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作者:苏欣 杨继清

    本书参照国家最新公布的国家标准, 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及工程分类;土体中的应力计算;土的压缩性与地基变形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土压力和土坡稳定;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地基处理;特殊土地基与山区地基;土力学实验。本书内容简明,实用性强,每章均有思考题、习题,大部分习题附有参考答案,便于学生自学。本书可作为工程造价、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土建类专业勘察、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 重返桥梁垮塌现场——世界著名钢桥失效事故分析

    作者:叶华文

    本书梳理了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钢铁制造技术的成熟,钢铁桥梁结构形式的演变以及钢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并从技术、设计、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着重对14例世界著名钢桥垮塌事故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结合钢桥发展历史,阐述了这些举世瞩目的事故如何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桥梁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在此间做出的巨大贡献。为钢桥和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提供案例参考,也为桥梁专业学生学习钢桥发展历史和结构分析方法提供相关指引。本书既注重专业知识提高,基于钢结构理论从疲劳、局部失稳、风荷载和冲击荷载等方面对垮塌的钢桥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注重人文思维培养,结合了钢桥技术发展的脉络和工业革命以来的时代背景,亦展现了几百年来桥梁工程师们突破创新的研究精神,不乏阅读的趣味性,兼顾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建筑力学

    作者:韩志型, 李丹, 主编

    本书为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力学基础课教材,囊括了3大力学的主要内容,又根据专业情况抓住重点,主次分明,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的计算。本书从理论力学入手,首先讲述了平面力系及其组合,接着分析单个杆件的受力,最后剖析了结构体系的受力。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是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转型发展系列教材,结合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的。本书精选了工程实践以及后续专业课程中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展开讲解,主要内容包括静力学基础、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扭转、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弯曲、组合变形、压杆稳定、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力法、影响线等。这不仅使学生较系统地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还通过一些工...查看更多
  2. 总  序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高校转型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因为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是有所不同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必然要求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我们这套“转型发展系列教材”就是为了适应转型发展的课程改革需要而推出的。
    希望教育集团下属的院校,都是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职责使命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大力推动的转型发展的要求高度契合。在办学过程中,围绕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教师们在不同的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为此,我们将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较成熟的讲义陆续整理出版。一来与兄弟院校共同分享这些教改成果,二来也希望兄弟院校对于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指正。
    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增强转型发展的历史使命感,大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其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的“稳定器”、人才红利的“催化器”!


    汪辉武
    2016年6月








     
    前  言
    《工程力学》是为了适应我国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需求而编写的,希望能够通过本教材为我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本书在出版之前,已经过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为期一年的试用。通过试用我们发现了初稿中的问题和不足,并组织编者对其进行整改完善,才有今天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更为成熟的版本。
    由于力学在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基础性作用,所有土木类专业都非常重视力学的教学工作,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更是如此,为此专门成立了力学基础教研室,负责力学的教学和改革工作。力学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其他土木类课程的高度,只有充分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掌握力学的基本应用,才能够理解纷繁复杂的各类结构的设计、建设的原理和过程,才能够更好地从事土木工程的建设。
    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传统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不同,更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不追求高深的基础理论,强调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解决问题是否必须和够用。因此,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经典力学教材进行了部分的精简,在强调力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应用鲜活的工程实例,展现力学的基本运用,追求学以致用。本书中的力学知识都为最基础的、应用范围最广的知识内容,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每个章节划分为学习目标、情境导入、章节正文、小结等四个部分。学习目标和小结部分相互呼应,情境导入通过工程实例循序渐进地把读者引入到本章需要学习的内容中。通过这四个部分的学习,读者能更加快捷地学会书中内容。
    力学学习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强调形象性的理解,工程力学的学习更是如此。力学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一种正确的力学思维习惯,并且与各类工程结构相衔接,建立工程结构的力学思维模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力学学习的目的。建立力学思维,是本书编写的初衷之一。
    本书由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的教师李雪、刘成担任主编,江旻路、刘国瑞担任副主编。全书共11章,第1~2章由江旻路编写,第3~4、8章由刘国瑞编写,第5~6、10章由李雪编写,第7、9、11章由刘成编写。全书由李雪统稿并负责出版发行。
    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委会借鉴和学习了全国各类优秀力学教材,通过对比分析,传承力学经典,把握力学发展方向,凝念本书特色。没有前辈们的先进成果,就没有中国力学的宏伟成就,在此对各位前辈的付出表示诚挚的敬意和感谢!
    经过了一年的试用期,编者已针对初稿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整改和完善,但鉴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期再版之时改正。具体意见或建议,恳请读者与编者(liucheng0825@126.com)联系,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刘  成
    2018年元月
    ...查看更多
  1. 二、工程力学的主要任务
    建筑结构的构件都有承受多大荷载的问题,工程力学就是研究结构和构件承载能力的科学。结构和构件的承载能力包括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所谓强度是指结构或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结构能安全承受荷载而不破坏,就认为满足强度要求。所谓刚度是指结构或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任何结构或构件在外力作用下都会产生变形,工程结构或构件的变形应限制在允许范围内。所谓稳定性是指构件保持平衡状态稳定性的能力。有些构件在荷载大到一定数值时,会突然出现不能保持其平衡状态稳定性的现象,称之为丧失稳定。这些构件必须通过稳定性的验算才能正常工作。
    为了保证结构和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一般来说,都要选择较好的材料和截面较大的构件,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但一味地选用较好的材料和较大的截面,势必会大材小用、优材劣用,造成浪费,不够经济。可见,安全和经济是矛盾的。
    工程力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查看更多
  1. 目  录
    绪  论 001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004
    第一节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005
    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 006
    第三节  约束与约束反力 009
    第四节  物体及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 014
    二章  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019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 020
    第二节  力矩与平面力偶系 030
    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和平面平行力系 036
    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 049
    第三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054
    第一节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 054
    第二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杆的内力 056
    第三节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059
    第四节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及胡克定律 061
    第五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064
    第六节  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和强度计算 069
    第七节  应力集中的概念 071
    第四章  剪切与扭转 074
    第一节  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 074
    第二节  切应力互等定理与剪切胡克定律 078
    第三节  圆轴扭转时的内力 079
    第四节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081
    第五节  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 083
    第六节  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及刚度计算 084
    第五章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091
    第一节  截面的静矩和形心位置 091
    第二节  惯性矩 094
    第三节  惯性半径和惯性积 098
    第四节  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的概念 099
    第六章  弯曲 100
    第一节  弯曲内力 101
    第二节  梁的内力图 106
    第三节  弯曲应力 114
    第四节  弯曲变形 124
    第五节  提高梁抗弯强度与刚度的措施 132
    第七章  组合变形 137
    第一节  组合变形的概念 137
    第二节  斜弯曲 138
    第三节  拉伸(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143
    第四节  偏心压缩与拉伸截面核心 146
    第八章  压杆稳定 151
    第一节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51
    第二节  压杆的临界应力 154
    第三节  压杆的稳定计算 157
    第九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162
    第一节  静定梁 163
    第二节  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 166
    第三节  三铰拱的内力 173
    第四节  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 180
    第十章  力法 187
    第一节  超静定结构概述 187
    第二节  力法的基本原理 188
    第三节  力法的典型方程 192
    第四节  力法计算举例 196
    第十一章  影响线 200
    第一节  影响线的概念 201
    第二节  用静力法作简支梁的内力影响线 202
    第三节  影响线的应用 205
    附录  常用型钢规格表 211
    参考文献 222
    ...查看更多
  2. 李雪,四川广安人,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教师,西华大学研究生在读。从事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课题研究、工程力学、土力学等的教学研究,主要研究钢结构厂房的结构稳定性控制。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