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变形监测

    作者:李保平 潘国兵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测绘新理论、新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力求做到逻辑严谨、内容新颖、技术先进、理论联系实际,贴近测绘科学的发展前沿,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执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书共13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变形监测方法、变形监测方案设计、变形监测资料整理、变形监测网数据处理的方法、变形分析及预报、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基坑工程变形监测、边坡工程变形监测、桥梁工程变形监测、软土地基(路基)工程变形监测、大坝变形监测、地下工程施工监测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测绘工程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变形监测理论及应用时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测绘和变形监测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技术(第3版)

    作者:李玉宝, 曹智翔, 余代俊, 刘星, 周波

    本书是大学本科测绘工程专业教材。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内容包括数字化测图概述、计算机绘图基础、数字化测图外业工作、CASS8.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概述、CASS8.0数字地形图编辑及工程应用、土地调查与CASS数字化地籍图编辑等内容。本次再版对全书内容作了系统、全面的修订,纠正了不少错误及概念不清、阐述不准确的内容,另外在内容上作了部分增添,使得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更加贴近工程实践。并且全书的措词上,作了细致的斟酌、修改,力图做到概念清晰,阐述精准。对于提供学生的测量工程理论和实践水平十分价值。

  • 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

    作者:张胜利

    本书以环境问题为导向,简洁而系统地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与关键技术,并引入典型案例和最新环境标准。全书共分七章,包括:绪论、生态与环境、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土壤污染与防治、噪声及其他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环境专业学习环境科学基础或环境工程基础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环境类专业的入门教材,还可作为从事环境保护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环境监测实验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与环境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性基础实践课。本书是编者在多年的环境监测实验实践教学与改革经验基础上编写的,实验内容详实、可行,内容涵盖面宽。根据环境监测介质对象不同,环境监测实验主要内容体系包括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物理性污染性监测等。而本教材内容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知识、各类介质对象(水、大气、土...查看更多
  2. 前  言
    环境监测实验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与环境等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是环境工程门类中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实践与技术方法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并能在环境工程中应用;具备制订监测方案的能力,包括污染源调查、布点和采样、监测方法选择及方案实施;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环境监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监测实验技能,掌握水处理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和固体废弃物处置等领域涉及的监测和评价;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规范操作精密实验仪器的技能。
    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它应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手段,通过对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检测,准确、及时、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污染治理、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环境监测介质对象不同,环境监测实验主要内容体系包括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和物理性污染监测等。本教材内容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基础知识、各类介质对象(水、大气、土壤及生物、噪声等)监测方法、环境监测实验复习题。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实验教学和学习参考书,并可供从事环境相关学科的研究生、科研工作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以及环境监测站等相关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环境监测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用书。
    本教材特点: 
    (1)本教材依托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新建本科校企“双螺旋递进式”培养工程人才机制研究(15JDGC021)研究项目,是编者在多年的环境监测实验实践教学与改革经验基础上编写的,实验内容详尽、可操作性强,内容涵盖面宽,实验项目齐全。每一个实验项目都详细介绍了多种测定方法,不同学校可根据各自的实验室条件选择测定方法。
    (2)为了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本书最后增加了综合设计实验。既考虑实验内容的广泛性,实验能力训练的多样性,循序渐进,又考虑了综合设计、应用创新能力的训练,达到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并行。
    (3)本教材除了每个实验项目给出实验思考题,最后还增加了综合复习题,并附上每个实验思考题的答案,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各个实验,为学生平时考试和考研复习提供了便利。
    本书由多年从事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张存兰、商书波主编,德州学院张秀玲教授、辛炳炜教授、李洪亮教授以及兰州大学陈强教授等主审,王芳、王爱丽等参加了部分编写工作,书中插图由王芳绘制。此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德州市环境类相关企业的支持,并有多年从事环境监测工作的德州市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刘洪燕及德州上实环境(德州)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强参与了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化学化工学院其他老师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8年2月
    ...查看更多
  1. 第一节  环境监测实验的目标、任务与要求
    环境监测实验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质、大气、土壤、城镇垃圾等污染监测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等。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习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使学生具备初步独立进行环境分析的能力。也为后继相关课程学习与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一是使学生能掌握环境监测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而能根据所学的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二是锻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同时了解近代大型仪器的性能及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了解计算机控制实验条件、采集实验数据和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及撰写科学报告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三是巩固和加深对环境监测方法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环境监测知识灵活应用的创新能力。
    环境监测实验的具体要求。
    (1)实验前认真预习并书写预习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原理、步骤、列表并查好有关数据,了解实验注意事项。
    (2)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如实的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3)善于思考,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和有关问题。
    (4)室内干净,台面整齐、卫生。
    (5)注意安全。水、电、化学试剂、废酸及废碱液的处理等。
    (6)及时送交实验报告。
    第二节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内意外事故处理。
    (1)割伤:若被玻璃割伤,应先检查伤口内有无玻璃碎片,挑出碎片后,轻伤可以涂上红汞、紫药水或碘酒,然后包扎好。伤口较重时,进行简单处理后,尽快去医务室或医院。
    (2)烫伤:烫伤后切勿用冷水冲洗。如伤处皮肤未破,可用饱和NaHCO3溶液或稀氨水冲洗,再涂上烫伤膏或凡士林。如伤处皮肤已破,可涂些紫药水或10% KMnO4溶液。
    (3)强酸(或强碱)腐蚀:若眼上或皮肤上溅着强酸(或强碱),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NaHCO3溶液(或硼酸溶液)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4)被溴、磷灼伤:被溴灼伤后先用水冲洗,然后用苯或甘油洗,再用水洗。受白磷灼伤,用5%硫酸铜溶液冲洗,然后用经硫酸铜溶液润湿的纱布覆盖包扎。
    (5)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进行解毒。吸入硫化氢或一氧化碳气体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注意:吸入氯、溴气中毒时,不可进行人工呼吸,一氧化碳中毒不可施用兴奋剂。
    (6)毒物进入口内:把5~10mL稀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中,内服后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呕吐,以排出毒物,然后立即送医院。
    (7)触电:迅速切断电源,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8)起火:起火后,应立即针对起火原因选用合适的灭火方法。若因酒精、苯或乙醚等引起着火,火较小时,可用湿布、石棉布或砂子覆盖灭火。火势大时可用泡沫灭火器。若遇电器设备起火,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灭火器。在灭火的同时,要迅速移走易燃、易爆物品,以防火势蔓延。实验人员衣服着火时,切勿惊慌乱跑,应赶快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
    ...查看更多
  2.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师生的实验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环境类学科相关的研究生、科研工作人员、工程设计人员以及环境监测站等企事业专业技术人员参考,还可作为环境监测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用书。
  1. 目  录
    第一章  基础知识 1
    第一节  环境监测实验的目标、任务与要求 1
    第二节  实验室安全 1
    第三节  环境监测实验室规则 2
    第四节  实验报告的内容与要求 2
    第五节  玻璃器皿的洗涤与干燥 3<br/>第二章  水污染监测 4
    实验一  水中悬浮固体的测定 4
    实验二  水质 色度的测定 6
    实验三  水质 浊度的测定 9
    实验四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15
    实验五  水中铬的测定 19
    实验六  水中氨氮的测定 23
    实验七  水中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30
    实验八  水中硝酸盐氮的测定 33
    实验九  水中总磷的测定 36
    实验十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39
    实验十一  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43
    实验十二  水中挥发酚的测定 48
    实验十三  水中苯系化合物的测定 53
    实验十四  水中油的测定 55
    实验十五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60
    第三章  大气污染监测 63
    实验十六  二氧化硫的测定 63
    实验十七  氮氧化物的测定 68
    实验十八  甲醛的测定 73
    实验十九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77
    实验二十  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的测定 80
    第四章  土壤及生物污染监测 83
    实验二十一  土壤中氟的测定 83
    实验二十二  土壤中铜、锌、镉的测定 86
    实验二十三  水中总大肠杆菌的测定 90
    实验二十四  废水细菌总数的测定 96
    第五章  物理性污染监测 100
    实验二十五  环境噪声监测 100
    第六章  综合设计实验 103
    实验二十六  校园人工湖水质监测 103
    实验二十七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 105
    附  录 108
    附录1  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108
    附录2  环境监测实验综合复习题 118
    附录3  环境监测实验综合复习题参考答案 130
    附录4  原子量表 130
    附录5  化学试剂等级对照表 130
    附录6  常用酸碱试剂的浓度 130
    附录7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130
    附表8  中国现行的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限值 130
    附录9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选配分析方法 130
    参考文献 130
    ...查看更多
  2. 张存兰,德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分析;主要教学研究成果:主编《分析化学实验》教材(化工出版社),参编《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等教材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