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焊接力学

    作者:王元良,陈辉,苟国庆,李达,刘艳

    本书为研究生教材。20世纪30—50年代,各国焊接结构脆断事故频频发生,引起了工程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对设计、材料和工艺进行深入的理论、技术和工程研究,以预防日后脆断事故的发生。20世纪70—80年代,将断裂力学引入焊接结构和工艺分析中,作者参与了我国铁路焊接钢桥研究,并参与了焊接断裂力学研究生和学会组织的“焊接力学学习班”的教学工作。本书即是在当时自编内部教材及以后所在团队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焊接力学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汇总与提炼编写而成的。本书分为焊接变形与应力和焊接断裂力学两篇,共16章,主要内容包括焊接结构特点、焊接加热及冷却、焊接变形应力分析方法、焊接变形与应力控制、焊接组织应力、焊接结构残余应力、焊接残余应力测试、焊接结构断裂分析、脆性断裂控制、焊接结构线弹性断裂力学分析、焊接结构弹塑性断裂力学分析、焊接断裂韧性测试、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疲劳裂纹扩展及寿命估算、裂纹的高速扩展和止裂、用断裂力学方法评定焊接等内容。本书内容系作者团队多年理论探索与实践所得成果,可为相关领域研究者研究焊接力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也可作为研究生教材。

  • 数理统计与多元统计

    作者:何平

    本书以数理统计、多元统计的经典内容为主体,适当涉及其它常用的统计方法.内容包括数理统计中的参数估计理论、假设检验理论;非参数统计方法初步;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以及有广泛应用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本书的选材与表述是针对非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公共课教学,也可作为有关专业本科高年级选修课的教材。

  • 交通运输工程

    作者:赵鲁华,单秀娟,张俊明

    本书为交通运输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教材。为适应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交通运输人才培养需求,本书结合国内外交通运输的发展和需求,紧密结合相关行业发展的状况,完整地介绍了交通运输工程涉及的运输方式、设施设备、信息管理与控制、系统规划、新技术、新理念等的最新趋势与发展动态。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交通运输工程,包括交通运输系统概述、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交通安全工程和智能交通工程的有关基础理论;第二篇交通运输系统,包括铁路、道路、水路、航空与管道五大运输系统的相关知识,还包括特种形式的运输系统及城市交通系统相关知识;第三篇综合运输与多式联运,包括综合运输体系、综合交通枢纽系统、交通运输通道、多式联运的有关基础理论;第四篇交通运输综合发展,介绍了交通新技术、交通运输与经济、交通运输与物流、交通运输与环境、能源、材料、交通心理与行为、交通运输法律相关基础知识。编写的内容力求文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结合实际、思政融入、注重基础、把握前沿。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研究生专业教材,以民航现实应用为导向,以具体机型(B737-700、A319-112)为实例,对民航运输航空中复杂环境下的运行性能进行了系统论述,具体涉及飞行程序、飞机系统、发动机、航空气象、民航规章、测绘学、软件工程等内容,具有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书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飞行性能基础知识和民航实际运行经验,可作为相关高等院校和航空公司性能和运行方面的专业教材,适...查看更多
  2. 飞机的性能是飞行运行的基础,航空公司必须按照规章要求来确定航线和日常飞行运行数据。例如,确定最大起飞重量便是典型的日常性能工作。飞行性能工作不但要求从业者具有一定的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飞机设计基础,要求具备广博的机型知识和民航实际运行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还必须对民航相关规章和要求有深入的理解。
    常规的飞行性能教材和相关资料,已对大部分基本性能知识进行了讲授。但是,针对民航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性能分析、民航实际运行中经常遇到的若干高级性能专题等内容,在公开出版的书籍中尚未见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作为民航局直属的两所本科院校之一,一直起着民航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在本科民航院校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及业内相关从业人员一直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求。但遗憾的是,国内并没有一本能够结合民航实际,对飞行性能工作中的高级问题进行深入阐述的书籍或教材,导致这一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
    本书主要内容自2007年开始,一直在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和交通运输(类别)研究生的专业课“飞行性能与运行”中讲授。编者在多年性能培训、教学经验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一直进行持续更新。2017年开始,本课程内容不但针对学校工程类的研究生,还针对飞行类的研究生展开了深入教学,最终在学校研究生处的鼓励和资助下,本书得以正式出版,以期填补这一空白。
    本书在大部分内容和细节上,有别于现有民航院校的性能课程教材。首先,本书读者要求具备一定水平的飞行性能基础和民航实际运行经验,因此,并没有对一些基础的飞行性能理论进行详细讲授。其次,本书大量基于案例学习,充分以B737-700和A319-112机型在样例机场的分析为基础,大量使用性能软件及其结果作为分析手段,力图全方位展示民航实际运行中面临的各种性能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第三,本书以实用为目的,重点对运行中需要的性能知识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阐述,并对起飞分析、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EOSID)设计、飞行程序与飞行性能、航线分析、着陆分析中的难点进行了重点阐述。第四,本书综合程度较高,覆盖了较广的学科知识领域,考虑到学习者基础的不同,以及跨专业情况,本书对学习中涉及的必要知识进行了适当的展开,便于自学。
    全书共分9章,具体为基础知识、飞机的速度与限制、起飞性能基础、起飞性能分析、离场程序性能分析、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航路飘降分析、航路供氧分析、进近与着陆等。
    由于飞机的运行是按照规章和手册来进行的,它们均大量使用英美制,这已经成为全球民航界飞机运行的标准。本书的大量数据图表取自于这些法规和手册,其中部分单位符号多采用大写,如KG(kg)、FT(ft)、M(m)等,本书保留使用这些国际民航界的通用术语、单位和符号,以方便民航界读者学习和使用。
    本书除了用于院校教学,也适用于民航运行领域的技术工作者阅读,特别是性能、签派、飞行、程序设计、管制、规章标准、安全、机场、净空管理等领域人员。
    本书仅用于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其数据不能用于具体飞机的运行。如本书内容和具体飞机手册冲突,以飞机手册为准。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余  江
    2021年5月
    ...查看更多
  1. 第1章  基础知识 1
    1.1  国际标准大气 1
    1.2  高  度 6
    1.3  涡扇发动机 15
    1.4  手册、性能软件概览 25
    第2章  飞机的速度与限制 39
    2.1  指示空速、校正空速和当量空速 39
    2.2  空气动力学基础 42
    2.3  传统失速速度与1g失速速度 45
    2.4  限制速度 49
    2.5  运行限制 52
    第3章  起飞性能基础 63
    3.1  起飞速度 63
    3.2  起飞场道 65
    3.3  起飞飞行航迹 73
    3.4  起飞性能的优化 83
    3.5  AFM起飞性能计算 87
    第4章  起飞性能分析 95
    4.1  起飞分析所需数据 95
    4.2  波音起飞分析表 104
    4.3  空客起飞分析表 110
    4.4  深入理解起飞分析表 115
    第5章  离场程序性能分析 135
    5.1  标准仪表离场程序 135
    5.2  SID的全发性能验证 140
    5.3  SID的一发失效性能验证 154
    第6章  起飞一发失效应急程序 175
    6.1  背  景 175
    6.2  标准、规范与资料 180
    6.3  应急程序航迹的确定 183
    6.4  一发失效性能验证 191
    6.5  决策点与全发性能验证 197
    6.6  EOSID结束点 202
    6.7  应急程序的完成 203
    第7章  航路飘降分析 205
    7.1  下降模式 205
    7.2  飞机的一发失效性能 207
    7.3  规章要求 211
    7.4  飘降分析的内容 221
    7.5  其他需要考虑的事项 232
    7.6  航路越障分析算例 234
    第8章  航路供氧分析 241
    8.1  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242
    8.2  机载供氧系统的类型与特点 243
    8.3  规章要求 246
    8.4  氧气剖面与性能剖面 250
    8.5  航路供氧分析算例 268
    第9章  进近与着陆 277
    9.1  进近与着陆概述 277
    9.2  着陆限制与操纵速度 280
    9.3  复飞爬升与着陆距离 281
    9.4  湿与污染道面性能 292
    9.5  刹车热能 299
    9.6  审定着陆性能计算 305
    9.7  着陆分析表 307
    9.8  复飞程序性能分析 311
    参考文献 313
    附  录 315
    附录1  符号表 315
    附录2  缩略语表 316
    附录3  单位制及其转换 319
    ...查看更多
  2. 余江,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教授,博士;民航局中青年技术带头人、国家自科基金网评专家;民航飞行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性能、飞行器适航与运行、飞行安全、运输飞行经济性等。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