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研究

    作者:舒波

    本书系统地将景观生态学、农村社会学、文化学、农业景观学、现象学等相关理论运用到对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研究中,创新性内容主要包括对于农业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对成都平原农业景观的形成过程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历史性研究,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从农村社会学、文化学、景观美学、生态学、现象学等多学科的视野着眼,归纳总结出成都平原的农业景观的重要价值。

  • 田野图志——重庆彭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

    作者:王希辉, 安仕均, 黄金, 龚建涛

    本书主要介绍了重庆彭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情况,通过介绍各文化遗产的历史、人文风情、风俗禁忌,倡导现代人类要在坚持创新和发展中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可读性。

  • 西部地区山区县实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研究

    作者:董文军, 谭娟, 余婧, 刘凤娟, 著

    本著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课题的研究成果。在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以陕西省为例,系统分析了山区县教育现代化的现状、问题以及实施的战略对策。全书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追求、山区县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问题、西部地区山区县教育现代化的现状判断、国内外山区县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西部地区山区县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之路——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省山区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案例研究等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拥有巨大的湿地旅游资源。国务院已于2009年批复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本书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开发中涉及的生态环境影响、旅游开发模式、生态约束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旅游产业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将多种相关性算法分析模型...查看更多
  2. 前  言
    201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赣江新区的批复》(国函〔2016〕96号)的文件。不久,全国第18个、中部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 江西赣江新区宣告成立。赣江新区是构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是推动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这意味着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以此为契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市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抓住国家政策机遇,致力于生态旅游经济开发与建设,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绿色崛起”。同时,生态经济区的旅游开发活动要以保护鄱阳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为当地实现经济、生态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鉴于以上出发点,本著作围绕鄱阳湖区域城市圈旅游生态经济发展状况、旅游经济生态开发、旅游经济生态保护等相关问题进行论述,从而进一步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与效益展开研究。
    本书是关于鄱阳湖区域旅游经济的论著,全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主要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开发的研究背景,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开发基础理论等。第二章分析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状况、区位优势和旅游服务及其发展概况,同时对生态经济区的区域功能主体进行了界定。第三章通过介绍环鄱阳湖周边城市的概况(交通概况、景区接待设施概况等),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以及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与纠纷,来阐述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现状。第四章主要分析了生态旅游开发要素及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以及生态约束机制体系及生态约束体系的运转与构建。第五章通过设立生态旅游开发要素模型、确定旅游开发要素评价体系,来构建旅游开发要素及生态约束机制体系模型。第六章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维度对旅游效益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与探索。第七章则论述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特点、原则及影响因素,并对收益分配过程进行概述,然后具体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模型。第八章以鄱阳县为例,对鄱阳湖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九章针对鄱阳湖旅游开发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对策。
    本书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生态约束机制的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与旅游效益建模研究—— 以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12YJCZ099)为研究背景,由华东交通大学李波、卢丽刚、晏拥共同合作完成。特别感谢华东交通大学黄徳昌老师为本书撰写提供的宝贵建议,同时还要感谢刘晨、游慧民、蒋伟、李小俊、易林森等所做的资料整理和校对支持工作,感谢黄炳华、李佳伟、刘珞琛、罗宇翔、胡敏、吴龙涛等所做的文字编辑工作。
    本书撰写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许多国内外书籍与资料,在此向参考资料的原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尚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18年5月   
    ...查看更多
  1. 目  录

    第1章  导  论 001
    1.1  研究背景 001
    1.2  生态旅游 003
    1.3  生态旅游开发基础理论 009
    1.4  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状况 014
    1.5  研究要义 018
    第2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现状 020
    2.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概况 020
    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位优势概况 025
    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功能主体界定 029
    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服务及其发展概况分析 036
    第3章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045
    3.1  环鄱阳湖周边城市概况 045
    3.2  环鄱阳湖景区接待设施概况 060
    3.3  环鄱阳湖旅游交通概况 062
    3.4  环鄱阳湖区旅游合作现状 068
    3.5  合作范围界定问题 073
    3.6  合作纠纷问题 074
    第4章  旅游开发要素及生态约束机制研究 075
    4.1  生态区旅游开发要素 075
    4.2  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参与主体权责关系研究 086
    4.3  生态约束相关概念与理论 092
    4.4  生态约束机制体系 094
    4.5  旅游开发生态约束机制的体系运转及途径构建 100
    4.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 107
    第5章  旅游开发要素及生态机制体系模型 116
    5.1  生态经济区旅游开发要素模型 116
    5.2  生态经济区旅游开发要素评价体系 121
    第6章  旅游效益指标体系研究 131
    6.1  社会效益 131
    6.2  经济效益 151
    6.3  环境效益 181
    第7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合作效益分配模型 192
    7.1  区域旅游合作经济收益分配的特点 192
    7.2  区域旅游合作经济收益分配的原则 193
    7.3  区域旅游合作经济收益分配要素 194
    7.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描述 196
    7.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区域旅游合作收益分配过程模型 197
    第8章  鄱阳县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 206
    8.1  鄱阳县生态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206
    8.2  鄱阳县生态旅游开发要素模型的应用 208
    8.3  鄱阳县生态旅游发展的分析 218
    第9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发展建议与对策 219
    9.1  发展建议思路概要 219
    9.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220
    9.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探索 232
    参考文献 239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