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民族地区农文旅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研究

    作者:覃建雄

    本书为文集,从现代生态旅游理论视角出发,以川西民族地区为案例,介绍农文旅融合驱动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成果,具体包括:民族地区农文旅融合的地史背景、地质背景;农文旅融合的自然生态、历史人文及经济社会环境;立足现代生态旅游系统理论,多角度探讨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深度融合机制、发展模式及路径;基于生态旅游的农文旅融合驱动农村脱贫转型及乡村振兴机制及实现路径。本书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农文旅融合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进展,对民族地区农文旅融合驱动乡村振兴实践有一定理论指导价值,可作为资源、环境、地学、农学、生态、经济、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研究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区域开发、规划、扶贫、乡村振兴、政策管理等工作者的参考资料。

  • 广义计划学──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理论与实践

    作者:李百毅 郑敏 李百战

    本书是作者近17年来积累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包括十大章节,前六章主要是广义计划学相关的理论,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城市新区建设与重大工程项目中关于目标、控制与计划的逻辑与框架;第二章主要阐述计划的过程论;第三章主要阐述计划的技术论,通过总结归纳了不同时期的主要计划技术;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广义计划学的理论框架与动态协同计划的方法;第五章阐述了广义计划过程模型的创建方法、过程以及成果;第六、七、八、九章主要阐述了广义计划学在城市新区建设、大型综合体,中型商业广场以及高新园区的应用案例;第十章,是总结章节,指出了广义计划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研究应用重点。

  • 图书馆变革与发展

    作者:高凡

    本书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员的业务论文集。在数字化、自动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建设内容也日新月异。如何更好地为师生提供资源服务,提高图书使用率,提升服务水平,加强馆建,各地都有值得推广和学习的经验。本书从这一需求出发,总结归纳了30余篇图书馆事业观、图书馆管理、信息资源建设、服务创新、自动化建设、信息素质教育等方向的论文,期望对行业发展予以指导,对行业发展提供借鉴,有一定参考和保存价值。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作者基于贵州本土文化建设,对阳明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与研究。该书的整体框架主要由以下几个板块构成:第一部分,编者序言及点校说明。包括对阳明及其文化的整体介绍,阳明在贵州的活动情况及贵州在阳明学上的重要推动作用,介绍施邦曜生平活动及其《阳明先生集要》的文献价值,梳理了《集要》的主要三个刻本,即明崇祯八年刻本、清乾隆五十二年浙江杭州济美堂刻本、清光绪四年贵州黔南刻本,考证了黔南刻本的版刻源流。第二部分,黔...查看更多

  1. 崇禎本序、跋 一
    序一 施邦曜   一
    序二 林  釬   三
    序三 顏繼祖   四
    序四 王志道   七
    序五 曹惟才  一○
    序六 王命璿  一二
    序七 黃道周  一五
    跋一 王立準  一七
    跋二 王立準  一九
    乾隆本序、跋 二○
    序一 徐  坤  二○
    序二 黃  璋  二二
    序三 張廷枚  二四
    跋 朱培行  二五
    黔南本序 林肇元  二七
    年譜 二九
    理學編卷一 五七
    傳習錄一  共十五條〔一〕 五七
    傳習錄二  共六十六條〔二〕 七四
    傳習錄三 九八
    卷二 一二一
    語錄    共八十一條〔三〕 一二一
    大學問 一六二
    卷三 一七二
    書  計十二篇
    答王天宇書  其一  甲戌 一七二

    答王天宇書  其二  甲戌 一七三
    與陸元靜書  其一  辛巳 一七七
    與陸元靜書  其二  壬午 一七九
    與陸元靜書  其三  甲申 一八二
    與陸元靜書  丙子 一九八
    答舒國用書  癸未 一九九
    與黃勉之書  其二  甲申 二○二
    答周道通書  其一  甲申 二○八
    答友人問書  丙戌 二一六
    答歐陽崇一書  丙戌 二一九
    答顧東橋書  乙酉 二二六
    卷四 二五五
    書  計四十三篇
    與辰中諸生書  己巳 二五五
    答汪石潭內翰書  辛未 二五七
    答黃宗賢應原忠  辛未 二五九
    與黃宗賢  其五  癸酉 二六一
    與黃宗賢  丁亥 二六三
    寄諸用明書  辛未 二六五
    與王純甫書  其一  壬申 二六七
    與王純甫書  其二  癸酉 二六七
    寄希淵書  其一  壬申 二七二
    寄希淵書  其二  壬申 二七三
    答人問神仙〔一〕  戊辰 二七四
    與黃誠甫書  癸酉 二七六
    寄李道夫  乙亥 二七七
    寄諸弟書  戊寅 二七九
    答羅整庵少宰書  庚辰 二八一
    與楊仕鳴  辛巳 二八八

    答方叔賢  己卯 二九一
    答方叔賢  辛巳 二九二
    答倫彥式書  辛巳 二九四
    答徐成之書  其二  壬午 二九六
    答徐成之書  壬午 二九九
    答徐成之書  辛未 三○六
    答劉內重書  乙酉 三○七
    答甘泉  已卯 三一○
    與席元山  辛巳 三一二
    寄鄒謙之書  其一  丙戌 三一四
    寄鄒謙之書〔一〕  其二 三一五
    寄鄒謙之書〔二〕  其三 三一九
    寄鄒謙之書  其五  丙戌 三二一
    答季明德書  丙戌 三二三

    答聶文蔚書  其一  丙戌 三二七
    答聶文蔚書  其二  戊子 三三三
    答儲柴墟  其二  壬申 三四二
    寄聞人邦英邦正  戊寅 三四五
    答南元善  丙戌 三四六
    答魏師說書  丁亥 三四九
    與馬子莘  丁亥 三五一
    與毛古庵憲副  丁亥 三五二
    教條示龍場諸生  戊辰 三五三
    諭泰和楊茂 三五七
    示諸〔一〕弟立志說  乙亥 三五九
    書正憲扇  乙酉 三六二
    書中天閣勉諸生  乙酉 三六三
    序  計七篇

    贈郭善甫歸省序  乙亥 三六五
    紫陽書院集序  乙亥 三六六
    象山文集序 三六八
    禮記纂言序 三七一
    贈鄭德夫歸省序  乙亥 三七四
    朱子晚年定論序  戊寅 三七六
    大學古本序  戊寅 三七八
    經濟編卷一 三八○
    奏疏  公移  計四篇
    陳言邊務疏 三八○
    乞宥言官去權奸以章聖德疏 三九○
    諫迎佛疏 三九二
    廬陵縣公移 三九八
    右四篇俱成於先生初仕時,然安內攘外、致君澤民之大槪
    已見於此,故冠集首。
    平閩廣寇  計二十篇附三篇
    巡撫南贛欽奉勅諭通行各屬 四○一
    選揀民兵 四○四
    勦捕漳寇方畧牌 四○七
    案行廣東福建領兵官進勦事宜 四一○
    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勦賊 四一二
    案行領兵官搜勦餘賊 四一五
    行廣東領兵官搜勦可塘餘賊 四一八
    閩廣捷音疏 四一九
    申明賞罰以勵人心疏 四二八
    欽奉勅諭切責失機官員通行各屬 四三五
    攻治盜賊二策疏 四三九
    申明便宜勅諭 四四七
    兵符節制 四四九
    預整操練 四五一
    選募將領牌 四五二
    告諭新民 四五三
    疏通鹽法疏 四五四
    南贛擒斬功次疏 四五八
    議南贛商稅疏 四六三
    添設平和縣治疏 四六六

    批廣東韶州府留兵防守申 四七二
    與王晉溪書〔一〕  其三 四七三
    為申明賞罰疏通鹽法二事
    與王晉溪書〔二〕  其五 四七四
    為請便宜以重事權事
    卷二 四七七
    平橫水桶岡  計十四篇附四篇

    議夾勦兵糧疏 四七七
    議夾勦方畧疏 四八三
    再請疏通鹽法疏 四八八
    咨報湖廣巡撫右〔一〕都御史奏防賊奔竄 四九五
    咨報湖廣巡撫右副都御史奏夾攻事宜 四九六
    征勦橫水桶岡分委統哨牌 四九九
    案行分守嶺北道官兵戴罪勦賊 五一一
    搜勦餘黨牌 五一二
    獎勵湖廣統兵參將史春牌 五一三
    橫水桶岡捷音疏 五一四
    牌行招撫官 五三四
    橫水建立營場牌 五三六
    設立茶寮隘所 五三七
    立崇義縣治疏 五三九


    批留兵搜捕呈 五四三
    批將士爭功呈 五四四
    與王晉溪書〔一〕 五四五
    為三省夹攻事
    與王晉溪書〔二〕 五四七
    為俟秋涼攻橫水桶岡事
    卷三 五四九
    平三浰    計八篇附二篇
    告諭浰頭巢賊 五四九
    進勦浰頭賊方畧 五五三
    尅期進勦牌 五五四
    浰頭捷音疏 五五七
    議處河源餘賊 五七六

    再批攻勦河源賊巢呈 五七八
    三省夾勦捷音疏 五八○
    辭免陞廕乞以原職致仕疏 五八五

    上晉溪書〔一〕 五八八
    為查勘福建軍變事
    優獎致仕縣丞龍韜牌 五九○
    卷四 五九二
    平宸濠   計三十篇附一篇
    飛報甯王謀反疏〔二〕 五九二
    咨兩廣總制都御史楊共勤國難 五九七
    行南安等十二府及奉新等縣募兵策應 五九九
    預行南京各衙門勤王咨 六○一
    寬恤禁約 六○二

    調取吉水縣八九等都民兵牌 六○四
    策應豐城牌 六○五
    預備水戰牌 六○六
    牌行吉安府敦請鄉士夫共守城池 六○七
    牌行各哨統兵官進攻屯守 六○八
    告示在城官民 六一一
    示諭江西布按三司從逆官員 六一一
    告示七門從逆軍民 六一三
    行知縣劉守緒等襲勦墳厰牌 六一三
    督責知府伍文定等同心勦賊牌 六一四
    牌行撫州知府陳槐等收復南康九江 六一六
    擒獲宸濠捷音疏 六一七
    征宸〔一〕濠反間遺事 六二九
    犒賞福建官軍 六三九

    請止親征疏 六四一
    行江西布按二司看守甯府庫藏 六四四
    委知府伍文定邢珣防守省城牌 六四五
    行江西按察司編審九姓漁戶牌 六四六
    行江西布按二司清查軍前取用錢糧 六四八
    獻俘揭貼 六五○
    咨兵部查驗文移 六五二
    行江西布按二司釐革撫綏條件 六五四
    案行浙江按察司交割逆犯暫留養病 六五八
    牌行〔一〕沿途各府州縣衛所驛遞巡司衙門慰諭軍民 六六二
    開報征藩功次贓仗咨 六六四

    與當道書 六七○
    卷五 六七三
    巡撫江西   計二十二篇附四篇

    告諭軍民 六七三
    行吉安府禁止鎮守貢獻牌 六七四
    再批追徴錢糧呈 六七五
    乞寬免稅糧急救民困以弭災變疏 六七七
    計處地方疏 六八二
    水災自劾疏 六八六
    賑恤水災牌 六八九
    徴收秋糧稽遲待罪疏 六九○
    告諭安義等縣漁戶 六九八
    申明南贛鄉約〔一〕 七○○
    申諭十家牌法 七○八
    申諭十家牌法增立保長 七一○
    議處官吏廩俸 七一二
    勦平安義叛黨疏 七一三

    曉諭安仁餘干頑民牌 七二一
    告諭頑民 七二二
    批廣東按察司立縣呈 七二六
    批湖廣兵備道設縣呈 七二八
    咨六部伸理冀元亨 七三○
    行嶺北道申明教場軍令 七三二
    四乞省葬疏 七三五
    自劾不職以明聖治事疏 七三九

    批提學僉事邵銳乞休呈 七四三
    辭封爵普恩賞以彰〔一〕國典疏 七四四
    再辭封爵普恩賞以彰〔二〕國典疏 七四九
    辯誅遺奸正大法以清朝列疏 七五七
    卷六 七六一
    平思田   計十七篇

    辭免重任乞恩養病疏 七六一
    赴任謝恩遂陳膚見疏 七六四
    欽奉勅諭通行 七七一
    辭巡撫兼任舉能自代疏 七七五
    湖兵進止事宜 七七七
    牌諭安遠縣〔一〕舊從征義官葉芳等 七七九
    放囘各處官軍牌 七八一
    奏報田州思恩平復疏 七八二
    犒送湖兵 七九八
    分派思田土目辦納兵糧 七九九
    地方緊急用人疏 八○一
    地方急缺官員疏 八○三
    犒獎儒士岑伯高 八○五
    調發土兵 八○七

    禁革輕委職官 八○九
    處置平復地方以圖久安疏 八一一
    批嶺西道立營防守呈 八二九
    卷七 八三一
    平諸猺賊   計二十三篇附五篇
    議處江古諸處猺賊 八三一
    行南韶二府招集民兵牌 八三二
    批嶺西道議處兵屯事宜呈 八三三
    行領兵官勦牛腸六寺磨刀等寨猺賊 八三四
    行左江道勦撫仙臺白竹諸猺賊 八三五
    征勦稔惡猺賊疏 八三七
    綏柔流賊 八四二
    邊方缺官薦才贊理疏 八四七
    征勦八寨斷藤峽牌 八五三
    行參將沈希儀守八寨牌 八五四
    戒諭土目 八五五
    行參將沈希儀計勦韋召假等賊巢牌 八五七
    分調土官韋虎林進勦韋召蠻等賊巢 八五八
    牌行委官林應驄督諭土目 八五九
    牌委指揮趙璇留勦餘賊 八六二
    牌行副總兵張祐搜勦巢賊〔一〕 八六三
    八寨斷藤峽捷音疏 八六四
    追捕逋賊 八八二
    撫恤來降 八八四
    行潯州府撫恤新民牌 八八五
    處置八寨斷藤峽事宜〔二〕疏 八八七
    議立縣衛〔三〕 九○二
    乞恩回籍養病疏〔四〕 九○三



    裁革文移 九○八
    平茶寮碑 九○九
    平浰頭碑 九一○
    平田州立碑 九一○
    田州石刻 九一一
    原集分奏疏、公移、別錄、續集四種,今就其一事
    之終始,依次分敘,各立標題,似便於省覽。
    文章編卷一 九一二
    書   計十七篇
    答毛憲副書  戊辰〔一〕 九一二
    與安宣慰書  其一  戊辰 九一四
    與安宣慰書  其二  戊辰 九一五
    與安宣慰書  其三  戊辰 九一六

    答儲柴墟書  壬申 九一九
    答何子元書  壬申 九二四
    與顧惟賢書  其三 九二七
    與許台仲書 九二八
    與唐虞佐侍御書  辛巳 九二九
    與胡伯忠書  癸酉 九三一
    寄楊邃庵閣老書  癸未 九三二
    答方叔賢書  其二  丁亥 九三五
    與黃宗賢書  其三  丁亥 九三六
    與黃宗賢書  其四  戊子 九三八
    答佟太守求雨書  癸亥 九四○
    答友人書  丙戌 九四三
    與霍兀厓宮端  丁亥 九四五
    序  計二十一篇
    羅履素詩集序  壬戍 九四六
    兩浙觀風詩序  壬戍 九四八
    山東鄉試錄序  甲子 九五一
    別三子序  丁卯 九五四
    炁候圖序  戊辰 九五六
    重刊文章軌範序  戊辰 九五九
    贈林以吉歸省序  辛未 九六一
    送宗伯喬白巖序  辛未 九六二
    別張常甫序  辛未 九六四
    別湛甘泉序  壬申 九六五
    壽湯雲谷序  甲戊 九六八
    文山別集序  甲戌 九七一
    贈周瑩歸省序  乙亥 九七三
    贈林典卿歸省序  乙亥 九七五
    送別省吾林都憲序  戊子 九七六
    贈陸清伯歸省序  乙亥 九七九
    送南元善入覲序  乙酉 九八○
    別梁日孚序  戊寅 九八三
    豫軒都先生八十壽〔一〕封序 九八六
    送黃敬夫先生僉憲廣西序 九八八
    高平縣誌序 九九一
    卷二 九九五
    記  計十六篇
    重修文山祠記  戊寅 九九五
    從吾道人記  乙酉 九九八
    親民堂記  乙酉 一○○二
    稽山書院尊經閣記  乙酉 一○○五
    重修山陰縣學記  乙酉 一○○八
    平山書院記  癸亥 一○一三
    何陋軒記  戊辰 一○一五

    君子亭記  戊辰 一○一八
    遠俗亭記  戊辰 一○一九
    象祠記  戊辰 一○二○
    臥馬塚記  戊辰 一○二三
    賓陽堂記  戊辰 一○二四
    重修月潭寺建公館記  戊辰 一○二六
    玩易窩記  戊辰 一○二八
    東林書院記  癸酉 一○三○
    濬河記  乙酉 一○三二
    說    計八篇
    白說字貞夫說  乙亥 一○三三
    梁仲用默齋說  辛未 一○三五
    約齋說  甲戌 一○三七
    見齋說  乙亥 一○三八
    矯亭說  乙亥 一○四○
    修道說  戊寅 一○四一
    博約說  乙酉 一○四二
    南岡說  丙戌 一○四四
    卷三 一○四七
    書卷    計十八篇
    書石川卷  甲戌 一○四七
    書顧維賢卷  辛巳 一○四九
    書徐汝佩卷  癸未 一○五一
    書朱守諧卷  甲申 一○五四
    書諸陽伯卷  甲申 一○五六
    書張思欽卷  乙酉 一○五八
    書朱子禮卷  甲申 一○五九
    書黃夢星卷  丁亥 一○六○
    書宋孝子朱壽昌孫教讀源卷 一○六二
    書趙孟立卷 一○六三
    書佛郎機遺事  庚辰 一○六四
    書東齋風雨卷後  癸酉 一○六六
    龍場生問答  戊辰 一○六七
    書韓昌黎與大顛坐敘 一○七○
    題夢槎奇遊詩卷  乙酉 一○七一
    題壽外母蟠桃圖  庚辰 一○七三
    題湯大行殿試策問下  壬戌 一○七四
    竹江劉氏族譜跋  甲戌 一○七六
    墓誌  墓表  墓碑  傳  共五篇
    徐昌國墓誌  辛未 一○七七
    明封刑部主事浩齋陸君墓碑誌  丙子 一○八一
    節庵方公墓表  乙酉 一○八三
    湛賢母陳太孺人墓碑  甲戌 一○八五
    太傅王文恪公傳  丁亥 一○八七
    論  箴  銘  文  祭文  共八篇
    論元年春王正月  戊辰 一○九三
    三箴 一○九七
    銘一首 一○九九
    為善最樂文  丁亥 一○九九
    瘞旅文  戊辰 一一○一
    祭浰頭山神文  戊寅 一一○四
    祭徐曰仁文  戊寅 一一○六
    又祭徐曰仁文  甲申 一一○八
    卷四 一一○九
    賦  計三篇
    太白樓賦  丙辰 一一○九
    黃樓夜濤賦 一一一一
    朱君朝章將復黃樓,為予言其故。夜泊彭城之下,子瞻呼予曰:「吾將與子聽黃樓之夜濤乎?」覺則夢也,感子瞻之事,作黃樓夜濤賦。
    來雨山雪圖賦 一一一四

    寄興詩  計四十六首 一一一六
    遊金山寺 一一一六
    蔽月山 一一一六
    題四老圍棋圖 一一一六
    化城寺  其三 一一一七
    登泰山  五首 一一一七
    泰山高次王內翰司獻韻 一一二○
    萍鄉道中謁濂溪祠 一一二二
    遊瑞峯  其一 一一二二
    夜宿功德寺次宗賢韻  其一 一一二三
    送守中至龍盤山中 一一二四
    登閱江樓 一一二四
    通天巖 一一二四
    又次陳惟濬韻 一一二五
    寄江西諸士夫 一一二五
    歸興 一一二六
    泊金山寺  二首 一一二六
    舟夜 一一二七
    過鞋山戲題 一一二七
    楊邃庵待隱園次韻  其三  其五 一一二七
    登小孤書壁 一一二八
    立春  其二 一一二九
    又次壁間杜牧韻 一一三○
    舟過銅陵埜雲縣東小山有鐵船因往觀之
    果見其仿彿因題石上 一一三○
    觀九華龍潭 一一三一
    廬山東林寺次韻 一一三一
    又次邵二泉韻 一一三一
    江上望九華不見 一一三二
    芙蓉閣 一一三三
    登雲峯望始盡九華之勝因復作歌 一一三三
    紀夢  並序 一一三四
    雪望  其一 一一三六
    火秀宮次一峯韻  其三 一一三六
    歸興  其二 一一三七
    夜宿浮峯次謙之韻 一一三八
    觀從吾登爐峯絕頂戲贈 一一三八
    復過釣臺 一一三九
    西安雨中諸生出候因寄德洪汝中并示書院諸生 一一四○
    夢中絕句 一一四○
    題歲寒亭贈汪和尚 一一四一
    賈胡行 一一四一
    憂患詩  五十三首 一一四二
    不寐 一一四二
    有室七章 一一四三
    讀易 一一四三
    歲暮 一一四四
    見月 一一四四
    天涯 一一四五
    屋罅月 一一四五
    別友獄中 一一四五
    荅汪抑之  其二 一一四六
    陽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贈崔子鍾和之以詩
    於是陽明子作八詠以荅之  其一  其二  其八 一一四七
    一日懷抑之也抑之之贈既嘗荅以三詩意若有歉焉
    是以賦也  三首 一一四八
    因雨和杜韻 一一四九
    赴謫次北新關喜見諸弟 一一五○
    泛海 一一五○
    廣信元夕蔣太守舟中夜話 一一五○
    夜泊石亭寺用韻呈陳婁諸公因寄儲柴墟都憲及喬白
    巖太常諸友  二首 一一五一
    雜詩  其一  其二 一一五二
    夜宿宣風館 一一五三
    宿萍鄉武雲觀 一一五三
    涉湘于邁嶽麓是遵仰止先哲因懷友生麗澤興
    感伐木寄言 其二 一一五三
    去婦嘆  五首 一一五五
    羅舊驛 一一五七
    興隆衛書壁 一一五七
    南溟 一一五八
    艾草次胡少參韻 一一五八
    鳳雛次韻答胡少參 一一五八
    鸚鵡和胡韻 一一五九
    秋夜 一一五九
    採薪  其二 一一六○
    龍岡漫興  其四 一一六○
    陸廣曉發 一一六一
    元夕  二首 一一六一
    南庵次韻  二首 一一六二
    贈劉侍御 一一六二
    啾啾吟 一一六三
    戰伐詩  計十四首 一一六四
    丁丑二月征漳寇進兵長汀道中有感 一一六四
    囘軍上杭 一一六四
    聞曰仁買田霅上攜同志待予歸  其一 一一六五
    喜雨  其一  其二 一一六五
    軍囘〔一〕九連山道中短述 一一六六
    軍囘〔二〕龍南小憇玉石巖雙洞絕奇徘徊不忍去
    因寓以陽明別洞之號 兼留此作  其二 一一六七
    月下吟  其二 一一六七
    鄱陽戰捷 一一六八
    書草萍驛  其二 一一六九
    九月獻俘北駐草萍時已暮忽傳王師已及徐淮遂乘夜速發次
    壁間韻紀之
    南甯  其二 一一六九
    即事漫述  其二  其四 一一七○
    謁伏波廟 一一七一
    道學詩  計四十四首 一一七一
    書庭蕉 一一七一
    別方叔賢  其一  其四 一一七二
    夜宿香山林宗師房次韻  其二 一一七三

    別易仲 一一七三
    琅琊山中  其一 一一七四
    別希顏  其二 一一七四
    送德觀歸省  其二 一一七五
    山中示諸生  其一  其三  其四  其五 一一七五
    龍潭夜坐 一一七七
    送蔡希顏  其一  其二 一一七七
    滁陽別諸友 一一七八
    棲雲樓坐雪  二首 一一七九
    山中懶睡  其四  其五 一一八○
    次欒子仁韻送別  其三  其四 一一八一
    遠公講經臺 一一八二
    白鹿洞獨對亭 一一八二
    登蓬花峯 一一八二
    雙峯遺柯生喬 一一八三
    將遊九華移舟宿寺山  其二 一一八三
    夜宿天池月下聞雷次早知山下大雨  其三 一一八三
    荅朱汝德用韻 一一八四
    文殊臺夜觀佛燈 一一八四
    無題 一一八五
    睡起偶成  二首〔一〕 一一八五
    夜坐 一一八六
    天泉樓夜坐和蘿石韻 一一八六
    詠良知示诸生四首〔二〕 一一八七
    示諸生  其二  其三 一一八八
    荅人問道 一一八八
    寄石潭二絕 一一八九
    長生 一一八九
    施評:先生之詩俱直抒性靈,不事藻繢,超然晉魏之風。然先生德業之所重不在此也,敢刪之以存其槪。
    附:本書規範字、繁體字、異體字對照表 一一九一
    ...查看更多
  2. 刘宗碧,女,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与阳明心学,发表论文有《贵州的王门后学》(《中国哲学史》),《试论孙应鳌的哲学地位和影响》(《贵州社会科学》),《孙应鏊的哲学思想》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