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研究方法导论

    作者:王雨容

    前  言
    “古代作家作品研究”为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必选课程之一。一直以来,没有固定的教材。各任课教师都根据自身情况自编讲义。据笔者了解,大多数教师常常将这门课作为知识性的介绍,介绍一些重要作家作品的情况及研究现状,这当然也是一种教学方法。但笔者认为,那些有关作家作品的情况在文学史课程中都已经涉及,无需重复,故我在上这门课时,意在改变这一情况,想通过介绍一些古代作家作品的研究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代文学的研究路径,以便于在毕业论文的撰写时能有所指导意义。
    这本教材,是根据我两次担任“古代作家作品研究”课程的讲义修订而成的。我于2010年下学期接手这门课时,被告知没有教材,于是边授课,边编写讲义。在编讲义时,我深受王兆鹏先生《词学研究方法十讲》一书的启发。兆鹏先生此书,着重讲考证的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阅读此书后,读者能很快掌握,并按照书中所介绍的程序步骤去实践。考证一法,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都是最基本且很实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讲义时,考虑到当今一般院校的本科生对中文工具书的使用尚未掌握的情况,首先介绍一些常用工具书及其使用方法,意将文献和工具书作为两个主要的内容。现在,西方各种理论充斥国内时期,古代文学研究也引进了许多文艺学理论方法,诸如心理学、阐释学、符号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各种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大大拓展了古代文学的研究空间。当然,面对如此多的方法,不可能一一介绍。笔者从地方院校的情况出发,选择了三种入门快、易于操作的方法,即文献学方法、逻辑学方法、传播学方法。
    本教材分为五章。第一章作家作品研究的要求,介绍两个内容:一是作家作品研究方法,提出考据和阐释是作家作品研究的两大基本能力,二是介绍作家作品研究的读书方法。第二章,中文工具书的使用,对中文工具书的性质作用及分类等知识介绍之后,重点对常用文史类工具书的使用方法进行介绍。第三章,文献学方法,从目录学、文集版本、作品笺注、作家考辨等四个方面进行指导。第四章,逻辑学研究方法,对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批评法这四种方法进行介绍。第五章,传播学研究方法,按照传播过程及其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谁(who)、说什么(what)、对谁(to whom)、通过什么途径(in which 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即“5W”模式,这一模式产生了五大基本内容:谁传播、传播什么、对谁传播、传播途径、传播效果,于是就有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方式、接受者、传播效果五个方面的研究,本章逐一介绍。每节主要由导论、研究实例分析、延伸阅读书目和思考与研究四个板块组成,突出理论与实践结合、讲解和练习结合的特点。
    这本教材,虽然以古代文学的作家作品研究为中心,但并不局限于古代文学研究,也适合于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研究。笔者以古代作家作品研究为例,重点讲解古代文学中作品和作家实证研究的操作程序和方法窍门,力图让不懂研究的本科生能尽快找到考证的入门途径,学会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如果有教师能用本书作为教材,我建议,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引导督促学生进行练习实践,让学生每学完一节内容,就做一次练习,每节后面的思考练习可以选择性去做;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选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整理资料、如何运用资料、如何发现线索、如何解决问题。多练习、多实践,真正将研究方法熟练运用,才是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
    由讲义变成教材,是我梦寐以求的事,首先要感谢学校相关领导,他们让我的这本教材成为学校本年度的规划教材,并很快进行出版;其次要感谢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令我钦佩,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修改意见,减少了许多瑕疵。
    笔者诚挚地期待读者的批评和指教,以便今后能进一步地完善。




    王雨容        
    2014年9月20日    

  •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中国教育梦

    作者:扈远仁 唐志成 郭 平 伏绍宏

    国家和人民热切期望通过教育改革发展,真正办出称心如意的教育,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全面完成富民强国的历史使命。究其关键在于全体教育工作者忠诚教育事业,真正做到精心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重中之重又在于精心教书育人。
    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教人求真,做个真人。教师的最高追求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行合一,自由幸福、尊严体面地生活一生。教师的最大成功在于,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英才。教师的最大欢乐在于,培养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所作为、有所创造、有所贡献的学生。晏阳初先生说:“教育即生命,教育即生活。”“教育的工具需要按两个原则来锻造。第一,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知识。第二,所学即所用,所用即所学。”“教育为建设服务,在建设中又不断进行教育。”最终促使学生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公德力、团结力、创造力兼备的“民族的仆人,大众的仆人”。这样的重任需要教师来担当,这就要求教师需成为国家、社会、人民、家长和学生永远尊崇的忠诚教育、学识渊博、坚守仁爱、素质高尚、教书育人、能力强势、勇于创造、无私奉献的师表,真正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魅力、独特的创新魅力。在教书育人的工作和实践中,一定要从大处着眼,不忘育人目标和任务,从小处着手,做好每件事情。一要,把祖国和人民、学生装在心中,认真实施教育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理想和追求,生命不息、耕耘不止。二要,捧着一颗爱心和怀着满腹真情同学生相处,推心置腹地与学生沟通交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知心人,奋力助推学生勇于探索、好学成才、敢为人先。三要,终身学习掌握真知,懂得科学规律,传承人类文明,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四要,精通所教的每门学科和课程,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个试验,精益求精地传道授业解惑,着力开启学生的智慧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懂弄通会用,变为自己的财富。五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使之真正公平地享有优质教育,满腔热忱地对学生奖赏,努力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六要,用好每一种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让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增强其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欲。七要,组织好每一项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主人,得到锻炼,得到教育,注意培养他们的洞察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鉴赏能力和评判能力;激励他们对生活无限热爱、对知识无限探索和对创造无限追求。八要,完成好每一项教育教学任务,既要促进自我修养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础性、整体性和创造性的素质,确保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国家栋梁。九要,处置好每一个学生、家长和单位员工的诉求,真正把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三大教育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十要,坚持发扬和大力传承一种精神,即“博爱、科学、民主、公平、诚信、敬业、奉献、创造”,既当好培育英才的人梯,又成为国家栋梁的伯乐。
    晏阳初先生指出:“一个民族的强弱,取决于其民众的素质。”“我们的教育是由下而上,不是由上而下,教育是播种,播种才能有圆满的收获。”“没有创造能力的人,我们没有用处。”成功的教育一定是坚持教育公平化、均衡化、优质化、人才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理念,把“以爱教人,以学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树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传承发展人类文明、建设优质人力资源、中华英才脱颖胜出上下功夫、见成效,真正实现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自己无憾、学校无憾、家庭无憾、亲朋无憾;祖国满意、人民满意、社会满意、学生满意。



  • 西南交通大学史(第三卷)

    作者:何云庵, 主编

    “西南交通大学史”是西南交通大学第一部正规的校史著作。本卷主要叙述了唐山交通大学在“七七事变”后从唐山播迁到湖南、广西、贵州、重庆,抗战胜利后复员唐山,解放前夕又冲破黑暗,迎接解放的历史。1937年到1949年,这是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历史上最颠沛流离的时期。在艰难的环境中,唐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稳步发展,取得了学校建校以来办学规模最大、师资队伍最强、教学成就创造新高等一系列成就。作为近代著名高校“交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的出版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有利于促进近代教育史的个案研究。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理论与实务兼备,共分十三章,讲述了书刊编辑工作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书刊编辑工作的实务方法与技术。全书依托图书、期刊的大众传媒背景,论述书刊编辑工作的基本原理,如选测策划与组稿、文案加工、书刊设计与图文加工、书刊校对工作、书刊印刷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书稿论述问题讲求结合案例与作者们的出版工作实际,关注当下书刊出版的热点现象。本书的特点是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强。
  2. 近二十年前,传播学刚刚在国内兴起。我在一部小书中特别辟了几个专章,介绍“传播学之父”施拉姆,传播学“四大先驱”拉扎斯菲尔德、勒温、霍夫兰、拉斯韦尔,还有布赖森、约翰·赖利和怀特·赖利、香农、韦弗、M·麦克莱恩、H·维斯特利,乃至于萨丕尔、霍克斯等。这么多年过去了,出版这部书的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也无疾而终。但讲传播学理论,还是得从这些人讲起。
    近十年,传播学有了长足发展,传播手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不仅改变着自然界,也改变着人本身;改变的也不仅是技术,还有观念。但是目前国内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当然,大学不能降为技能培养学校。但是,就我多年从事专业工作的经验来看,只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这也就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同仁们策划这套书的原因。
    由于现代传播手段的兴起,传统的出版业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编纂《书刊编辑与加工》实训教材,是一件颇为不易的工作。好在注重应用是传播学专业师生的共识,学生也多数以就业为旨趣所在。现代高校文科院系中,理论课、基础课、通识课往往成为点缀,这是中国现代大学的通病,传播学也不能例外。
    我是长期从事出版工作的。时下,国民阅读率不尽如人意,执著地将读书作为心灵一方小小的归宿之地者更少,这让人揪心。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学术出版的作者,往往为评聘职称才写出“急就章”;即使不评职称,也只是为了完成“科研分”,或者科研项目结题而出版。一些快餐式、碎片式的阅读,过度的商业包装,重复出版,低俗化的设计和内容,充斥着出版市场,已经不仅大大地侵蚀读者思想,也包括编辑人的精神世界。
    坦率地说,编辑工作的“纯”,不能和新中国成立前相比;其与民众生活的契合度,甚至也不能与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相比,它更多地加了“商”的意味。但是,编辑工作的永恒价值在于文化传承,在于责任担当,他是另一种“意见领袖”,是有着诸多功能的“意见领袖”。因此,把好出版物内容关,重视出版物质量,也成为编辑出版人的共识。
    当代传播界,我们看到了国外一家家纸媒倒下,一家家多元化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取而代之。是不是纸媒已经走到尽头?国内这种倒闭现象为什么没有产生?我用权威的材料来说明。
    ...查看更多
  1. 第一章  编辑和编辑活动 1
    第一节  编辑活动的历史沿革 2
    第二节  编辑活动的过程 11
    第三节  图书的编辑、发行与印刷 16
    第四节  期刊的编辑 20
    第五节  编辑出版的常用法规 25
    实训练习题 31
    第二章  编者、作者与读者 34
    第一节  编辑人员概述 35
    第二节  选择合适的作者 39
    第三节  关注读者阅读需求与趋势 43
    第四节  编辑、作者与读者的关系 47
    第五节  编辑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51
    实训练习题 56
    第三章  选题策划与组稿 58
    第一节  选题策划的原理与功能 59
    第二节  选题策划的原则与过程 63
    第三节  市场调研与三审制 70
    第四节  年度计划与增补计划 75
    第五节  组稿工作的原则与方式 77
    第六节  期刊的栏目策划 80
    实训练习题 83
    第四章  审稿、编务与发稿 84
    第一节  选题申报与书号管理 84
    第二节  书稿的审稿 89
    第三节  编务与发稿 95
    实训练习题 105
    第五章  文案加工 108
    第一节  改正文字错误 109
    第二节  改正知识错误 110
    第三节  改正导向错误 113
    第四节  统一书稿体例 116
    第五节  统一参考文献与注释 120
    第六节  改正标点符号 128
    第七节  单位的使用 129
    第八节  各种辅文的处理 130
    实训练习题 135
    第六章  分类书稿加工 139
    第一节  社科类图书的编辑加工 139
    第二节  艺术类图书的编辑加工 145
    第三节  教育与少儿类图书的编辑加工 146
    第四节  古籍类图书的编辑加工 153
    第五节  辞书类图书的编辑加工 157
    第六节  翻译类图书的编辑加工 162
    第七节  期刊的编辑工作 165
    实训练习题 173
    第七章  书刊设计与图文加工 175
    第一节  书刊整体设计 176
    第二节  书刊外部装帧设计 178
    第三节  书刊版式(内文)设计 185
    第四节  书刊图文关系与合成 197
    第五节  图文的计算机处理 201
    实训练习题 206
    第八章  书刊校对工作 210
    第一节  校对概述 210
    第二节  校对基本制度、流程和职责 214
    第三节  书刊常见差错类型及规律 219
    实训练习题 230
    第九章  书刊印刷常识 233
    第一节  图书的结构与名称 235
    第二节  印刷的五要素 240
    第三节  印刷的基本原理 243
    第四节  印刷的常用计算问题 248
    第五节  装订的方式 252
    实训练习题 256
    第十章  书刊编辑应用文 259
    第一节  书评的写作 259
    第二节  约稿信与退稿信 264
    第三节  出版说明的撰写 268
    第四节  其他应用文 271
    实训练习题 280
    第十一章  书刊质量检查 281
    第一节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283
    第二节  编校质量检查与差错率的计算 287
    第三节  书刊印制质量的检查 293
    第四节  审读与自检 296
    实训练习题 297
    第十二章  著作权与版权贸易 301
    第一节  版权概述 302
    第二节  著作侵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理程序 309
    第三节  版权贸易 313
    实训练习题 323
    第十三章  书刊的数字化出版 328
    第一节  电子出版与网络出版 329
    第二节  纸质图书的电子化 337
    第三节  纸质刊物的电子化 343
    第四节  全媒体出版 349
    第五节  电子书刊的经营管理 357
    实训练习题 360
    参考答案 362
    参考文献 376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