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土壤水分常数与土壤物理性质研究

    作者:迟春明, 著

    本书共8章,分析并验证了土壤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断裂含水量三个土壤水分常数的理论计算公式,验证了三者与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an Genuchten模型的理论关系,提出并证实了使用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推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van Genuchten模型参数的理论公式,对土壤无限制水分区间进行了修正,分析并论证了土壤毛管断裂含水量为土壤无限制水分区间的唯一下限,证实了土壤无限制水分区间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土壤生物生化过程的关键土壤水分阈值区间,分析并证明了S分级阈值的物理意义。

  • 公路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BIM智慧化管理系统研究

    作者:王兴平 尹紫红 尹杰 赵建华 侯俊平 鲁楠 张玉泉 郝绪德

    本书针对BIM的概念、相关技术、应用案例及其在公路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BIM+智慧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等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作者对BIM在工程的方案策划、设计、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智慧化应用开发做了翔实的阐述,在BIM+开发和推广应用时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 四川省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

    作者:西南交通大学, 主编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评价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系统与建筑集成评价、系统适用性能评价、系统安全性能评价、系统耐久性能评价和系统经济性能评价等。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为土木工程专业学术著作。本书主要针对高寒隧道纤维混凝土防冻抗裂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纤维混凝土的应用现状及相关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章阐述纤维混凝土基础研究,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抗压强度试验和纤维初选;第三、四章分别从室内试验、现场试验介绍纤维混凝土冻融试验;第五章详细介绍了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理论;第六章系统总结了关于纤维种类及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关于最优...查看更多
  2. 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我国广大西部高原地区的公路、铁路、航空、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又好又快的建设,高寒地区公路隧道技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寒高海拔公路隧道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50%以上的隧道位于海拔3000 m以上,仅四川海拔超过3800 m的公路隧道就超过14座。高原冻土等特殊地质条件,使工程施工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和巨大挑战。尽管地形地质、气候条件复杂诱发多种问题,但是“要致富,先修路”的观念深入民心,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可适度超前发展。
    交通运输部计划“十四五”时期新建通车公路30.2万km,其中新建高速公路2.9万km;加快出疆入藏大通道战略性重大项目的建设;完善干线路网服务功能,打通沿边国道G219和G331,实施川藏、新藏、滇藏、青新、甘新等公路提质改造以及涉藏州县、南疆四地州内通外联干线通道建设。这些高寒高海拔区域交通项目,隧道占比都很高。
    四川省西部涉藏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49%,为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海拔一般在3000 m以上,公路项目众多,其地形起伏剧烈、地质构造复杂、地震频发、气候恶劣。四川省建成或在建的一大批高原高海拔公路,其隧道占比也越来越高,例如雅康高速隧道占比53%、映汶高速隧道占比54%、汶马高速隧道占比54%。典型的高海拔隧道从2002年建成的海拔2200 m的二郎山隧道到2017年建成的海拔4400 m的雀儿山隧道。高寒隧道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高寒隧道衬砌耐久性问题,需要对设计、施工等进行规范性指导。自 2009 年以来,在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立项相关科研课题进行专题研究,高寒隧道建设体系逐步完善,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保障了公路的运营安全。我们隧道工程设计研究团队在长期从事高寒隧道勘察设计、工程咨询、病害整治及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十余年的工程实践与科研,总结形成了《公路隧道纤维混凝土衬砌关键技术》一书。本书是高寒公路隧道设计重要的参考书,建立在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坚实基础之上,同时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规定和要求,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可靠性。本书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旨在将高寒隧道纤维混凝土冻融各环节说清楚,将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所形成的冻融当量关系讲明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参考性。
    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纤维混凝土的应用现状及相关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二章阐述纤维混凝土基础研究,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抗压强度试验和纤维初选;第三、四章分别从室内试验、现场试验介绍纤维混凝土冻融试验;第五章详细介绍了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理论;第六章对纤维种类及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最优纤维种类选取、最优纤维掺量、冻融循环对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机理等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鉴于作者水平和经验的局限性,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22年7月27日
    ...查看更多
  1. 第1章   绪  论 001
    1.1  研究背景 001
    1.2  研究现状 002
    1.3  研究问题 009
    第2章   基础研究 011
    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011
    2.2&nbsp;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016
    2.3  纤维材料初选 020
    第3章   室内试验研究 022
    3.1  纤维种类试验研究 022
    3.2  纤维掺量试验研究 076
    3.3  冻融循环对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04
    第4章   现场试验研究 121
    4.1  现场环境及试件制作 121
    4.2  试验设备及方法 123
    4.3  现场冻融循环试验结果与分析 124
    第5章   纤维混凝土冻融损伤理论 125
    5.1  冻融损伤本构模型 126
    5.2  现场混凝土冻融耐久性预测初探 134
    5.3  小  结 135
    第6章   结  论 137
    参考文献 140
    ...查看更多
  2. 袁松,高级工程师,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分院院长,长期从事隧道工程设计与研究工作。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高寒隧道纤维混凝土衬砌抗冻防裂技术研究。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