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叠岫楼诗草校注

    作者:陈 彤

    《叠岫楼诗草》乃土家族诗人陈公景星之主要着述,全书十五集四卷,收入其诗作八百余首。遗憾的是,原版散见于民间,历久难觅,所搜存本已残缺不全。故借黔江图书馆古籍整理再版之机,将其点校重排,再版刊行,以飨读者,亦供品读研究之需。重排时出于体例的考虑和印装技术之需要,对册次有所调整,原初册之后跋文也移至《叠岫楼诗草校注(套装1-8卷)》第四卷、第八卷之后。
      陈公景星,又名其楠,字笑山或小山、云五,一八三九年出生于今重庆市黔江区新华乡大田村朱家岩。中年后落贵州省石阡县籍。光绪二十年恩科进士,乃清代黔江境内功名。官至山东文登、兰山、日照知县及署理沂州知州等职。告老归里后寓居上海,一九二八年在上海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公年少时随父游学于酉阳,在小坝龙池书院课读,师从于著名经学家、学者冯世瀛(字壶川)先生。他自幼聪慧嗜学,尤善诗书,时文才便已名震巴蜀。他秉性刚直坦率,不屑摧眉折腰,爱憎常溢于言表与诗文之间,因而难免受讥谗之累。后因其父追随原酉州吏友曾炜人贵州石阡署,笑山于不惑之年游学贵州,课读于贵山书院。后应石阡院试遂隶石阡籍。光绪八年会试中举后从师函楼,不久便投笔从戎,辗转于滇、桂、粤、琼军旅之间。戎幕八载,仍矢志苦读,博极群书,终得赐进士出身。从此后步入仕途,在山东各地任职十余年。其问,目睹晚清官场之腐败,民生之疾苦和列强之侵略,诗作越加沉重凝练。

  • 红色经典与贵州文学研究

    作者:王刚

    本书为高等类文学评论书物,对我国现当代文学及贵州省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评价,其中侧重一些红色经典作品,较有新意,从某个侧面阐述了这些作家、作品的特点,有利于向外界展示贵州现当代文学研究水平。

  • 英语世界清小说研究

    作者:何敏

        本书为学术著作。在中国文学“走出去”这一国家文化战略大语境下,本书以英语世界的清小说研究为对象,总体思路是对英语世界的清代小说译介与研究进行系统深入的阐述和界定,考察“中国清代小说研究”在英语世界发生,发展和成熟的全过程。旨在通过对清小说英译过程的全面考察,发现英语世界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清小说的具体接受方式及其原因,揭示不同时期清小说英译本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功能。通过描述清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历程和特征,阐释英语世界汉学家研究对世界文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考察可供国内学界借鉴的解读中国古典文学的视野、理论和方法,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这对于中国学者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将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意义。同时本书以积极的态度,发展的眼光,从英语世界清小说这一视角出发,剖析解读中西文学交流的成功和失败案例,旨在促进沟通,为促进中国文学研究添砖加瓦,尽微博之力。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关注的是异域题材作品研究,涉及的作者大都具有异域生活经验,有的是出使西方的使官或随从(比如郭嵩焘、王韬等),有的是赴身异国求学的留学生(以郭沫若、郁达夫为主),有的是移居海外的华文作家(如白先勇、张翎、虹影、林湄等)。本书作为研究跨文化写作的学术著作,从“他者”幻象与身份构建的视角分析了“域外游记”“异域题材文学”“海外华文文学”中较为典型的一些作品。本书立足于文本细读,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空...查看更多
  2. 黄海燕是我十多年前指导过的硕士研究生,印象中她为人谦逊,好学深思,行事稳重。她的首部学术著作《“他者”幻象与身份建构:异域题材作品研究》即将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刊行,邀我为该书作序。作为她过去的导师,我乐意看到海燕多年来的学术成果的面世,也借此机会求教于学界同仁。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异域题材写作,主要涉及两类作品,一是具有跨域经验的中国作者的作品,比如晚清使官的域外游记,近代旅日留学生的作品,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的三代海外华人移民作家的作品;二是以异域生活为题材的外国作者的作品,比如西方及日本作家笔下的异域题材作品。这些作品的作者往往具有两种以上文化视野,因而能用比较的眼光观照自身与他者。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加速,我们必须积极探索中外文化交流与汇通的途径,本书的研究对此问题作出了较好的回应。
    海燕当年通过答辩的硕士论文,是以晚清游记为中心,借助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和方法论,讨论清代域外游记中的英国形象,至今看来仍然是一篇文献资料丰富,论证严密的优秀毕业论文。这篇论文经过修订,完善后已收入本书之中。游记研究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的传统学术领域,清代大量的域外游记记录了清代人走向世界的足迹,是清代人开眼看世界的重要史料,对清代游记的解读很有价值。一方面,海燕的论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占有和分析,展示了清代人如何摆脱传统的华夏中心主义观念,逐步建构新的对于西方的社会集体想象,并阐释清代人想象西方的文化心理机制。游记文本是一种文化叙事,游记的互文性写作完成了清代人对英国的集体想象。另一方面,清代使官作为形象的建构者,试图背离中国传统的集体想象,他们借助英国形象言说自我的欲望、反思自身的文化,由此展示出清代游记和清代使官在建构域外英国形象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这样的跨文化研究思路值得肯定。
    关于西方作家的东方幻象,也是学界乐于探讨的话题。其实,不管西方作家以何种方式来接近东方,从何种角度来观察东方世界,他们大都把东方视为与自身相异的“他者”,都倾向于把东方想象为与西方不同的“文化构想物”,都热衷于把自己的梦想与欲望投射到东方世界。大概任何作家对异域文明的见解,都可以看作是自身欲望的展示和变形。海燕在书中通过相关个案研究对此问题作了探讨。其中,对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文静的美国人》和《权力与荣耀》两部作品异域想象的分析评判令我印象深刻。《文静的美国人》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越南抗法战争为背景,格林笔下的越南仍然是失语的他者,但格林承认越南人并非任人摆布的沉默者,他们也有思想,只是尘封在格林不懂的语言之中。所以他与单纯的美国人派尔对待越南情人凤儿的态度完全不同,这反映出他对当时西方主流叙事的疏离。《权力与荣耀》则将墨西哥人与白人的故事对照起来讲述。墨西哥是经济落后、环境恶劣的第三世界,但墨西哥人在家乡有精神寄托,所以威士忌神父才能在乡民的帮助下数次逃脱中尉的追捕。而生活在墨西哥的白人内心怀揣的黄金梦破灭后,身心无所寄托,他们沉沦无助,墨西哥成了“白人的坟墓”。格林对墨西哥的书写带有双向批判的文化意义。
    海外华人移民文学也是本书的研究对象,书中对白先勇、林湄、张翎的作品均有比较清晰的认知与评判。其中,祖籍福建省福清市的荷兰籍作家林湄是海燕最近几年重点关注的海外华人作家,她和林湄保持着联系,多次与林湄交流有关阅读林湄作品的心得。与作家直接对话,这对于研究者而言是很重要的机会,海燕对林湄作品的研究也有一定的见地,这值得肯定。记得2014年12月我邀请时任欧洲荷比卢华人写作协会主席的林湄女士来福建师范大学作题为《我与文学》的讲演,她的《天望》《天外》等小说在中国均有良好声誉。我与她曾就如何共建“世界文学”的理念、路径、方法这些有益有趣的问题作过一番交流,认为虽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但“民族的”不必然走向“世界的”,其间转化的条件及机制何在,值得讨论。林湄坚持认为作家要远离功利,更深层次地关注社会、人生、人性,保持独立思想与人格的创作姿态,她的小说对世界文学的体悟及多重实践,以天外的视角看世人的贪婪与无知,颇能引发我们的智性思考与深刻反思。这是一个值得深挖的华人移民作家,希望海燕持续关注并能有更多的研究收获。
    海燕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即到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任教。其后的十余年间,我陆续收到她的来信,她谈及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学术思考,一如既往的认真踏实。像所有的青年教师一样,职业生涯都会遇到一些发展的压力与困惑,但只要不懒散、想投入就会收获惊喜。这部著作是海燕毕业以来的学术收获,也渐渐显示了自己的学术面目。我衷心希望她不懈努力,踏实进取,在现有研究方向领域内深耕掘进,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葛桂录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兼外国语学院院长)
    2021年5月22日于福州

    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
    歌德《歌德谈话录》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描摹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
    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

    世界的意义必定在世界之外。世界中一切事情就如它们之所是而是,如它们之所发生而发生,世界中不存在价值。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前言
    比较诗学中国学派的开创者叶维廉教授在他的文章《东西比较文学中模子的运用》(1974)中讲了一个“青蛙与鱼”的寓言故事:某处池塘,青蛙和鱼是好朋友。有一次,青蛙无意中跳出了水面,于是在外游历了一番,见识了许多新鲜事物,它兴奋不已,决定回去向它的朋友报告一切。它说有一种动物叫人,头戴帽子,穿着衣服,双脚直立行走,鱼的脑中浮现的是一条鱼戴着帽子,穿着衣服,尾巴直立行走。它说有一种动物叫鸟,展翅可以在空中飞翔,鱼的脑中浮现的是一条腾空而起的鱼,只不过鱼的身上多了一对翅膀。它说有一种交通工具叫车,带着四个轮子滚动向前,鱼的脑中浮现的是一条带着四个轮子的鱼。叶教授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所有的心智活动会有意无意地以某一种“模子”为起点,鱼没有见过人、鸟和车,它必然依赖自身经验去构思人、鸟和车,这个自身经验就是鱼的“模子”,它不知道鱼之外的人的模子、鸟的模子、车的模子……鱼对外在事物的认识都是鱼的自我形象的想象性叠加。由此,叶教授指出,跳出自己的“模子”的局限而从对方本身的“模子”去构思,显然是最基本最紧迫的事。 
    按照季羡林的划分,人类文化可分为四大文化圈:中国文化圈、印度文化圈、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圈、欧美文化圈。这四大文化圈又可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文化体系,两者最根本的不同是思维模式的差异。当两种非同源文化之间的文学进行对话时,何以可能?有的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比如,韦斯坦因认为只有在同一文化体系中才能找到一些共同的元素,欧美作家之间的比较比在西方诗与中东或远东诗之间找相似性的研究合理多了,对于不同文化中的类比,值得商榷。更多的学者相信有所谓超脱文化异质因子的“基本形式及结构行为。” 比如,庞德的意象诗的成功尝试就是中西诗学汇通的典型案例,意象派运动最初受到日本俳句的影响,后来转向中国古典诗歌,中国诗重视意象,寓激情于宁静的审美趣味深深吸引了意象派诗人,这种诗歌风格被称为“零度诗”。庞德作为意象诗派的领军人物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的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汇通成为必须,而且是比较文学面临的使命。1989年季羡林在题为《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的演讲中提出著名的“河东河西论”,他说东方和西方两大文化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学习。仅就目前来看,统治世界的是西方文化,但是从历史上看,二者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季羡林没有作出西方取代东方,或者东方取代西方的判断,而是说东西方文化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多元共生。这种观点至今仍散发智慧的光芒。
    乐黛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策略,强调中西文化对话的可能性与信心:
    第一,对话双方都是从各自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出发,并不以某一方的概念、范畴、系统来截取或强加于另一方。双方都是以对方为参照系来重新认识和整理自己的历史;在这一重整过程中,既能发现共同规律,又能发现各自文化的差异,并使这种差异为对方所利用,以至促成新的发展。第二,由于对话引入了时间轴,并不是共时性的时间对照,中西诗学对话就有了历史的深度。在对话中,中西诗学历史全面开放,既不受新旧观念的时间限制,也不受远隔重洋的地域环境所限制。第三,由于历史的全面开放,中西诗学双方相互选择和吸收的范围大大扩展。对话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含着多层面的内容和多元化的理解。平等对话并不排斥有时以某方体系为主,对某种理论进行新的整合,也不排除殊途同归,从不同文化体系出发进行新的综合性体系的建构;它有时是有关重大问题的思考,有时也只是一些管窥蠡测的意见互换。 
    历史证明,文明的衰落对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威胁,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模式可以永远处于先进地位。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从“他者”的文化语境去看待和反思自身的文化精神。了解并理解他者,其实是对自身了解和理解的一种深化。
    本书研究对象是异域题材写作,它实际上是“跨文化写作”。作者跨越国家和地域的限制,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视角关照自我与他者。当作者离开故土前往异国他乡,置身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汇点上,作者往往会采用比较文化的视野看待世界,本书的“跨文化”主要是指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或地域文化[包括“欧美西方文化”“南洋文化”“东洋文化”(日本)]等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跨界。本书涉及三种类型的作品,“晚清域外游记”“西方异域题材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等。这三组课题涉及异域题材作品研究的三个领域:中国作者的西方形塑、西方作者的东方形塑、海外华人的离散书写。
    选入本书的作品的作者大都有异国生活的经验,有的是出使西方的使官或随从(如晚清域外游记的作者:郭嵩焘、王韬、薛福成、单士厘等),有的是赴身异国求学的留学生(如近代留日学生:郭沫若、郁达夫等),有的是移居国外的华人作家(如白先勇、林湄、张翎、虹影等),有的有旅居异国的经历(如许地山、林语堂、芥川龙之介、格雷厄姆·格林等),有的没有异国生活体验,但以异域为题材创作(如詹姆斯·希尔顿)等,他们的作品中都涉及形塑者自我与他者文化的关系问题。
    因此,本书首先属于形象学研究。笔者将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分析文本,从知识层面关注异国形象的生成与延续过程,从理论层面分析形塑者塑造异国形象的心理机制,在历史谱系中追溯形塑的原点及演变轨迹,揭示某个具体形塑与社会集体想象之间的微妙关系:皈依或背离。再者,本书还属于移民文学研究。笔者将侧重从文化身份重构的角度分析文本,探析海外的华人离散群体如何在母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建构文化身份。
    本书结构上分为四个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的部分:
    第一章,理清异域题材作品的跨文化写作与形象学、海外华文作家创作之间的关系。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研究对象是异域形象,即超出一国界限的异国异族形象,因而比较文学的形象学本身具有异域题材特点。全球化带来的大规模“越界”给跨文化写作带来契机,海外华文作家站在中外文化交汇点上,书写海外移民生活,或回望母国经验,书写中国故事,这本身也是异域题材写作。形象学研究侧重关注异域形象塑造者背后的文化欲望和心理机制,海外华文作家创作研究关注的是华人离散群体的文化身份建构,虽然两者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但共同点是作者都是以跨文化视角回望自己和凝视他者,不论是自我形塑还是他者形塑,探讨的话题都是如何实现中外文化的对话与汇通。
    第二章,论述中国人眼中的异域形象,探析中国人看世界的心理机制。拟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清代以前中国人眼中的西方形象以及晚清时期中国使官游记中的西方形象。第二部分,以郭沫若的小说《喀尔美萝姑娘》中的日本女性形象为个案,梳理近代中国人眼中的东洋(日本)形象。第三部分,以许地山和林语堂的南洋题材小说为例,梳理近代中国人眼中的南洋形象。
    第三章,论述西方(包括日本)作家笔下的东方形象,探析西方作家想象东方的心理机制。按照作品中东方形象的特点,大概分为几种类型:一是东方是乐土,作家把自己的理想建构在东方乌托邦世界,东方被想象成不同于西方的天堂乐园,成了拯救陷入精神危机的西方的“诺亚方舟”。笔者以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为例,梳理西方作家美化东方的历史。二是东方是地狱,作家采取俯视的姿态,对东方形象进行妖魔化描写,东方被描述成野蛮的、非理性的、落后的他者,体现的是西方人思维中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观念。笔者以海涅笔下的中国形象为例,梳理西方人妖魔化中国形象的历史;以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中的中国形象为例,梳理日本人看中国的历史。日本在十九世纪末期的现代化进程中已经领先于其他非西方国家,这种差距在此后几十年中进一步扩大,日本更像是立于西方世界大国之林,而不是与亚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国家为伍。 二十世纪初,日本已经是一个新兴的帝国,1895年强占我国台湾,1905年的日俄战争使它成为在近代战争中击败欧洲国家的第一个亚洲国家,1910年占领韩国,1920年日本加入了国际联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日本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很快使其从一个传统上十分落后的岛国步入世界强国之列。近代中国与日本巨大的经济差距,使得近代日本看中国,如同西方看中国一样,采取“东方主义”方式。三是东方是正负交织的双面形象,作家力图比较客观地形塑东方世界,既不美化,也不丑化。以美国电影《功夫熊猫》为例,“功夫熊猫”呈现的是一个被陌生化的中国熊猫,导演在大量中国元素背后融入西方文化,不同于前面两种类型,它不是恶意地丑化,也不是刻意地美化,而是刻画一个正面的中国形象,同时融入美式的文化思维,实质上是对中国文化进行同化。另外,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小说中的东方形象表现出双重特点:一方面,他笔下的东方是经济落后、思想封闭环境恶劣的地方,是西方白人的坟墓;另一方面,东方又是陷入精神危机的西方白人寻求心灵救赎的圣地。由此,我们发现格林对西方帝国权力话语的矛盾态度:既皈依又背离。
    第四章,论述海外华文作家创作,探析海外华文作家笔下的华人离散群体与西方异质文化冲撞、协商,力图建构文化身份的过程。包括美籍华文作家白先勇的留学生文学中的文化乡愁的书写;荷兰籍华文作家林湄摒弃种族、文化的差异,以世界性的眼光关照人类共通的人性,超越了“文字还乡”的模式,表现了新移民作家的无边界的人类关怀;加拿大籍华文作家张翎通过“边缘人”形象塑造,写出了移民群体力图建构文化身份的艰辛努力;闽籍旅日作家陈希我通过书写福建侨乡的移民故事,对母国文化进行深层的剖析和反思,并大胆揭露文化冲突下的人性的暗流涌动。
    总之,在全球化浪潮汹涌的今天,异域题材作品的研究追求一种开放和批判的立场,在跨越两种文化语境中以更为开阔的眼光审视作家的创作,对中外文化交流与汇通途径作出积极探索。

    ...查看更多
  1. 001  界定与梳理:“他者”幻象与身份建构
    001  第一节  异域题材作品:跨文化写作
    011  第二节  他者形象与文化欲望
    026  第三节  身份建构与文化认同
    036  异域玄想:国人看世界/>037  第一节  清代之前的西方传奇与想象
    056  第二节  先行者的眼光:晚清域外游记中的
    西方形象
    093  第三节  “中和”之美:单士厘游记中的近代
    女性形象
    102  第四节  理性的凝视与回眸:郭沫若笔下的日本女性形象
    113  第五节  异域的延伸:许地山与林语堂的南洋叙事
    149  东方幻象:西方人笔下的人间乐土抑或地狱
    152  第一节  魔力烧酒:海涅笔下的魔性中国
    161  第二节  香格里拉: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诺亚方舟”
    177  第三节  由赞美至蔑视:芥川龙之介的近代中国观
    190  第四节  熟悉的陌生人:被同化的“功夫熊猫”
    203  第五节  “格林之原”:格雷厄姆·格林的异域
    想象
    243  离散空间:边缘人的身份建构
    243  第一节  白先勇:留学生的文化焦虑
    255  第二节  林湄:无边界的人类关怀
    304  第三节  张翎:边缘人的挣扎与融合
    329  第四节  陈希我:“流乡人”的困境
    358  参考文献
    381  附  录
    405  后  记
    ...查看更多
  2. 黄海燕,福建技术师范学院讲师;主要承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概论》《语文教学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兼任黄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海外华文文学;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