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万明

    本书包括十三章:第1章为工程师项目立项基础及申报缘由,第二章为工程师项目培养方案研究,第三章为实验实训室构建,第四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第五章为实践实验项目的探索与实践,第六章为实训、实验、实习项目管理与规范,第七章为工程计划中研究性人才培养与实践,第八章为计划教材、参考书选订及编写研究,第九章为计划中大学生科研、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与实践研究,第十章为计划项目学生素质拓展研究与实践,第十一章为计划素质竞赛探索与实践,第十二章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与实践,第十三章为计划学生就业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 机器人(三至六年级)

    作者:马书根, 苏东红

    本书是一本有关机器人科普的教材,它利用生活中的点滴,结合生活中的体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机器人的相关结构知识。书中介绍了机器人知识概述,通过工厂参观实践,让学生们加强对机器人的感观认识,分别介绍了齿轮、滑轮、轴承等机械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本书重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获取机械基础知识,通过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索,逐步揭开机器人原理这层神秘的面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收获,也能为社会及科技的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 百年铁路与中国道路(逐梦卷、筑路卷、铸魂券)

    作者:张雪永,郑澎

    本书分为《逐梦卷》《筑路卷》《铸魂卷》三卷,以百年来国家修建重大铁路工程为主线,彰显中华民族在交通强国征程中追逐伟大梦想、征服天堑地壑、锻造伟大精神的光荣史实。《逐梦卷》以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先生为代表,记录了近代仁人志士为实现交通近代化做出的艰辛探索,梳理了铁路支撑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阐述了铁路建设的理论源点及其中国进路。《筑路卷》讲述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创造筑路奇迹,中国铁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跟跑到领跑,逐步实现交通强国梦的历史。本卷选取新中国铁路史上100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共同记忆党领导人民修建铁路的伟大历史成就。《铸魂卷》凝练了百年来中国人为实现交通强国梦而铸造的伟大精神。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品质,熔铸了“二七”精神、铁道兵精神、成昆精神、青藏铁路精神、高铁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本书通过记录铁路建设的百年巨变,以中国铁路事业的跨越发展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铁路事业所熔铸的一系列伟大精神,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学习“四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快捷舒适、运载量大、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已经成为世界交通业发展的主流交通方式,引领人类走向新时代。现今,中国已建成和运营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铁运输体系,但是国人对于高速铁路的认知远远落后于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仍有一些问题困扰着国人,仍有一些有关高铁的基本知识有待被了解,被传播。高铁史话丛书的出版旨在让国人体会自己国家高速铁路的传奇风暴,并给全世界人们提供熟悉世界高速铁路体系及其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途径。其中《高铁问答》一书将有关高铁的主要问题和概念通过“您问我答”的形式,向普通民众进行讲解,达到普及高铁知识的目的。本书还通过一些有趣的图表,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读了世界各国高铁发展中人们关注热点问题和疑难困惑。...查看更多
  2. 前  言


    高铁作为一种安全可靠、快捷舒适、运载量大、低碳环保的运输方式,已经成为世界交通业发展的主要运输方式。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规划和建设高铁。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世界高铁总营业里程约4万千米,正在规划和建设的高铁有2万千米,高铁的普及给民众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疑虑。所以,《高铁问答》作为“高铁史话”的科普系列读物之一,主要通过“您问我答”的形式,向广大民众讲解有关高铁的问题和概念,达到普及高铁知识的目的。
    《高铁问答》从广义高铁概念出发,基于“轮轨高铁、磁浮高铁、超级高铁”等三个方面,介绍高铁的基本知识、概念术语与发展历程等内容,并通过一些有趣的图和表,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读了世界各国高铁发展中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疑难困惑。
    本书由南京理工大学高速铁路科学研究所胡启洲团队创作。团队成员主要有上海铁路局曲思源博士,河南理工大学李香红副教授、宋晖颖老师,南京理工大学诸云博士研究生、谈敏佳博士研究生和吴鹏、刘倩茜、周畅、陈杰、丛子荃、李晓菡、岳民、曾爱然、周浩、王荣荣等硕士研究生。
    作为科普读物,惠及大众是我们每个人的最高境界。《高铁问答》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络,由于无法找到源头,在此向原作者及相关人员表示感谢和敬意。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编者得到了编辑部同仁的无私帮助,在此也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语言通俗、图文并茂、简单易懂,适合作为高铁爱好者的读物,也可以作为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的读物。但由于时间关系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大家赐教批评。


    编著者
    2018年3月
    ...查看更多
  1. 目  录


    1  绪  论 1
    2  轮轨高铁 3
    2.1  轮轨高铁的发展过程 3
    2.2  轮轨高铁的“车、线、站”如何设计? 16
    2.3  轮轨高铁的技术性能 41
    2.4  轮轨高铁的服务质量 50
    2.5  轮轨高铁的安全态势 64
    3  磁悬浮高铁 76
    3.1  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原理 77r/>3.2  磁悬浮列车的技术特性有哪些? 79
    3.3  各国磁悬浮发展历程如何? 80
    4  超级高铁 87
    4.1  超级高铁的基本定义 87
    4.2  超级高铁的发展历程 91
    4.3  超级高铁的“车、线、站”设计理念 96
    4.4  超级高铁的技术性能 102
    4.5  超级高铁的安全态势 104
    4.6  超级高铁的可行性怎么样? 106
    4.7  超级高铁的发展意义 107
    5  高铁的基本常识 108
    5.1  高速铁路列车为什么左行? 108
    5.2  高速铁路为什么无座火车票不半价? 110
    5.3  高速铁路辐射是否符合国际标准? 111
    5.4  高速铁路为什么不夜间运行? 112
    5.5  高速铁路为什么多数建在桥上? 113
    5.6  高速铁路为什么没有安全带? 114
    5.7  高铁站为什么建在离市区较远的地方? 114
    5.8  高铁与动车有什么区别? 116
    5.9  高铁如何命名? 118
    5.10  城际铁路和客运专线有什么区别? 118
    5.11  高铁座位为什么没有E? 120
    5.12  坐动车组看外面的景物
         为什么不快也不晕车? 121
    5.13  旅客列车的分类有哪些?
         它们的代码都是什么意思? 122
    5.14  高铁是如何定价的? 123
    5.15  中国高铁为什么没选高大上的磁悬浮? 124
    5.16  为何要研发时速600km磁浮列车? 125
    参考文献 128...查看更多
  2. 胡启洲,东南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南京理工大学高速铁路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河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速铁路、交通规划与管理、不确定性数学理论。近年来承担了30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50多篇,SCI/EI检索40篇。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