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地方财经院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研究

    作者:刘全顺, 等著

    本书是一本研究地方财经院校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的学术专著,全书共9章,包括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对策研究三部分内容。在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基础上,以我国二十所地方财经院校为实证案例,结合山东工商学院的实际,对地方性财经类院校如何进行办学定位和办出特色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地方财经类院校办学实践提供参考。

  • 教师成长之路——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与反思

    作者:罗华勇

    本书是贵州省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语文生态有效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教学研究成果。该成果是以生态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线所撰写的课堂反思、感悟与体会。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堂反思,提倡追求有序、有情、有效、有趣的课堂,这种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突出学生的个性。从而实现学生在生态课堂里畅所欲言。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学生真正感兴趣的、想知道的知识,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美苑——师生论文集

    作者:周桂林, 周小旗

    本书是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丛书中的文集之一,内容为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方向。本文集共收集遵义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在国内期刊上已发表的论文33篇,是教师们多年来关于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论文从美术理论到艺术创作技法、技能、教育、教学,如何将本土与民间文化艺术资源纳入教学,尤其是将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和娄山关大捷等红色经典题材融入教学以及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深入挖掘与探究,等等。本书集中展示了美术教育阶段性研究成果,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参考指导意义,建议出版。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系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项目“‘0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投入的‘三维共进’激励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9JDSZK148)研究成果。本书主要研究基于学习投入理论及相关研究,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研究和实践从“学习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三个维度分别采取有效激励举措,构建体系化的、层次递进的“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促进新时...查看更多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按规律办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中宣部、教育部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毫无疑问,思政课应具有更高的使命担当。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具有新特性、成长新需求,这对思政课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精准把握新时代思政课面向新群体不断发展的新特性、成长新需求,是创新教学策略、增强课程教学实效之首要前提和基础。基于对新时代的大学生进行广泛问卷调查、访谈基础上的总结和综合研究,发现该群体“类属性”鲜明,对思政课满足其成长的新需求具有发展变革性、鲜明时代性、内在迫切性等。在科学把握大学生新群体的新特性、成长新需求基础上,在思政课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策略和教学范式,激励大学生对课程的有效投入,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其成长新期待、新需求,而且能实在增强课程实效,更好实现课程的使命担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现更名为“思想道德与法治” )作为我国现阶段思政课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大学新生入学后首先开设的思政课课程,旨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提升其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满足其成长期待和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受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项目“‘0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习投入的‘三维共进’激励策略研究”等项目资助,本研究基于学习投入理论及相关研究,结合“基础”课研究和实践,从“学习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三个维度分别采取有效激励举措,构建体系化的、层次递进的“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对“基础”课学习的有效投入,实质提升其学习获得感,帮助其梯次收获“真知”“课程认同”“优秀品质”,使其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除“前言”外,本研究的基本框架为:基于学习投入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一章)—研究和分析“00后”大学生思政课特别是“基础”课学习投入现状、问题(第二章)—分析和研究“00后”大学生新群体的新特性、新需求,有针对性地构建“基础”课“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框架(第三章)—在“基础”课教学中实施、推广、检验和评价“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第四章、第五章)—系统总结成效和经验,发现不足和问题,基于实践的“基础”课及思政课整体教学范式改革和创新的思考(第五章、第六章)。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围绕如何通过“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实现和提升“00后”大学生对“基础”课的有效学习投入而展开。具体为:第一,概括学习投入相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分析当前学习投入研究与实践面临的实在困境和不足,为“基础”课中的“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实践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思政课学习投入现状分析,特别是基于调查研究和访谈对“基础”课学习投入包括学习时间和行为、认知投入、情感投入这基本的“三维”学习投入现状进行分析。第三,基于调查研究分析“00后”大学生新群体的新特性、成长新需求,提出在“基础”课中实施“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框架,并对其进行系统性阐释,强调对学习行为、学习认知、学习情感三个维度实行梯度式、层次递进式的一体化激励,帮助学生收获课程期待、课程真知、课程认同,实现“课程知识获取—课程思维提升—课程情感增进”即“知识、思维、品质”共升共进,在本质上注重激励过程和激励结果“三维共进”的有机结合。第四,研究和实践如何结合“基础”课教学内容具体实践“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形成多样化的具体激励教学案例。第五,基于实践推广,对“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措施实施在改善大学生“基础”课学习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等方面的具体成效、实施经验进行评价、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思政课教学范式创新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和反思,对思政课整体教学范式创新实践与探索提出相应的思考。
    本研究主要采取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关于大学生思政课和学习投入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归纳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为“基础”课“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研究和实践提供基本理论基础。第二,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选择代表性高校,通过对刚入学的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了解“基础”课学习投入的基本情况。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访谈进一步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根本问题,挖掘和深入探究数据背后的深层原因和问题;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新特性、成长新需求以及他们对“基础”课的新期待。第三,数据分析法。使用相关统计软件对所收集问卷基本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特别是对“基础”课学习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情况进行分析,对“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成效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第四,案例分析法。基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结合大学生关注热点和重点问题,选择具有典型和代表意义的教学主题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案例设计,将“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结合不同教学主题内容进行具体的、多样的、差异化的设计、运用和实践。第五,比较分析法。为了解“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的实践成效,在学期课程结束时,再次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并将相关调查统计结果与学期开始时的调查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举措在“基础”课实施后学生学习投入的改善状况。
    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发现:第一,当前学习手段和资源的有限性与知识和信息增长、人类需求的无限增长之间矛盾愈发尖锐,而学习投入理论研究与实践面临诸多尖锐问题与现实困境,且关于学习投入激励的研究与实践明显不足,对学习投入激励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第二,大学生思政课的整体学习投入状况客观上仍然不令人满意,对“基础”课学习投入状况同样并不令人满意,必须立足课程,面向新时代,基于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基础”课学习投入进行有效激励。第三,结合“基础”课具体课程内容,遵循认知递进规律,实施“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是适应大学生新特性、新需求的学习投入激励策略创新,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其成长新需求,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有利于大思政育人场景的扩展和形成。第四,“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的实施,应选择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紧密相关的教学问题,通过层层设问、探讨、知识介绍、思维启示和引领等多种方式,为大学生分析问题提供更多更新的分析视角、分析工具,增进和提升其相关基本知识和思维能力;要以小见大,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挖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深层关键性问题,并通过对主题的探讨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精神动力,促进其修养提升。第五,激励策略实施中应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向互动”,促进大学生主动或被动地增加学习投入;对教学主题的系统探讨和讲解,本身就是一个在互动中扩展认识、增进课程知识的过程;围绕主题开展教学和激励,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增进,而且有助于对大学生掌握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工具;通过解决与大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真问题,改变大学生对课程的某些偏见和错误认识,促进其对课程价值和意义的认同,加强对课程情感的投入。
    本研究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行为、认知水平与情感获取等,一直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面临的尖锐核心问题。本研究以基本的学习投入理论为导向,面向新时代“00后”大学生,将“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措施与“基础”课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具体化,丰富和拓展了“三维共进”的实在内涵和具体有效运用。具体为:第一,面向新时代中“00后”大学生群体,研究其新特性、成长新需求、成长规律等,分析新时情新世情对其成长需求的影响,并研究和分析新时代社会因素与其“基础”课学习投入的内在关联性。第二,结合“基础”课具体教学,将研究和实践“三维共进”与课程、“00后”新时代大学生新特性及成长新需求有机结合。“三维”包括学习行为、学习认知、学习情感,“三维共进”的内涵还在于通过从三个维度进行学习投入激励,帮助学生收获课程期待、课程真知、课程认同,实现知识、思维、情感和品质的层次递进。第三,结合“基础”课具体教学主题内容实施激励策略,实践与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引导“00后”大学生由知识掌握(获得真知)到跃进提升课程理性思维能力,由外在教学引导、激励到激发其内生学习动力、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大学生成为学习、实践、研究探索的主体,使其获得充分的体验机会,帮助其收获成长的快乐,实现内生学习动力的增长,对课程的情感认同、情感投入、课程认同也逐次内生,进而坚定学习信念,实现课程认同。实践与研究如何有效帮助大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内化与品质、行为的外化相结合,引导和帮助其实现自主、自觉、自愿的有效学习投入,最终把课程理论信念付诸行动,持久内化,形成优秀的习惯和品质,实现通俗意义上的知情意行的统一、道德品质实质提升、课程实效实质增进。
    本研究特别列举了“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在“基础”课具体教学中适用的具体化案例,分别从教学主题选取,具体教学和激励方式、方法的运用,课堂氛围的活跃和学生参与度,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课程知识、课程思维、课程情感的提升和增进方面进行评价。通过激励策略在“基础”课课程教学中的实践和推广,证明学生学习投入状况得到了实质改善;实施实践取得了相当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了更多的深层次的问题,比如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基础知识和分析思维客观上严重不足和缺乏,“基础”课“三维共进”激励策略实施中要特别注意“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基础”课“三维共进”激励策略实施的评价和改进有待进一步实质探索等。推而广之,新时代要进一步持续提高包括“基础”课在内的思政课教学成效,必须进一步系统、全面、深入研究思政课教学范式创新问题,诸如正确把握教学范式创新中的守正与创新关系,加强课程教学范式基础理论、元理论的研究和突破,加强教学场景科学扩展、教学力量科学集成方面研究,任何范式创新均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行为、认知水平与情感获取等,这些都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研究重在基于实践进行分析和总结,首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第一,拓展了“三维共进”的内涵,“三维”一般包括学习行为、学习认知、学习情感,强调“三维共进”是对学习行为、学习认知、学习情感三个维度梯度式、层次递进式的一体化激励,以帮助学生收获课程期待、课程真知、课程认同,实现“课程知识获取—课程思维提升—课程情感增进”即“知识、思维、品质”共升共进,本质上注重激励过程和激励结果“三维共进”的有机结合。第二,面向新时代“00后”大学生,研究其新特性、成长新需求、成长规律等,同时分析新时情新世情对其需求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深化了青年研究理论;第三,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对学习投入激励的理论研究,深化了对学习投入与成效之间的理论思考。
    其次,本研究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在阐释和发展“三维共进”内涵基础上构建一般性激励框架,并实践和研究该学习投稿入激励策略与“基础”课、“00后”大学生新特性新需求的结合,实现“三维共进”激励策略与具体课程、具体教学对象结合的具体化,对当前的“基础”课以及更新为“思想道德与法治”后的课程教学具有参考意义。
    第二,为促进学习投入理论与“基础”课、思政课教学实践的结合,以及解决“基础”课及思政课中学习投入不足,学习手段、资源的有限性,与知识信息无限增长、教学对象需求不断变化的矛盾提供手段和方式上的参考。第三,为更加清晰、实在地把握和了解当前“基础”课乃至思政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00后”新时代大学生新特性、新需求等,提供了相应的参考。第四,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案例,为激励举措的具体化、多样化,以及灵活实施提供具体参考和借鉴。实施激励措施,客观上有利于更好地满足“00后”大学生成长新需求,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程目的和提升课程教学实效。在“基础”课和思政课中坚定地实施学习投入激励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从行为到知识、思维和品质以至课程情感等全方位增进。


    著 者
    2021年6月
    ...查看更多
  1.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基本概念 001
    一、学习投入是教学的首要问题 002
    二、学习投入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概念范畴 005
    三、学习投入研究与实践面临诸多实在困境 009
    四、几点基本结论及启示 011
    第二章  大学生思政课及“基础”课学习投入状况 014
    一、大学生思政课整体学习投入状况分析 015<br/>二、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 018
    三、“基础”课学习投入现状分析 024
    第三章  大学生高校“基础”课“三维共进”学习投入
    激励策略 045
    一、大学生新群体的新特性、成长新需求 046
    二、大学生“基础”课“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
    基本构架 048
    三、大学生“基础”课“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之
    鲜明特色 053
    四、大学生“基础”课“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实施之
    实践意义 055
    五、大学生“基础”课“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之
    具体运用关键点 057
    第四章 “基础”课学习投入“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
    教学案例 059
    一、激励教学案例之一: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幸福的、
    成功的人生 060
    二、激励教学案例之二: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 070
    三、激励教学案例之三: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080
    四、激励教学案例之四:弘扬中国精神 092
    五、激励教学案例之五:《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 099
    第五章 “基础”课“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实施、成交评价与
    经验总结 112
    一、“基础”课“三维共进”学习投入激励策略的实践和
    推广应用 113
    二、激励措施实施成效 114
    三、激励措施基本经验总结 123
    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137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创新研究 140
    一、近年高校思政课教学范式创新概括 141
    二、近年思政课教学范式创新实践与研究简评 147
    三、思政课教学范式创新探索与研究之关键 152
    附录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投入调查问卷 155
    附录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投入访谈提纲 160
    参考文献 163
    ...查看更多
  2. 刘锋,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曾分别获得教育部、四川省、西南交通大学讲课比赛(教学展示)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