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应用研究

    作者:刘凤娟, 著

    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了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本书从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与学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教学实践、学生素质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与平台以及教育信息化应用八个方面探寻了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涉及的内容较广泛,希望能为教育信息化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应用的参考。

  • 贵州历史与文化

    作者:申满秀 主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贵州历史发展的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然环境决定的。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与川、滇、桂、湘四省区接壤,全省总面积17.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7%,贵州处于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大斜坡地带,地势起伏,差别较大。最高层为海拔2900米(赫章境内的韭菜坪),最低处海拔137米(都柳江河谷)。
    贵州地形复杂,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坝子)。其中高原、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7%,丘陵占10%,盆地占3%。因此,贵州是一个多山地区。贵州不仅山多,而且挺拔,明代学者王阳明在《重修月潭寺公馆记》中这样写道:“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这段话生动地描写了云贵高原的地理特征和磅礴气势,也是云贵高原地理特征的真实写照。就贵州省来看,著名的山脉有西北部的乌蒙山,北部的大娄山,中部的苗岭山脉,雷公山是它的最高峰,在东北部森林茂密,山势峻峭,主要山脉有武陵山,梵净山是它的主峰,海拔2500多米。在山与山之间形成了许多坝子,因此,一些学者把贵州文化称为“坝子文化”。坝子文化是一种较封闭的文化,受这种文化的影响,贵州老百姓的思维就相对显得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其他先进文化。贵州地形属于喀斯特地形,其特点:
    一是岩溶风光瑰丽多姿。著名的溶洞有安顺的龙宫、织金的打鸡洞、镇宁的牛洞、铜仁的九龙洞、贵阳的白龙洞等,正是这种喀斯特地貌,铸就了贵州著名的黄果树瀑布。
    二是矿产、水资源丰富。贵州省现已探明的矿产达64种,储量名列全国前十名的有30种之多。汞、硅石、光学水晶储量名列全国第一,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贵州省水能源居全国第六位,水流域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乌江、清水江、赤水河、红水河(今南、北盘江汇合处)和都柳江等五大水系。它们分别属于我国的长江和珠江水系。由于贵州省是山地地形,降雨量相当丰富,年平均降水在900~1500毫米,分在60多天,并且分布不均,贵州西部雨少,中部和东南部雨水相对较多,而夏秋两季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这就决定了贵州阴天多,阳光不足,日照少,四季不分明。所以,旧时的人们形容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
    贵州地形从总的来说是不利于发展的,作为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搞对外开放,必须借海出洋,这就增加了经济成本,对于经济本来就不发达的贵州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贵州的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即便在隆冬季节的1月,平均气温也有1~10摄氏度;盛夏的7月平均气温17~28摄氏度,全年平均气温10~20摄氏度,这就形成了贵州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第二春城”之称。这对于贵州发展旅游业又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条件。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里居住着汉、苗、布依、侗、彝、水、回、仡佬、壮、瑶等十多个民族,其中汉族占70%以上。2003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贵州人口3837.28万多人,其中,汉族2383.95万人,占总人口的62.15%,少数民族1453.33万人,占总人口的37.9%。贵州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开发贵州,不断推动着贵州历史向前发展。
    居住在贵州的兄弟民族中,苗族人数最多。人口超过10万的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等民族。其中苗族约369万,布依族约248万,侗族约140万,土家族约103万,彝族71万,仡佬族43万,水族32万,回族13万,白族12万。
    1. 苗  族
    苗族在贵州分布最广,几乎每一个县都有。但苗族人口集中的地区主要在黔东南、黔南。关于苗族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其一,三苗说(三苗指苗、瑶、壮)。据说在尧、舜、禹时代,三苗的祖先就生活在江淮荆州一带,以后迁入洞庭湖一带,进入湖南中部。唐宋时期才迁入贵州。《史记·吴起传》记载“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彭蠡指鄱阳湖)。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三苗是苗族的祖先。
    其二,羌族说。《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说明羌族与三苗有关,这段史料主要反映禹时三苗曾被禹所打败,一部分人被俘,流放到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与氐羌族融合,宋元时期他们迁入云南,从云南进入贵州。
    其三,盘瓠说(这种说法是从苗族的图腾崇拜引申而来)。
    关于苗族的称呼,蚩尤时代叫三苗,商周春秋时叫“南蛮”,秦时在黔中地区设置黔中郡,故苗族又叫“黔中蛮”,西汉时改黔中郡为武陵郡,所以苗族又被称为“武陵蛮”。东汉、唐宋时期,苗族主要居住在沅江的五条支流附近,故称“五溪蛮”。南宋时,才有“苗族”的专称。清朝以后苗族的称呼较多,主要根据他们的习俗、居住地、服饰等来称呼,如“花苗”,同时又有大小花苗之分。此外,还有青苗、黑苗、木梳苗、短裙苗、清江苗、青山苗,等等。
    2. 布依族
    布依族与广西壮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关系,其语言、风俗多有近似之处。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南、黔东南、安顺、贵阳市等地。布依族属于古越人的一支,称骆越人。战国时住在红水河(今南、北盘江),汉时迁贵州。汉以后的史书称布依族为濮或僚,蕃、番等,汉以后“骆越人”这一称呼逐渐消失。唐以后,称布依族为“番蛮”“牂牁(音zāngkē)蛮”“都匀蛮”,明清以后开始称仲家,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布依族。布依族的生活习惯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好以青帕缠头及腰,妇人长裙细摺”。二是“喜楼居”,即楼上住人,楼下养牲畜。
    3. 侗  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东北地区,以及湖南、广西、贵州三省毗邻的地带(黎平、榕江、从江、锦平、天柱、镇远、剑河、三穗、荔波等县,其中以天柱侗族最集中)。魏晋南北朝时侗族称“僚”,唐朝以前称越人,明以后称侗人。侗家的鼓楼、风雨楼是侗族建筑的艺术结晶,其建筑风格古雅、独具匠心。
    4. 彝  族
    彝族主要分布于黔西北和黔西南地区。彝族原属于西北羌族的一支,战国之际沿横断山脉南迁,依次进入云南、四川,最后到贵州。彝族有自己的文字,如《消灾经》;传统节日有火把节。
    5. 水  族
    水族主要居住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属于百越中的一支,原住在广西地区,唐宋时进入贵州。一般认为水族的名称是由其靠水而居而得

  • 国家治理视阙下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构建研究

    作者:赵晔

    财税体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的重点改革议题之一。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制度的现代化。2013年公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国后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二是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石;三是财政支出改革;四是税收制度改革;五是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六是预算制度改革;七是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由2010—2017年围绕秦巴山区的腹地达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撰写的系列调研报告和论文集合而成,主要包括经济建设、社会治理、党的建设和高等教育四大板块,涉及论文和调研报告共18篇,包含了秦巴山区生态农业发展、丘陵山区和城市社区治理、乡镇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和国企党组织建设以及偏远地区高校转型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本书的研究成果对秦巴山区各级党委、政府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对大中型国有企业抓好企...查看更多
  2. 前  言
    秦巴山区是指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地区,主体位于陕西省和四川省,这里既是革命老区,也是连片的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自1992年大学毕业以来,我在秦巴山区腹地的达州市已工作了25个年头。25年来,我先后担任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列德育教研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基层人大代表等职,也被组织上选派到基层挂职副县长。2010—2011年,我到大竹县人民政府担任副县长,分工负责教育、卫生、科技、文体、广电、食品药品监督等工作。这一年的工作时间虽然短暂,但对我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说之前是在“象牙塔”内“坐而论道”的话,那么这之后我开始把思考问题的方向转向基层和民生,转向这片美丽而又依然贫瘠的秦巴地区。
    2011年7月我返回学校工作后,围绕秦巴山区生态农业建设、老龄事业发展、乡镇社区治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国有企业党建以及边远地区高校转型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向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科技厅、四川省教育厅和达州市社科联等部门申报了相应项目,并得到了立项和经费上的大力支持。本书就是这些项目成果的汇编。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是经济建设篇,第二篇是社会治理篇,第三篇是党的建设篇,第四篇是高等教育篇。本书没有高深的学问,也没有系统和严密的逻辑结构,只是一名普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生活的这片土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点滴思考。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原四川文理学院党委书记李万斌教授、院长孟兆怀教授对《瞄准应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文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我的同事、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永亮老师参与了《生态文明视域下达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研究》和《城镇化背景下川东丘陵乡镇基层治理创新研究》两篇文章的部分书稿的撰写工作;我的学生、重庆市烟草公司的朱溟生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老龄事业发展研究—— 以达州市为视角》一文的撰写付出了大量心血;我的同事、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奎、罗大蒙参与了《达州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研究》的调研和部分文字的撰写工作;我的学生、泸州市委党校的欧露参与了《四川县级供电企业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达州市为例》课题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对他们的辛勤付出,我在此一并致谢。同时,感谢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为本书出版所做的努力。


    2017年11月于四川文理学院 
    ...查看更多
  1. 目  录
    •第一篇  经济建设篇•
    生态文明视域下达州市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2
    达州市基层农村“三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26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老龄事业发展探究
    —— 以达州市为视角 34
    •第二篇  社会治理篇•
    城镇化背景下川东丘陵乡镇基层治理创新研究 50/>达州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86
    •第三篇  党的建设篇•
    加强乡镇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 以四川省大竹县为例 98
    四川县级供电企业党组织建设研究
    —— 以达州市为例 108
    基层国有企业改革转型过程中的关键:抓好党建工作
    —— 基于对川东某县级供电企业带来的思考 121
    李林森先进事迹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分析 126
    •第四篇  高等教育篇•
    高校深化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的意义和途径研究
    —— 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138
    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及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启示 144
    瞄准应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151
    川东地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 160

    参考文献 166...查看更多
  2. 徐晓宗,男,1970年生,四川省邻水县人。本科就读于四川师范学院政治系,研究生就读于四川大学哲学系,获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学位。曾赴美国弗吉利亚大学、天普大学研修交流。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