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中学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作者:吴现荣,彭乃霞,罗琼

    该书是针对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学生编写的教材。本书紧密结合数学课程改革实际,贯彻数学课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地阐述了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切实加强中学数学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该书稿共9章,第1章数学教育基本理论;第2章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第3章代数与几何内容分析;第4章函数主线分析;第5章统计与概率主线分析;第6章数学建模与探究活动主线分析;第7章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第8章数学教学中的基本问题;第9章中学数学教学设计。

  • 计算机程序设计(移动互联应用开发方向)一体化课程教学指导手册

    作者:李淑晓,陈静君

    本书是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计算机程序设计(移动互联应用开发)专业教师团队编写完成。内容包括APP效果图处理、Java基本程序设计、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 UI设计、Android移动应用界面开发、单机安卓软件开发、APP效果图设计、网络安卓软件开发等内容。全书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课程与思政点的融合、任务情景设计、教学活动策划、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结构化地呈现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思政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活动以及专创融合项目等,全书理论知识丰富,逻辑清晰,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把握融合思政元素的一体化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模式、课堂活动及其评价方式,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相关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高等数学练习册

    作者:南昌航空大学高等数学教研组, 编

    本书是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上册)(第五版)的配套练习册.根据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教学时数,合理地分割每次课(2学时)的教学内容,并以每次课配置一次练习的原则进行编写.每次练习均包含3种题型7个项目,其中填空题2个,选择题2个,解答、证明题3个.各题后均留有空白处,用于书写解答的过程.每次练习均印刷在一页的正、反面上,完成作业后即可将其撕下上交,方便使用. 另外,各章后还配置了一次复习题,书末配有一套期中测试题和期末测试题.
    本书由南昌航空大学高等数学教研组编写.由喻德生教授主编,参加本书及答案编写的有李曦、陈菱蕙、雷呈凤、明万元、魏贵珍、赵康生、毕公平、黄杰龙、李昌、杨军、王卫东、邹群、喻德生等.统稿定稿由喻德生完成.因水平有限,书中存在不妥之处,请读者不吝指正.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一本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学术著作。本书以语文基础教育课程“三教”改革为背景,深入探讨了语文阅读教学及其改革路径,阐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教授”“教导”“教育”三重内涵及其逻辑关系,提出了一线教学中不辨文体的教学导致教学点模糊、目标任务错位等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阅读基础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目的。本书可作为语文教师了解及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查看更多
  2. 总  序 //PREFACE    

    2019年5月,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要求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自此,新文科建设成为新时代文科建设的核心问题,并逐渐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战略。2018年10月,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新文科建设对传统学科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实为近代产物。1898年京师大学堂创办,始有“文学”科。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设立中国文学门,中国文学形态初具。1910年分科大学开办,北京大学中国文学门作为文科的一个教学建制正式成立,1919年改称中国文学系,标志着中国语言文学作为独立学科得以确立。20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后,国文系改称为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科涵盖语言和文学两大类。20世纪80年代以后,即使在中国语言文学内部,越来越精细的学科分野,越来越细致的专业操作,甚至越来越艰涩的学术语言,使学科内部的隔膜愈加凸显,这导致中文学科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领域受限、视野狭窄,以及专精有余、博通不足的问题。这种所谓的“专业化”使学科发展渐失“活水”,这大概也是新文科倡导学科融合的原因吧。
    内江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2019年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四川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为了进一步打造成渝中部地区文化高地,进一步探索“新文科”视野下中文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实践,文学院组织教师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及教学实践撰写了“新中文探索”系列丛书。
    本丛书分为学术专著和教材两种类型。学术专著力求在师范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中心,将文学与教育学、哲学、艺术、历史学、传播学等学科深度融合,在以往各自隔绝的各学科之间寻找结合点,在多维理论背景下阐释问题,力求梳理新的学术机理,形成新中文研究增长点。如以儒、道、佛哲学思想为切入点分析文人画家在中华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思维,并针对我国当下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偏差“对症下药”。研究者无论在理论融合还是案例实践方面都寻求新突破,能够与该领域前沿进行对话。又如将语言文学置于传播学的视野下,通过对文学传播的各个要素做全面的分析研究,总结文学传播的规律,研究文学传播的多样性,并从大众传播延伸到分众传播的研究中,把握互联网时代文学传播的规律。又如研究现代主义的本土化历程既要在文学内外、中西之间探源溯流,又要在历史文化的特定需求中寻找文化变异的依据。有的老师有意识地带领学生,通过访谈形式,在人文多学科多领域进行对话,让学生接触跨学科精神撞击出的火花。相信这样的研究是新时代对“文史哲”融合的    回归。
    教材类丛书侧重于对基础文本的解读,如国学教育注重对原典的解读。学习者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研读这些原典,从而夯实专业基础,在原典的解读中习得重拾“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訾毁前人,实以嘉惠后学”(钱大昕给王鸣盛的《答西庄书》)的传统治学态度,在传统中领会中华文化之精髓。今日,国学教育已渐成国内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新中文强调“中国方法”的基石。当然,回归传统并不是排斥现代、泥古不化。比如在解读唐代诗歌,列举“历代诗话”之后,教师与学生仍然会以更加鲜活的个体形式与古代对话,学生和唐代诗歌经典有了新的联系,学习主体性在古今之间建构,对传统文本进行一种激发新意的探索。
    总之,既要尝试学科间融合,对传统中文进行重构,力图研究有新见,又望这种探索能够在更大视野下深化学生对中文学科知识的理解,提升其创新能力,这就是我们编辑新中文系列丛书的宗旨。尽管作者们的著述力求辨析慎密、言出有证,但是鉴于水平和学力,纰漏难免,算是抛砖引玉,期待大家的批评指正!

    新中文探索系列丛书编委会

    ...查看更多
  1.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与语文阅读教学 001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及其课程观 001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视域内的语文阅读教学 006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指导语文阅读教学应避免的认识误区 017
    第四节  当代阐释学视界内的中学古诗文教学 025r/>第五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板书设计 030
    第二章  伴随文本与研究式语文阅读教学 038
    第一节  “裸读”是个伪命题
    —— 基于伴随文本理论 038
    第二节  教学有边界,阅读无禁区 
    —— 论“伴随文本”对研究式阅读的推动作用 044
    第三节  研究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051
    附录一:研究式教学设计1 062
    附录二:研究式教学设计2 066
    第三章  从不辨文体到尊重文体:语文阅读教学转向 070
    第一节  从不辨文体到尊重文体:语文阅读教学转向 070
    第二节  基于文章体式特点的教学设计 079
    第四章  语文名师的阅读教学策略 092
    第一节  不激不厉  风规自远
    —— 观于漪的一堂诗词教学课实录有感 092
    第二节  钱梦龙的高效语文课
    —— 以《驿路梨花》的教学为例 100
    第三节  宁鸿彬的课堂减负增效策略
    —— 观宁鸿彬《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课堂实录有感
    106
    第四节  李镇西的阅读动机激发策略
    —— 以《给女儿的信》的教学为例 113
    第五章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的艺术 119
    第一节  教师修为和语文课堂之美 119
    第二节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本我”的回归 123
    第三节  课堂教学中“教”的三重内涵
    —— 以钱梦龙的语文阅读教学为例 128
    第六章  语文高效课堂的理论反省与革新主张 143
    第一节  语文高效课堂的理论反省 143
    第二节  语文高效课堂的革新主张 152
    附:“高效课堂”典型案例 169
    第七章  整本书阅读:阅读方法与实施路径 183
    第一节  课程改革重视整本书阅读 183
    第二节  读法: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教学内容 185
    第三节  指向“读法”学习的主要教学路径 189
    第四节  阅读任务单设计 192
    第五节  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 196
    ...查看更多
  2. 于军民,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语文教育、艺术史论和地方文化;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学报》《中国书法》《编辑学报》《语文建设》《教学与管理》《语文教学通讯》等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