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近现代中国历史故事讲评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作者:项福库, 杨风, 著

    本书针对当代大学生对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了解不足的状况,收集大量资料,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对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乃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故事进行讲述和讲评,避免教育“空对空”,提高了教育针对性。

  • 明清刊本《西游记》“语—图”互文性研究

    作者:杨森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主要分析明清刊本《西游记》丰富的插图在形式的演变上所表现出的地域上的不同刊刻风格,以及因镌刻者技法不同而形成的不同风貌,也反映了在印刷技术改进后所形成的刻印与石印风格差异,同时揭示了小说流布国外后所形成的本土与异域的民族审美差异。从语-图互文的角度出发,分析明清刊本《西游记》的艺术价值及其传承关系。本书对明清《西游记》图文关系研究只是对特定历史时间的断代研究,对《西游记》图文关系的研究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作者:顾水彬

    本书以“制度—行为”为基本分析范式,借助制度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推演了制度及制度变迁对行为的影响原理,并结合会计准则的具体变革推演了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及其路径,最后就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本书对于拓展会计准则变革的研究范畴,完善会计准则变革理论,以及发展企业投资行为影响因素理论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指导我国政府的科学政策制定,以及引导政府通过政策来实现社会问题治理等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立足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最新趋势,从介绍只是经济的一般概念入手,着重阐述了知识经济与创新的关系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创新的原则、特点等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创新系统建设提出了建议。对于大学生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具有启迪作用。

  1. 绪  论
    创新存在于人类所从事的一切社会活动领域之中,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从经济角度来看,人类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原始工具经济时代之后,依次又度过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现在我们又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经济形态的更替源于人类的创新活动所提供的不竭动力,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在内的创新活动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和发展前提,使人类的创新魔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一、创新与经济
    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不同领域的人对创新有不同的理解。科学家认为,创新指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政治家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经济学家则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的活动,也是知识的制造、转换和应用的过程。
    1912年,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将“创新”概念引入经济学,提出“创新理论”,“创新”逐渐成为一个经济学专业名词。在他看来,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扩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日益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学术界形成“创新”研究的三个分支:技术创新理论、制度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根据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创新可分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目前,创新学的研究比较关注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性技术变化。我国学者傅家骥先生认为,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得以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知识创新指的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发明、创造或应用某种新知识。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知识创新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是由创新推动的。创新者走在文明的前列,成为时代的先行者;守旧者走在文明的后列,最终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先行者把握了时代的先机,落伍者失去了应得的利益。
    农业革命特别是原始种植、养殖技术的创新,使得人类社会从工具时代向农业时代转移,先行者进入农业社会,落伍者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在转移过程中,先行者获得的是土地和生存优势,落伍者的代价是失去身家性命。可见,原始文化与农业文明的竞争是残忍的,落伍者的结局是悲惨的。
    工业革命,特别是蒸汽机技术、电力技术的创新,使得人类的生产模式大为改变,也使得人类社会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移,先行者进入工业社会,落伍者仍然处于农业社会或者原始社会。在转移过程中,先行者获得的是财富,落伍者的代价是失去自由,他们不是成为奴隶,就是成为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下等人”。可见,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竞争是残酷的,落伍者的结局是凄凉的。
    创新无止境。知识革命以及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等方面的创新与应用,创造出以前无法想象的新产品、新服务系统、新兴行业和新的机会。现代科技革命的本质是知识生产方式的革命。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移,先行者进入知识社会,落伍者仍然处于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甚至是原始社会。在转移过程中,先行者获得的是知识利益和发展空间,落伍者的代价是失去发展机会和主动权,成为他人“摆弄”的对象。可见,工业文明与知识文明的竞争是惨痛的,落伍者的结局是“悲壮的”,落伍者不仅可能失去自己的思想,而且还要失去精神的家园。
    目前,世界正大步向知识时代转移。在知识经济时代,故步自封和徘徊观望就等于自行引退、自取灭亡。无论一个国家抑或一个民族,不论它是强是弱、是大是小、是先进或落后,都必须正视新的知识经济时代。
    二、知识和知识经济
    关于知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知识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韦伯斯特词典》将知识定义为:通过实践、研究、联系和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和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
    学者张守一在其主编的《知识经济讲座》一书中,认为知识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比如,按领域可以分为哲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按载体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按用途可以分为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和文艺知识;按状态可以分为存量知识(人类出现以来所积累的知识)和流量知识(当前所创新的知识);按水平可以分为低级知识、中低级知识、中级知识、中高级知识、高级知识,等等。还有学者根据知识的传播、转移状态,人们对知识的认知状态,将知识分为编码知识、未编码知识、有限编码知识。 
    西方“四个W”的知识分类因反映了当代知识体系的结构性变化而广为流传。按这种分类方式,知识分为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和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书本等来获得,属于可编纂的知识(Codified Knowledge)(或叫外显知识),后两类知识难以通过书本等获得,主要靠经验传播和实践获得(干中学,做中学),属于隐含经验类知识(Tacit Knowledge)(或叫内隐知识)。
    在历史上,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对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近代以来的两次产业革命都是由科技进步直接推动的,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的作用受到空前重视,各国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大幅度增加,科研队伍迅速扩大,科研成果辈出。与此同时,科技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使知识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大大提高。知识渗透到经济活动中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拓展,促使发达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蓬勃兴起,逐步形成知识经济的格局。
    知识经济的“知识”,是作为经济要素而被提出来的。作为一种经济要素的“知识”,主要是指科学技术,管理和行为科学的知识,    具有可消费性、不可替代性、不可相加性、不可逆性、非磨损性、不可分性、可共享性、无限增殖性、公有趋向性、可复制性等诸多特征。
    “知识经济”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鲁特、伯拉特、贝尔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反映了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发展趋势。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中认为,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信息和知识基础上的经济。人们进一步认为,知识经济是指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背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主要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在于:当代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和知识、信息传播的速度愈来愈快,质量愈来愈高,渗透程度愈来愈深,扩张范围愈来愈广,知识和信息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已经超过了资本和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知识经济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其一,知识经济是将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生产要素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将取代资本和能源而成为基本生产要素,人类的生产劳动由体力变为智力,生产工具是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生产力成为一个国家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这是知识经济的生产力特征,也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其二,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经济。信息化经济的基本形式是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这意味着知识经济的表现形式将发生深刻变化。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是电子通道,即信息高速公路;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是“知识产业”;股份制公司是基本生产单位,小规模地为人们提供小批量、多元化的高科技产品。这些都不同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虽然任何经济发展都依赖于创新,但知识经济的发展对创新的依赖尤为突出。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也是知识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谁掌握了新的知识并能够不断创新,谁就掌握了经济增长的主动权。
    三、中国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在发达国家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的产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因此,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对中国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全新的机遇
    1. 知识经济的出现为缺少知识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西方社会发展在近代的转折,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由此,西方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并迅速超越独领风骚数千年的古代中国。可见,知识的生产、传播及其有效应用,能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创造重大机遇。①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这一价值则体现得更为深刻和充分。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第一位重要的生产要素。就社会与人类的发展层面来说,知识是非常广义的。但是,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知识”是指可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或产品的那些知识。就近代以来的知识积累而言,发展中国家是缺少“知识”的国家。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新方法、新形式与新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获得、应用、创新知识的便捷,弥补知识差距。
    关于知识,历史呈现的发展趋势,表现在生产上,由直观性、经验性到规范化、逻辑化、广泛性,再到数字化、渗透性;表现在传播上,由单向性、垄断性、片面性、保守性到权威性、经济性,再到双向、自由、开放性,以及高度的经济性、综合性、动态性、即时性;表现在应用上,由经验性、个体性到加速性、全面性,再到系统性、创新性。② 
    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新方法、新形式与新特性,使作为知识经济形态中主要资源的“知识”本身的诸多重要特征,如非消耗性、共享性、非稀缺性、易操作性等,得以加强,从而增强知识的波及性及辐射效应。 这使各地信息的获取更容易、更准确、更快捷,发展中国家也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知识的“互通有无”,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积累,把握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潮流。②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知识革命和对知识在发展中作用的看法的改变已经创造了许多新的机会;遥远的乡村可通过互联网联结起来进而获取知识。这些教育可带给学习者全球最好的教师。”
    此外,知识经济还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① 知识经济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使得产业技术领域和市场十分广阔。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所有方面全部领先,则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找准方向,在世界经济中占领一席之地。② 由于科学发现具有偶然性,不是资金越多成果就越大,贫国的科学家也可能在艰苦的条件下作出惊人的成就,在某一领域成为尖端,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资金奇缺但科技水平相对不错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知识密集型产业可能比资本密集型产业更容易发展,也拥有更大的发展机会。③ 先进国家加速产业调整,给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机会。战后世界产业结构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重组和调整。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世界产业结构进入新一轮重组,新兴工业化国家将劳动密集型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快速进行工业化的一次机会,如果把握得当,可能使传统工业与知识产业同时发展。③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知识的生产率将成为一个国家产业、一个公司的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没有任何国家、产业或公司在这方面有‘自然’的优势或劣势,唯一的优势是经济地利用公开可得的各种知识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平等发展的机遇,贫困地区和富裕地区也一样存在着相对平等的发展机遇,关键是谁去积极地利用知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知识经济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次高起点、大跨度的发展机遇。② 
    发展中国家着力提高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能力和效率,可能成功缩短与知识经济的距离。5年前,中国集成电路领域还是空白,进口芯片比进口石油花的钱还多得多;5年过后,中国就构建了以龙头企业带动,按照上下游配套进行系统部署的集成电路产业链。目前,集成电路重大专项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取得突破,集成电路装备专项“12英寸65—4O纳米介质刻蚀机”产品进入国际主流企业生产线。8年前,中国半导体照明上游产业也几乎是一片空白,下游应用则刚刚起步,功率芯片全部依赖进口,而现在,一条从上游到下游集成应用的、较为完整的、具备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正在形成。② 
    因此,知识经济不仅仅属于发达国家。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不管发展中国家的态度如何,它都将扑面而来。那些迎面而上的国家将首先获得益处,而那些错过时机的国家将再次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 后发优势有可能使我们适度跃迁,实现跨越式发展
    知识经济的到来,给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能否跨越工业化阶段,径直全面发展知识经济,以赶上世界的先进潮流?答案是否定的—— 工业化作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是不可跨越的。但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已经兴起并且有了较大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完全有可能抓住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我们没有必要在所有方面重复传统工业化的老路。
    所谓“后发优势”,是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1904—1978)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的理论。他指出:“一个工业化时期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和特征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先进国家(如美国)显著不同。”这一理论也常常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尽管这一理论是以工业化进程为研究样本的,但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仍旧适用于知识经济的先发与后发差别。
    格申克龙的所谓“后发优势理论”包含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所谓“替代性”的广泛存在,即取得同样结果的手段或器具的替代性,在制度安排上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对先进技术的模仿和借用,使后发国家一开始就处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第二,后起国家可以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以节约科研费用和时间,快速培养本国人才,解决资本严重短缺的问题。第三,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第四,相对落后所造成的社会紧张状态和压力,可以转化为强烈的工业化动力。
    根据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理论,多数学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包括:学习优势、技术引进优势、制度创新优势、结构变动优势、规模扩张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心理动力优势。 
    比如学习优势,后来者可以借鉴先行者的发展模式,吸取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20世纪8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美国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快速发展后,果断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以知识作为关键性生产要素的信息产业,顺利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的升级换代,从而实现传统经济向知识型经济的转型。由此,知识管理理论等知识经济理论也相应产生,用以指导经济发展。而90年代日本由于固守原有发展模式,缺乏对知识经济应有的敏感性,再加上受日元对美元升值的影响,出现持续十多年的经济衰退,则从反面说明了新一轮经济发展需要以知识型产业为新的支撑点,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这些都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样本。 
    再如,过度工业化会给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障碍。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需要不同的基础设施,需要企业不同的经营方式,也需要政府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工业经济的过度投资,有时会造成向知识经济的转化成本过高。如在信息产业领域,过去,许多产品主要依赖模拟技术,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却形成了一种更便宜、性能更可靠的技术路线,这给后发国家发展信息产业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后发国家的技术引进、创新和结构变动方面的优势。
    如今,发达国家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已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如揭示知识经济的必备条件:社会知识水平较高、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工业经济的充分发展。 总结美国知识经济发展的条件:信息技术革命、具有发挥“合能效果”(synergy)的能力、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有效的金融支撑、较好的制度安排。 提出一个国家发展知识经济的对策:转变观念、调整战略、加强教育、大力发展知识产业、充分发挥政府的功能。 这些国际经验使后发国家适度跃迁,少走弯路,减少损失,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
    目前后发国家的所谓“跨越式发展”,是指跨过发达的工业化阶段,由不发达的工业化社会直接进入信息化社会,即不经过先由不发达工业化过渡到发达工业化,再实现信息化的发展顺序,而是同时进入工业经济高级阶段和知识经济社会,同时实现发达工业化和信息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实现这种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后发优势。 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中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探索与创新。
    3. 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对科教的重视是我国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保证
    人在知识经济化的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不仅是知识经济化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经济化的创造者;不仅是知识经济化的中介和“聚合剂”,更是知识经济化发展的无穷动力。人在知识经济中迅猛地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也迅速塑造着人的自身。从经济学的角度,人就像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一样,是生产活动中所必须的一种要素,一种必不可少的资源,并且是最宝贵的资源——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知识经济的根本推动力。
    从资源结构上看,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短缺而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13亿多的庞大人口为我国经济发展蓄积了丰富的人力源泉。2011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 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 914万人。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人力资源总体质量偏低,但人力资源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和健康投资加以积累和改善的,因此,人力资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希望。中国的发展,必须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核心地位,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上,将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变为人才资源优势,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撑,是中国政府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不懈推进的重要事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推行了一系列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经济、科技、教育等体制改革,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培养、吸引、使用和保障机制,加快人力资源法制建设,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力资源开发道路。
    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发表了一份题为《迈向知识经济体:亚洲经验》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在发展知识经济方面为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良好经验。报告说,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比如在教育方面,中国人的识字率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入学率已大大提高。报告指出,中国强调了教育和技术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政策方向,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和鼓励创业两条途径让市场成为科研机构的新导向。 
    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中国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有目共睹。2008年,中国从事研发活动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人数就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2010年中国研究生培养规模超过美国而居第一位,全时当量研究人员数量、高等院校入学人数、培养的科学与工程博士人数仅次于美国而居所比较国家中的第二位。  2009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 1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究与开发人员全时当量229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2011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时,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为世界第一。)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比2008年增加78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1.1%。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2 97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5 550.4万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交叉统计在其中),高技能人才资源2 863.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1 048.6万人。 
    中国科技发展取得显著进步,表现在研发投入的迅速增长、已具规模的科技研发队伍、产业部门对研发的积极参与、科技产出迅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运作良好的国家重点试验室和科技园、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普及、强大的ICT硬件制造与出口能力等方面。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了20% 以上的年均增速,高技术产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011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8 610亿元,全国R&D人员达到280万人/年,继续位居世界首位,国际科学论文和专利授权总量继续保持在世界前32位,论文被引用数上升到世界第7位, 尤其是七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就——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和应用、高性能计算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基因组研究,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科技影响力。 
    中国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重视教育是文化传统,我国面向知识经济时代更加强调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以科教兴国、创新战略作为我们的基本国策。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当前,中国正在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规划,以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建成创新型或者创新导向型国家为目标。那时,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将获得更加坚强的保证。
    (二)严峻的挑战
    1980年代以来,中国对于世界兴起的知识经济浪潮给予了积极的回应。“863”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2011”计划……给中国的高科技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为知识经济在中国的登陆作好了准备。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过程中,中国面对的竞争对手毕竟是西方发达国家,它们早已实现工业化,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发达,国民素质较高,这些差距和不足,使得我国在知识经济浪潮的冲击面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的挑战。
    1. 中国的科技发展仍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除了有后发优势外,更有后发劣势,并且首先面临的就是后发劣势。后发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资本劣势、技术劣势、人口劣势、管理劣势、制度劣势、竞争劣势。 如前文所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历史转变,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科技发展计划得到了有效实施,我国科学技术事业蓬勃发展,硕果累累。但是,我国仍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科技劣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从现状来看,中国的科技发展尚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2007年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在《中国与知识经济:机遇与挑战》一文中,从经济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创新体制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知识经济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在以描述科技发展为主的“创新体系”方面,他指出中国存在的优势是:研发投入的迅速增长、已具规模的研发科技队伍、产业部门对研发的积极参与、科技产出的迅速提升、运作良好的国家重点试验室和科技园。这反映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同时,中国存在的劣势也十分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低,研发投入的低效率,政府研发机构、公司和大学间的联系薄弱,缺少风险资本。 这表现了中国科技发展的不足,说明中国科技发展尚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2010年7月,梅永红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几个战略命题》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以不断扩大投资以及消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知识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他还指出,我国许多产业的发展尽管在规模上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仍然更多地依赖于国外技术的供给,无法有效积累起自身的知识资产和核心竞争能力,这导致我国许多产业被锁定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环节。技术能力的不足也直接影响了调整经济结构的效果。 梅认为,更为严重的是,科技体制改革仍然有一些“深水区”,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意志实现新的突破。体制机制不完善,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产学研联系不紧密、科研院所行政化管理突出、科技评价急功近利、学术浮躁、宏观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等等问题依旧比较严重。此外,培养和吸引人才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力度尚需加强。凡此种种,都成为科技快速发展的障碍。
    然而,知识经济又急需科技支撑。传统的增长模式以土地、原料、能源、资金、人力五大要素的投入为动力。过去十几年的增长,实际主要是这五大物质要素投入增长的结果。产值减去这五大要素的成本,实际收益就很低。近几十年,发达国家不仅提高了五大物质要素的使用效率,而且实现了经济运行的中心资源和主要动力的转移,现在它们经济的增长或者说创造经济收益的能力已经不是主要依靠物质性因素,而是依赖于投入的六大非物质性的资源,即科技、文化、无形资产、信息、现代市场运作经验和技巧、机制创新。物质要素结构的再优化,使传统的五大物质要素的使用和组合也在质上区别于过去出现高效低耗的飞跃性发展。 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追赶世界发展潮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又是必要前提。据学者研究,要保持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7%,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必须超过42%,而目前的仅为30%左右。 这就对科技发展提出了更为紧迫和高质量的要求。
    中国科学院前院长路甬祥认为,中国科技发展面临四个“不相适应”,即:创新人才队伍和整体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创新体制和管理与科技创新及其社会价值实现途径的客观规律不相适应;创新资源、要素的结构和布局与我国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不相适应;科技创新的价值理念和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本质要求及国家、社会、人民的期待不相适应。  四个“不相适应”,集中地表达了中国科技发展之所以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深层次原因。深化改革,消除不适应,加速知识和技术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时代命题。
    2. 经济基础的相对薄弱无法完全满足知识经济的需要
    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社会通常离不开几个基础条件:社会知识水平较高、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有效的金融支撑、较好的制度安排、工业经济的充分发展。这表明,知识经济是一个国家(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物质财富丰裕、综合国力强、人口素质高、市场经济体制机制充分完善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从人类经济形态演化的进程而言,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飞跃,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
    知识经济不是无本之木,它必须以工业经济充分发展为基础,或者说,充分工业化是知识经济历史的和现实的基础。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是智力资源,如果没有工业经济现代化作保证,没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充足的物质资源作基础,那么,智力资源肯定是贫乏的,甚至是低劣的,社会知识化很难提高。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也很难增强。因此,工业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知识经济到来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②当前,西方“再工业化”的现实,再次证明知识经济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工业经济基础之上。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余年的工业化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的快速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从一个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未结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1年10月25日发布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报(1995—2010)》认为,按照汇率—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十五”、“十一五”期间,中国已经快速地走完了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意味着进入“十二五”,中国工业化进程将步入工业化后期。按照工业化发展速度,人类社会可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和后工业化3个时期。很明显,中国距后工业化时期还有相当路程。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时期一般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工业化经过了近200年的进程,在此基础上于80年代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因此,相较于发达国家进入知识经济的工业化水平,中国工业化基础还不够充分。当前,中国正步入工业化后期,将为知识经济奠定更好的基础,但与此同时,30多年的快速工业化积累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1995—2010)》指出,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 对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的基本经济国情变化还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新型工业化道路下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现代化战略还有待探索。② 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经济增长的集约化程度还很低。③ 工业化的技术来源过多依赖国外,产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升。④ 资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化加速推进的矛盾突出,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⑤ 劳动就业形势严峻,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严重制约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⑥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⑦ 产业结构协调性较差,工业产业升级压力比较大。⑧ 大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较弱,低水平重复建设、总体产能过剩、单个企业规模小等问题表明,我国工业产业组织合理化程度低。⑨ 在扩大开放条件下提高国际产业分工地位面临巨大外部压力。 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国工业化水平和质量,从而也影响了发展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基础条件。
    同时,中国工业化更面临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挑战,即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又需推进信息化,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建立起现代高新科技产业,跟上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步伐。在西方发达国家,数字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部门的各个领域,极端制造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等正以惊人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精度,这对我国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挑战。我国早在20世纪末就意识到,“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并根据国情正式提出了我国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两化融合”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其深度和广度都还很不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较低,粗放生产模式尚未根本转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也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新经济时代产业结构的特征是第一产业比重已显微弱,一般低于10%;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明显,一般占20% 左右;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在GDP中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现在仍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在整个经济结构中,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仍占绝对比重,新兴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为44.6%。只有深化改革,加快要素结构升级,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技术提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才能最终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保持经济增长。
    3. 我国教育不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
    众多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教育发展会提高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作为独立要素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提高会促进国内技术的研发水平提高和对国外技术的采用,从而间接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受教育程度较高和受教育年限较长的雇员会得到聘用者的重用,获得较高的薪酬,在此激励下会产生更高的生产力,或更利于发挥其生产潜力,从而提高整体生产力。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会通过外部效应来释放,即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会促进对物质资本的吸引与积累,从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此外,受教育较多的个人及由他们形成的环境会激发人们进一步学习和向教育投资,从而也会间接地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当然,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还能相互推动而得以共同发展。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层次教育均已实施了强有力的改革,为中国人才素质总体水平的提升,逐步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以及促进中国技术迅速提高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或基本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相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至2006年,中国的教育发展、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其中,教育发展与GDP增长正相关,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教育发展总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平均而言,GDP提高0.636 5个百分点。据统计,我国在1978—2006年经济增长中,劳动力数量贡献率在降低,劳动力素质贡献率在提高。1978—2000年经济增长中,劳动力数量贡献率为21.0%,劳动力素质贡献率为16.8%,而2000—2006年后劳动力数量的贡献率为16.2%,劳动力素质贡献率为20.7%。 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人介绍,截至2010年底,人力资本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2.6%。 由此可见,教育发展确实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教育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还十分不足。美国在1927—1957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33%,前苏联在1940—1960年也已达到30%。2008年4月“第三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会”上,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理事长鲁志强表示,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他说,据测算,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体是35%,而发达国家人力资源这一比例大体是75%,两者差距高达40%。 教育的差距,不能不说是产生这一差距的重要原因。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投入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管理行政化严重、高等教育市场适应性差等。就知识经济而言,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不足。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智力经济,核心是人的创造力,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人才。我国传统教育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方式相比,明显的特点或不足就是参与教学的主体只有常规思维,缺乏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与长时间强化校内教学、课堂教学、“本本”教学、师道教学,严重脱离实际有关。教育应该根据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学科发展的前沿形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创新人才。但是,当今中国“灌输式”的教育已陷入了困境——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少人缺乏创造性;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对社会生活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较快地适应社会;教育结构的失衡导致人力资源结构的失衡……。
    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经济的发展和竞争越来越依赖科技,而科技竞争是以教育竞争和人才竞争作为保障的。中国教育的弊端,对高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我们应该努力改革现在的“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改革现行学科设置体系,使高等院校能够按照当代科技发展的潮流和社会需求,自主设置相应学科,培养中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4. 劳动力素质较低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人力资源是支撑知识经济发展的依托,是否具有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是一个地区和国家能否发展现代知识经济的关键。 由于众多的因素,中国人力资源现状下存在着严重的矛盾,隐藏着一系列的危机,困扰我国人口状况的“三个并存”,即人口众多与低素质人口比重过大并存,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匮乏并存,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并存,仍未从根本扭转。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结构不合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一是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由于历史包袱和教育资源有限,我国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低。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现役军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8.8%;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占13.7%;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37.9%;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26.2%。(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人口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影响了人才资源的总体水平。《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截至2010年底,全国人才资源总量为1.2亿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11.1%,与国际水平相比,这个比例并不算高。  
    在中国人口中,文盲仍有相当数量。长期以来,中国为扫盲做出了极大努力,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现役军人)中,文盲人口减少30 413 094人,文盲率下降2.64个百分点。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历史包袱沉重,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绝对数量仍然达到54 656 573人,文盲率达4.08%。  
    ...查看更多
  1. 目  录
    绪  论 1
    第一章  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发展 28
    第一节  四种经济形态 29
    第二节  知识经济的提出 33
    第三节  知识经济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影响 40
    第四节  知识经济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经济形态 43
    第五节  知识经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49
    第二章  知识经济的基本理论 53
    第一节  经济学相关理论 53
    第二节  管理学相关理论 66
    第三节  社会学相关理论 86
    第三章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99
    第一节  工业经济的代价 99
    第二节  对工业经济下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109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12
    第四节  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22
    第四章  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 139
    第一节  技术创新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139
    第二节  技术创新过程 146
    第三节  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 152
    第四节  符合中国国情的创新战略 158
    第五节  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160
    第五章  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 164
    第一节  知识、知识经济与教育 164
    第二节  知识经济推动教育变革 168
    第三节  教育创新 175
    第六章  知识经济与管理创新 187
    第一节  知识经济引领管理创新 187
    第二节  管理创新的趋势和原则 190
    第三节  知识经济时代如何进行管理创新 194
    第七章  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202
    第一节  自主创新 202
    第二节  创新型国家建设 208
    第三节  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215
    第四节  中国基于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挑战 222
    第八章  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系统 229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229
    第二节  国家创新系统形成的几个基本概念 232
    第三节  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35
    第四节  中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249
    第九章  知识经济与创新基地 258
    第一节  创新与创新基地 258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与创新基地建设 266
    第三节  我国创新基地建设的基本现状分析 281
    参考文献 289
    后  记 299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