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探究

    作者:李达龙

    本书立足高校思政教育“05方案”,针对改革开放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应用带来的新情况,从评判标准、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和对策。

  • 西南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工作手册

    作者: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

    本书是一套高等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著作,共6个分册。本书分别从“概况、管理体制”“招生、奖助体系”“过程培养”“导师、课程、创新实践、学术素养”“学位论文”“学位点建设”等结构部件出发,探讨了西南交通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特色鲜明、学位类型多样、结构不断优化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形成过程,以及对照国外相应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以“他山之石”,对自身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并针对研究生培养和原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梳理了西南交通大学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多元需求,立足交大独特校情,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破局探索的过程。

  • 走向卓越——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蓝瑞美

    本书是小学教育管理和教学心得论文集,读者对象为初等教育工作者。本书是一本讨论新建小学如何优质发展的图书,分为四大部分:“行政管理篇”涵盖了崇真文化引领下的坚守管理本真的制度建设、中层干部培养、处事艺术、精细化管理、人文关怀等系列内容。“德育建设篇”呈现了规划课题研究的部分成果,包含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的品格教育。“教师精神篇”通过他人的视角挖掘教师平凡岗位中的责任、智慧、专业等多种品格,折射出教师群体的专业精神,诠释为学校教师发展的精神导向。“专业能力篇”包含学科论文及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学校近年来教师理论与实践融合不断萌生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果,是教师专业技能的根本体现。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教育学著作。主要重构了教师教学智慧的概念,完善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理论,为教师教学智慧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分析了教学智慧的内涵与结构,提出了教学智慧外在表现是教师均衡的能动性,深层次解释了教学智慧的独特性;深化了教学智慧理论,以促进优秀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的发展。
  2. 前言PREFACE
    素质教育深入实施进程中需要面对三个矛盾:面向全体和追求差异性发展的矛盾;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矛盾;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矛盾。教师教育中固有的问题是普遍高雅的理论与模糊复杂的实践的非直接运用矛盾。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有效地、合理地化解这三大矛盾,而且要善于运用理论和总结经验,这就引发出一系列研究问题。处理素质教育中的主要矛盾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核心素养的形成机制是什么,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模型是什么,这些都是本著作中要研究和追问的问题。
    有关教师教育智慧的研究颇多,但呈现出过于关注情景化、个性化的教学机智倾向,主要是研究教师应对个性化、偶发性问题所需要的素养,在这种趋势之下,理论的功能似乎不大,尤其是基础性理论。因此,教师教育体系中大量减少了基础理论的课程,增加了经验学习的课程。但是,重视经验学习的教师教育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当前教学智慧的研究难以解决教师教育中这种困境,探明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是寻找另一个探问方向。
    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笔者采用了理论上的逻辑演绎和扎根研究两种研究路径。一条路径是文献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已有教师智慧、教育智慧、教学智慧的文献的批判性反思,构建了教育智慧展现的教学愿景,构建教学智慧的标志性因素和判断标准;另一条路径是采用扎根研究的方法,深入学校,观察三位特级教师化解教学困境的思维过程和行为过程,研究教学智慧的生成机制和整合两种路径,构建有助于教学机制生成的学习模型。
    第一部分阐释实践智慧视野下教育实践的本质。
    实践智慧视野下的教育实践既不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只求共性发展的教学实践,也不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只求个性发展的教学实践,而是一种共性与个性均衡发展的教育实践。教育中的道德底线是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发展自己的潜能、特长和个性,锤炼自己的主体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
    从实践智慧的价值层面来看,教育目的应是全面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学生能够自觉和自由发展自己的特长。那么创新创造力、想象力将成为这种教育价值的关键因素;从认识论的层面来看,教学不仅是知识探究的过程,还是伦理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深度理解学科知识的三维结构,即知识结构、学科教育学结构、由知识蕴含的精神和文化以及伦理和价值的德性结构;从方法论的层面来看,教学过程不是“手段—目的”推理模式,而是反思孩子的需要时,不断生成适宜的目的的“目的生成式”推理模式。教师在运用理论时,应由“直接运用”的模式走向教育理论与实践双向互构的模式。
    在这种教育实践中,教师能动性表现为三种倾向,第一种是普遍原则取向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的特征是忽视或者控制情景中的生成性因素和个性化因素,通过制定完美的制度和规则,严格管理,消除或规避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高控制的教学实践。第二种是情境个性取向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尤其重视情境中的生成性问题和个性化因素,教学带有很强的自发性和无目的性,容易出现偏离核心教育目的的情况。第三种是两者之间的均衡能动性,在普遍性原则与个性情景之间进行取舍和中和,已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状态。在教师具备均衡能动性的基础上,原来有效教学的基本标准是合理和效率,那现在有效教学的基本标准是合理,即合理、效率和创新的三维标准。
    第二部分通过田野研究,得出教学智慧生成的内在机制。笔者选择了三位特级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研究和田野观察,发现三位教师化解实践问题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以及品质,构建出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构模型。形成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师理解学科知识的三维结构,即不仅要有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学科知识心理学化的学科教育学知识,还能够分析学科知识蕴含的精神、文化和获得这些知识需要的品质。其二,从能力层面来说,具有“要点聚焦”的情境洞察力、“道德判断优先”的教学慎思力、“适应性改变”的教学施行力。其三,从品质层面来说,敢于突破常规进行创新的勇气,“以生为本”的人文情怀,解决两难困境的均衡品质。
    第三部分创建了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学习模型。教师学习的目的是拓展自身的教育视野,以提升自身的洞察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理论学习、学科知识学习、经验学习和已有实践智慧组成四维一体的教师学习系统模式。理论学习中,因启发学生反思已有观念,诞生新的教育理念、扩展视野,课堂审议应是这种理论学习的最好方式。经验学习应关注经验的深层结构,经验蕴含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和文化习惯,澄清经验隐含的实践推理。学科知识学习应关注理解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由学习学科教学法走向学科教育学。基于已有实践智慧的学习应关注实践智慧的内侧面,叙事研究则是这种学习的最好方式。
    作者本是在中学工作多年的优秀教师,具有很多化解这些矛盾的实战经验。作者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教师教育,成为教师教育专业建设的负责人已有五年,相关工作经历引发了作者关于教师核心素养及教育机制的研究兴趣和深度思考,本书阐释了教师化解教育内生的两难问题所需核心素养及其生成机制,虽具有基础性理论倾向,但又有丰富的案例研究。因此,本书既可作为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思考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有志成为优秀教师的老师的阅读材料。

    作 者
    2018年10月
    ...查看更多
  1. 目录Contents

    导  论 001
    第一章  教学智慧研究的反思 007
    第一节  国外教学智慧相关研究回顾 007
    第二节  国内教学智慧相关研究回顾 019
    第三节  教学智慧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027
    第二章  实践智慧视野下的教学实践愿景 034
    第一节  教育实践的内涵分析 034
    第二节  实践价值观下的教学活动 041
    第三节  实践认识论下的教学活动 049
    第四节  实践方法论下的教学活动 060
    第三章  教学智慧的应然分析 070
    第一节  实践智慧的内涵剖析 070
    第二节  教学智慧的内涵探析 076
    第三节  教学实践的能动倾向 085
    第四章  教师教学智慧的实然透视 093
    第一节  研究设计 093
    第二节  个案研究(一) 102
    第三节  个案研究(二) 109
    第四节  个案研究(三) 115
    第五节  个案研究中三位教师走出教学
    困境的能动性比较 119
    第六节  个案研究中三位教师能动倾向分析 136
    第五章  教学智慧的形成机制 148
    第一节  个案研究中三位教师能动倾向的相似性和
    差异性分析 148
    第二节  能动倾向模型对洞察教学智慧的要求和局限性 154
    第三节  申老师教学智慧的生成机制 156
    第四节  教学智慧的形成机制 159
    第五节  教学智慧的层次类型 174
    第六节  影响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主要因素 179
    第六章  促进教学智慧生成的教师学习 185
    第一节  不同能动倾向的教师学习观 185
    第二节  走向教学智慧的教师学习模式 192
    第三节  教学智慧生成的理论学习 195
    第四节  教学推理明晰化的教师经验学习 204
    第五节  学科知识教育性理解的学科学习 209
    第六节  叙事研究的实践智慧学习 213
    附  录 216
    参考文献 217
    ...查看更多
  2. 赵艳红,女,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课程与教学论和教师教育。已发表了与本书相关的论文6篇,其中三篇发表在CSSCI期刊上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