疆域與界限認識相當有限。巴蜀地區在地理上山河攔阻、形勢險惡,自然被中土視爲僻陋之鄉、荒遠之處。《山海經》一書與巴蜀地區關係密切,其中所言及的“海”,《尚書·考靈曜》訓爲“晦”,本指“昏晦無所睹”,表示荒遠之地。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區域观念的局限,巴蜀存在著唯我独尊的“本土”意識。例如在古代蜀人的視野裏,所居之地並非荒遠之處而是“天下之中”,蒙文通先生認爲,蜀人定義的“天下之中”所指的即是成都平原 。
    由於傳世文獻的缺乏,要確定時人視野中巴蜀地區所在的準確位置是不容易的,衹能粗略推知。《尚書·牧誓》記載庸、蜀、羌、髳、微、纑、彭、濮八部落曾幫助武王伐紂,武王説過“狄矣西土之人”,如果按照此説法,蜀國應該在周人的西面。不過關於“牧誓八國”的分佈,以及其來源,歷來説法不一。童書業先生認爲《牧誓》所舉西戎八國,皆近漢水,巴蜀皆所謂西戎,大概本來就是漢水上游的國族,其後爲秦、楚所逼迫而始南遷,最後到了戰國時期巴蜀的實際位置。 《左傳》中記載有巴國早期的相關資料。如《左傳·昭公九年》載:“周甘人與閻嘉爭閻田……巴、濮、楚、鄧,吾南土也。” 大體可知巴爲周之南土。
    巴蜀作爲一個並舉的地域概念,大概是戰國中後期纔形成的。在地理上,巴國的範圍在四川盆地的東部及以東的山地,其後期的中心區域爲嘉陵江和長江沿岸以重慶爲中心的地帶。蜀國的分佈範圍主要爲四川盆地的西部,並且以川西平原爲中心,北部可達到秦巴山地的漢中盆地一代。 到了戰國時代,由於巴蜀地理位置毗鄰以及二者文化上的聯繫和共性增强,與中原地區相比,地方特色濃厚。戰國中晚期,中原人士往往習慣將巴、蜀聯繫起來,或者把二者相提並論,作爲一個經常性的表述對象。例如《戰國策·楚策》載楚王曰:“寡人之國,西與秦接境,秦有舉巴蜀、並漢中之心。秦,虎狼之國,不可親也。” ...查看更多
  1. 目  録

    “中心—邊緣”的“天下”格局與巴蜀早期的對外關係 楊  民 001
    灌縣“蜀學”傳承概述 施廷俊 008
    揚雄《琴清英》的樂府學價值 王輝斌 044
    揚雄儒家文論觀的特質
    ——以《法言》爲中心 王曉燕 053
    王褒對《文心雕龍》成書的貢獻 王萬洪 061
    東坡精神的當代詮釋 潘殊閑  陳  豔 081
    宋代蜀中著名理學家傅耆考述 胡傳淮  陳名揚 097
    宋詩僧北磵居簡故廬考 張仁康 111
    南宋秦九韶《數書九章》在世界數學史上地位芻議 王  彬 117
    名儒重臣周洪謨之研究 周興福 122
    漁樵煙雲説楊慎 鄧經武 142
    李調元與趙翼的交往及互評考論 鄭家治 150
    “絲綢之路之父”李希霍芬筆下的晚清四川述論 吴艾坪 176
    蜀中近代六大集聯家與其專著 景常春 184
    近代貴州士人周詢及其對巴蜀文化的認識述略 張森林 195
    劉咸炘哲學與道家思想研究綜述 伍金霞 204
    中共早期革命家孫炳文生平事跡及其思想探微 劉朋樂 220
    伍彝章與《蓬安縣志稿》 金生楊 228
    《中國文學流變史》作者鄭賓于生平餘論 夏雲鏵  熊飛宇 等 240
    記者和作家身份的融合
    ——以《楚良》爲例探析蔣興强底層寫作特色 段  舒  周  毅 260
    蜀學堂史料四則 鍾永新 269
    稿  約 272
    ...查看更多
  2. 西华大学是由原四川工业学院和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是四川省属重点多科性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于1952年设立,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正厅级事业单位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