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作者:吕志强, 陈红顺

    珠江口沿岸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无论是在经济社会层面还是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各种人文与自然因素的推动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一地区从传统的三角洲农业地区迅速走上新兴的城市化道路。对珠江口的土地利用、建设用地扩展和热环境的格局以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与理论依据,并对我国其他正在或者将要经历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区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 乡村振兴战略下张家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尹华光 蔡建刚

    本书是张家界市旅游学会研究成果,是一本研究性文集。全书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就张家界乡村旅游的优质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内容涉及文化保护、农户生计、精准扶贫、产品开发、旅游格局等。全书不仅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内在逻辑,还对张家界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做了总结,也对张家界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对宣传张家界和推动张家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也为同类型城市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借鉴参考。

  •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视野下机关党的建设研究

    作者:贾松青, 主编

    本书不仅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且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机关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环节,统领机关各项工作。机关党员干部不仅是改革的参与者,更应成为改革的推动者。因此,各级机关党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改革、保障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和必须解决的课题。本书围绕机关党建如何服务和保障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研究,共有十章内容,既有理论支持也有四川各地的实践探索。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地方文化研究专著,研究主题是水文化对西江流域生态生活的方方面面,读者对象为地方文化及文化人类学研究者。西江是我国第三大河流,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经济带,属于国务院发展规划控制区域。人类文明逐水而成,水文化影响着包括信仰崇拜、建筑表达、经济交流方式、文化传播等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本书是广西哲社课题阶段性成果,在系统调研走访基础上,形成水文化对西江流域,特别是广西段的经济发展、习俗信仰、疍民情况...查看更多
  2. 序  言
    西江,古代又称郁水、浪水、牂牁江,发源于云南,流经贵州、广西两地,在广东三水与东江、北江交汇后注入南海。西江全长2214千米,是中国第二大水系珠江水系的主干流之一。西江干流及沿途支流、源泉、湖泊构成西江水系。西江水系及其集水区内的地理元素统称西江流域。流域总面积为30.49万平方千米,主要的集水面积在广西境内。西江干流各段的名称并不相同,从云南源头沾益区至贵州省望谟县蔗香村段称南盘江,之下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段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此为上游段;石龙镇三江口与柳江汇合至桂平市段称黔江,桂平市与郁江汇合至梧州市段称浔江,此为中游段;梧州市与桂江汇合至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段称西江,是为下游段。虽同属于西江水系,但水系范围广,不同的流段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大致可分为以下的文化区域:上游的红水河与左右江、中游的桂东与粤西地区、下游的粤东地区。
    西江流域内河流众多,共汇集50平方千米以上流域面积的河流833条,主要有左岸支流柳江、蒙江、桂江、贺江,右岸支流郁江和北流江等,其水利、水力等资源丰富,充足供应了沿岸各地的农业灌溉、发电、河运等生产与生活用水。沿岸设有梧州港、江门港、容奇港、肇庆港等大小数十个内河港口。西江的航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自古就是两广水上运输的大动脉和连接西南与华南的黄金水道,承接了西南各省资源的流通和外运,为流域地区的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西江各支流相沟通,上通黔江、红水河、南盘江,下达西江、珠江而注入南海,自古就是东西横向的西南地域出海通道,同时也是南北纵向的中原与荆湘之地的出海通道,由湘江、灵渠、漓江、桂江、西江进北部湾入海至东南亚,是海上稻米、瓷器、丝绸之路。纵横两条出海通道造就了西江流域地区的区位优势。由此,2008年广西提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大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形成西江经济带,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突显了公共性、可持续性的自然资源具有整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批复》,同意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从而使得西江经济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频繁的降雨带来丰沛的雨量。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平均年降水量高达1470毫米,并且主要集中在4至9月。雨季时流域内各河流水位相应升高,尤其在6、7月份,达到最高值。这一特殊的地理生态也使流域内频发洪涝等自然灾害。
    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水总是与人类文明和地方文化的产生与形成紧密相连。人类文明逐水而生,河流附近往往就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众多的文明遗址为此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尤其是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是在大型河川的附近,它们都发端于水草丰美之地。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和最必需的资源,水为人类提供了饮用、灌溉及运输等多方面的便利。因此,人们往往首先选择在容易生存的水源附近聚居,逐渐形成聚落,并产生文明。
    西江流域以云贵高原及山区为源头,中下游多为水道众多的低地,古代的百越民族与当地的生态环境交互作用,创造出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独特的文化类型—— 稻作文化、多吃水产、习水便舟、居住干栏、文身断发、龙蛇崇拜等。繁多的文化特征在现代西江流域文化系统中仍多有影响。流域内民族众多,共有50多个民族,除汉族外,以壮、苗、布依、毛南等族为主。这些民族与古代的百越具有族源关系,其民俗等均呈现了流域文化特征。丰水的环境也影响了族群分布、建筑特色、地方经济、习俗信仰、公共活动、地方灾害等。
    其一,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传统社会,众多的河流自然成为最便捷的运输通道,并通过繁荣的水上运输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西江流域河流众多,便捷的航运首先带来商品的流通和流域经济的繁荣,并因此使地方社会因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而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尤其在近代,西江流域的多个市镇因航运优势而开埠通商,成为繁荣的口岸市场,进而跃升为地方性的经济中心。其二,河流勾连流域内外,商品的快速流通与贸易活动的繁荣同时也提升和增加了各文化传播交流与碰撞融合的强度与频率,从而形成了流域文化在整体上的开放性、冒险性及重商精神等特征。其三,丰沛的水资源与近水的自然环境影响到流域内族群风俗文化的形成,其风俗习惯往往留下“水”的印迹。其中的特殊族群—— 水上居民(疍民)及其文化尤为出色。流域内众多的河流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生存空间,其族群的日常生活几乎都与水相关。如滨水的生活造就了他们“涉游刺舟”的本领,并形成了“以舟为室,浮家泛宅”的居住模式,以及以渔业为主的生计模式等。其四,在丰水地区,尤其是在河流湖泊、水井池塘等水资源汇集之处,包括渡口码头、河堤街道等处,通常因人员往来频繁而成为人们聊天、交换信息、联络情感的场所,因此常常成为重要的地方公共活动空间。西江流域的众多码头、渡口等往往由此而成为市镇的中心。其五,丰水的环境造就了西江流域人们的亲水情节。流域沿岸的居民因长年与水打交道,与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水性好。游泳、划船等是其基本的技能,水上运动具有天然优势。传统体育形式尤以扒龙舟为盛。其六,流域内的建筑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呈现明显的地域特色。西江流域沿江的建筑通常因地处低水位,易受洪水侵袭,又因地处潮湿,故多为竹木构架的干栏式住房,地层架空,放置杂物或饲养禽畜,上层住人。其七,西江流域的地方信仰也与水相关,水神众多,主要有官方祭典中的龙母、真武大帝等主神,由历史人物演化而来的水神(屈原、马援等)以及地方河神、江神等,各类神灵相互杂糅组成多元的信仰体系。并且,水在西江流域地区民众的过渡仪式中承担了媒介作用及其他不可或缺的象征性功能,由此而具有独特的文化隐喻,从而对民众的水观念与用水习俗产生深刻影响。最后,丰富的水资源给流域社会带来繁荣的水上经济,也带来了频繁的洪涝灾害,地方民众因此形成了应对水灾的传统经验和地方性知识,构建了独特的水观念及灾害观。
    ...查看更多
  1. 目  录
    ◇ 第一章  水与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001
    第一节  水与西江渔业∥ 003
    第二节  水与西江流域的航运∥ 016
    ◇ 第二章  水与西江流域的习俗信仰∥ 029
    第一节  水神信仰∥ 031
    第二节  水与过渡礼仪∥ 042
    第三节  水之隐喻与节庆习俗∥ 045
    ◇ 第三章  水与西江流域的特殊族群—— 水上居民∥ 053
    第一节  疍民的由来∥ 055
    第二节  西江流域疍民风俗∥ 056
    ◇ 第四章  水与西江流域的灾害文化∥ 071
    第一节  西江流域村镇的传统防洪排涝方略∥ 074
    第二节  梧州水灾及其地方性应对知识∥ 078
    ◇ 第五章  水与西江流域的民间建筑∥ 089
    第一节  干栏式民居∥ 092
    第二节  千户苗寨的吊脚楼∥ 095


    第三节  梧州骑楼∥ 097
    第四节  浮家泛宅∥ 099
    第五节  云浮郁南的光仪大屋∥ 101
    第六节  肇庆传统民居∥ 102
    ◇ 第六章  水与西江流域的生态保护习俗∥ 105
    ◇ 第七章  结  语∥ 111
    ◇ 附录:侗族碑刻资料(部分)∥ 115
    ◇ 参考文献∥ 124
    ◇ 后  记∥ 131
    ...查看更多
  2. 作者简介:谭志坚,男,汉族,湖南人,玉林师范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曾在国内刊物发表专业文章多篇,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艺术科研论文奖1项。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