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服务 改革 发展——西南交通大学后勤集团成立十周年

    作者:濮德璋

    本书为西南交通大学后勤集团成立十周年论文集,全书共收录学校各院系选送的优秀论文,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高校后勤集团十年来的发展历程,通过在后勤工作的员工的工作实践经验阐述,更进一步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一定指导意义。

  • 蜀学(第十六辑)

    作者:西華大學 蜀學研究中心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

    《蜀学》是由西华大学,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反映四川地区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论文集,每年二辑,本书为《蜀学》第十五辑,是2018年度的第二辑,全书为繁体横排出版。其内容是关于蜀学理论、蜀学思想、蜀学史、蜀中学者以及蜀学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涵盖了对四川蜀地历史文化发展的溯源,对蜀中学术及人物的评价及研讨,对不同历史时期蜀中代表学人及其学术特色的探讨以及对蜀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历程的总结等,反应了四川学术发展的大体趋向,具有一定的学术及参考价值,对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5讲

    作者:霍芳霞

    本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配套辅导教材,分15个专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从科学内涵、历史进程、理论创新、实践基础等方面,对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框架和要点进行了讲解,并附有例题。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古方校正·脉诀》由《古方校正》《脉决》两部青城山道医手稿合并而成。《古方校正》分为11个方面。一为处方释义,强调组方之道。二为身中八卦,说明人体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三列古法名方六十四法,剖析名方结构组成、功效治则和适应病症。四为伤寒口诀。五为六治之法(专、分、变、霸、王、终治)。六为外感条例。七为中风世外方。八为内科总司方。九为疮疡验方。十为臁疮总司方。十一为治疗跌打损伤名方。共有340首...查看更多

  2. 东汉末年,南阳张仲景宗族,自建安纪年后,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书成之后,仲景曰:“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仲景之言,绝非夸张溢美,而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因为《伤寒杂病论》问世之后,医治外感疾病有了六经辩证之准绳,而诊疗内伤杂病也有脏腑辩证之指南,治疗效果得以大幅度提高,后世感激仲景,因此尊称为“医圣”。
    大隋开皇年间,幼年孙思邈偶遭风冷之邪,屡造医门,而汤药之资,竟罄尽家产。有感于罹疾之痛苦,求医之艰难,故孙思邈在青衿之岁,即崇尚医典,白首之年,犹手不释卷,明确提出:“人命至重,有愈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强调方药本草,不可不学。但当时存世诸方,部帙浩博,忽遇仓卒,求检至难,比得方迄,疾已不救,可不惨哉!思邈痛夭横之幽厄,惜随学之昏愚,乃博采众经,删裁繁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该书除列述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辨证论治甚详而外,在养生学、食疗和药物学方面,也有精彩论述。正是孙思邈在医药方面贡献卓越,故有唐以降,民间奉为“药王”,各地立祠纪念,千年香火不绝。
    巴山蜀水,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天府之国,民富廪实,英贤辈出。作为天下名山,青城山既是中国道教发祥之胜地,又是中医药文化藏珍之宝库。史书有载,历代高道大德,如张道陵、范长生、杜光庭、陈清觉、李调阳等均以青城山为洞天福地而设坛修炼,自此称青城山为“神仙都会”。民间所传,青城道士深谙医理,妙术通神。唐广济先生邢道士治疗武宗皇帝心热之疾,仅用青丹二粒饮以梨汁即愈;宋皇甫坦治疗显仁太后目疾,一药而瘳。而成都知府辛谏议患风疾,诸医不效。青城山丈人观道长康道丰进以煅制云母粉,立瘥。宋明以后,青城山道士除清修道家功课以外,还诵读内难诸经和医圣、药王之书,又利用青城山地区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当地群众医治各种疾病,收效良好。道士们将充分利用当地药物资源,结合中医药理论,为广大群众医治疾病的方式方法加以发挥,而把其中用药独特、疗效突出、副作用小的医术和药方,称之为“青城药功”。青城药功发展到清末民初张永平、刘圆常、王含阳、慕至强时达到了顶峰。
    丙申年春,克庆师生到都江堰市玉堂镇拜访王含阳之徒贾喆成先生,从贾先生所保存的药功资料来看,这部分资料虽然只是王含阳道长藏书与著述的一部分,但已经涉及内科、妇科、儿科、外科、骨伤科,另有药物、方剂、脉诀和针灸等多种专著。王含阳道长生前曾在青城后山水磨乡猫坪开设诊所,热心为广大群众服务,诊治百姓所患各种病痛。他曾填词一首,表明自己的心迹:
    医乃道艺之术,须当立德行仁。临时辨证要留心,金资有无莫论。症若无从着手,当推另请高明。握拳夺利误人生,遗臭污名耻甚。
    意思是说:医治疾病只是践行道教善举行仁积德的一门技艺,行医治病的医生应当把树立仁德放在首位,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待什么病人、什么病症,都要一视同仁,用心治疗。至于病人贫富、付得起付不起诊费,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治病救人,再论其他。对于一些危重病人,如果医生一时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就莫让病家耽误时间,无端在诊所停留,而要劝告病人及其家属及时转移到有条件的地方诊治。做医生,就要心系病人安危,不要图谋病家钱财。如果不顾病人死活,只想伸手捞取病家钱财,那就会遗臭万年,十分可耻。
    在数十年的医疗实践中,王含阳道长以上面所填《西江月》词为座右铭,很好地兑现了“立德行仁”的诺言。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服务热情,态度和蔼,对病人如亲人,对群众如兄弟,因此在猫坪水磨乡一带,树立了崇高的威信,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呼他为“王道仙”。“王道仙”之所以不同凡响,被群众尊奉为“王道仙”,是因为他除了凭借崇高的品德和卓越的医术,数十年临症不辍,除恶祛邪,解民倒悬,还在保存和整理大量前代医药图书的基础上,亲笔抄录《草木生春》,编著《诊脉玄机》《鉴戒药性》《鉴戒医案百宗》《妇孺全科》《丸散膏丹》等医学著作,用以教徒,并让青城药功传之后世,弘扬光大。所以王含阳和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一样,其英名与功绩并传不朽。
    贾喆成先生是真诚和忠实的,他用他的真诚和忠实妥善、完好地保存与珍藏了他的师父和师祖的遗书。同样,克庆、品清与一菲、闫华、文坪、韦平、陈来、新科师生也是真诚和忠实的,我们会以真诚和忠实的行动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对“青城山道医文献选辑(第一辑)”原稿的辨识、电脑录入、校对、注释和校勘任务,尽快将这部分稿件交付出版,以遂王含阳大师在天之愿,以圆贾喆成先生殷殷之梦,是为之序。


    谢克庆
    丁酉年芒种日
    ...查看更多
  1. 洞明曰:主方有道,得法为正,大凡治病,若有帅魁,若然首将不雄,则其灾患难除。譬如,头痛症则以川芎为君,清其上焦,细辛佑〔佐〕之,散其风寒。如眼黑晕症,则以明天麻为主,双钩藤佐之。如口鼻衄血,以西〔犀〕角为主,生地佐之。如齿痛症,以玄参为主,黄芩、石膏佐之。如咽喉痛,以山豆根为君,射干、桔更〔梗〕佐之。如胸腹刺痛,以吴于〔萸〕为君,玄胡佐之。若是胸胁引痛,则以只〔枳〕壳为主,青皮佐之。如胸腹冷痛者,以老叩〔蔻〕为君,胡椒佐之。如膀胱疝气,则以小茴〈香〉为主,巴戟、橘核佐之。如肠结和下血,皆以大黄为帅,芒硝为将佐。若然手肘痛,以姜黄为主,桂枝、秦艽佐之。如腿膝痿痹,则以防杞〔己〕为君,苡仁、木瓜佐之(盖四肢虽连,上下治法不同)。如膝足痛,以丑牛为主,牛膝佐之(古人以腰膝同治,山人则曰不然)。如腰痛,以杜仲为主,巴戟佐之。膝痛以兔〔菟〕丝子为主,淫羊藿佐之。此为肢节之主治。假如五脏之受病,则按五脏虚实法以处之。斯乃帅军荡寇之法,贼邪焉能为害。大患既除,小疵自然瓦解散矣。
    【批】山人曰:凡为主帅之药,须要重用,方能制化邪气。轻则五六钱以上,重则一二两不为多。谚云:量小非君子,心粗是匹夫。 
    ...查看更多
  1. 目  录
    古方校正
    《古方校正》整理说明 003
    古方校正 012
    主方释义 014
    身中八卦 016
    古法名方(汤诗六十四法) 021
    阴阳虚实寒热表里歌 050
    专治之法(乃救主而不虑客也) 053
    分治之法(乃分经主治耳) 055
    变治法 058
    霸治法(强人之治,即伯道也) 061<br/>王治法(圣人之道也,帝治之义) 064
    终治法(尚后调理之道也) 066
    外感条例 069
    中风海上方(即中时风也,附寒热湿疸等症)
    077
    内伤总司(五劳七伤) 089
    增集内伤总司 095
    疮科验方 098
    徐茂昌国术秘方 151
    脉  诀
    《脉诀》整理说明 163
    寸关尺部脉候主证 167
    五脏脉候主证 169
    七表八里九道脉歌 172
    诊四时虚实与伤寒脉 174
    阳毒阴毒脉歌 176
    诸杂病生死脉候歌 177
    前朝一十三代名医 180
    值年用药歌 181
    五脏六腑脉诀 182
    诊六脉歌 184
    四季脉诀歌 186
    又看六部浮沉脉诀 187
    又看六脉小脉诀 188
    又看伤风伤水脉诀 189
    又看女人生死脉诀 191
    又看六甲脉诀 192
    诊小儿脉诀 193
    侧脉法诀切 194
    暴病脉诀 195
    四季生死脉诀 196
    四季八节脉诀 197
    附:诸药性之所宜论 199
    ...查看更多
  2. 王含阳,青城山道医,在青城后山黄龙观行医五十余年,整理道医著作数十部。谢克庆,成都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医文献史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