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辽金民族关系思想研究

    作者:孙政

    本书主要论述我国辽宋夏金时期辽国和金国民族政权的民族关系思想。具体内容为:介绍辽太祖、辽穆宗、辽景宗、辽兴宗、辽道宗、天祚帝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介绍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金章宗、卫绍王、金哀宗时期的民族关系思想,最后对辽金政权的民族关系思想进行比较和评价。本书对两个政权的民族关系形成背景及条件、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具体内容及实践经过、思想来源与演变进程、理论成效及历史价值等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阐释,提出了此时期随着政权的建立、稳固,辽金统治者日益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并拥有“为群方之父母”“天下一家”等思想。得出了辽国和金国时期民族关系思想是我国传统民族关系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其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的结论。本书有助于认识我国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有助于认识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性质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 甘肃简牍(第一辑)

    作者:甘肃简牍博物馆

    本书是介绍出土简帛文献的考古发掘情况、简帛等出土文献的最新整理成果和最新研究成果的著作。全书分两个板块,一是简牍专题研究,以日常风俗、军事防御、丝路外交、养老制度、医药、书法为对象,从语言文字和简文内涵进行了形态与文化的双重解读;二是凉州文化专题研究,其内容涉及墓葬、书院、游学、科举、“凉州三明”、《养素堂诗集》、萨迦文化、“马踏飞燕”铜奔马等,运用双重证据法阐述了凉州文化多样性与独特性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本书可供简牍学研究、文史研究、考古学研究、凉州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研究,对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较大意义。

  • 《运铜纪程》校注

    作者:[清]黎 恂 著 杨黔云 总主编 王 瑰 校 注

    《运铜纪程》校注对清代遵义著名藏书家、学者黎恂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二年(1840-1842)年间,作为云南京铜主运官,押运道光二十年京铜至京交于户工二部铸钱局,及交差后回滇复命过程中的日记,进行学术研究型校注,凡沿途历经之铜运事宜、民情风物、历史事件、交往人物,皆为详注,为研究清代后期运铜官员,及基层官吏的社会心理提供一个完整的社会背景和具体事件资料的参照维度。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弹指十年间,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现已焕发新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其内涵非常深刻,其时代特征亦非常鲜明。本书试图从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本质、定位、根源及其资政育人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为以“感恩奋进”为主题的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贡献绵薄之力。同时,弘扬伟大的抗震救...查看更多

  2. 值此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之际,重温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历程和探讨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意义重大而特别。一则是对因灾遇难或失踪的同胞和抗震救灾英雄们表示哀悼和缅怀;二则是为了激励幸存者好好生活、为灾区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在这一节点上,包括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应该深入思考抗震救灾精神的精神实质、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等深层次问题,将抗震救灾精神研究推进到更高境界。
    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才俊们在何云庵教授的带领下,成立了抗震救灾精神研究团队,这是一个很有历史担当、充满现实使命感的创举。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与地震和抗震有着特殊渊源的大学,它是国内唯一先后经历过唐山大地震和汶川特大地震的国内重点大学。因此,西南交大人对地震和抗震救灾有着“五味杂陈”的特殊情感。近年来,团队多次赴汶川特大地震灾区进行调查研究和口述访谈,《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专辑》和《抗震救灾精神研究——纪念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既是团队潜心治学、深入研究抗震救灾精神的最新成果,也是对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的最好纪念。这两本书都强调史论结合,只不过前者更加重史,后者更加重论,二者构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姊妹篇。在书稿付梓之前,他们让我写个序,我欣然应允。这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对他们的行为表示赞赏和鼓励;二是借机阐述一下我的一点研究想法。
    近年来,我也在思考如何深化抗震救灾精神研究的问题。限于篇
    幅,在此我只谈一下抗震救灾精神的定位问题。我认为,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飞跃的历史,也是不断造就各种崇高革命精神的历史。把握这一定位,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从精神主体上要把握好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真正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拼搏,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因此,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既体现在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个党员身上,也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身上。同样的,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抗震救灾精神,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万众一心也不会有抗震救灾精神。
    其次,从时间范畴上把握好革命与建设、改革的关系。长期以来,提及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人们更多想到的是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受革命精神中“革命”二字的局限,无法断定建设和改革时期形成的精神是否算是“革命精神”。实际上,无论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还是从中国革命实践来看,都可以明确“革命”是对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等不同阶段的历史实践的总体概括,而不能将其仅仅局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意义上讲,抗震救灾也是一种革命,抗震救灾精神主要属于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
    最后,从宏观上把握好革命精神整体与具体精神形态个体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各个具体的革命精神形态(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之间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一个整体,它由若干具体的革命精神形态组成。每个革命精神形态又自成体系,有自身产生的历史条件、时空背景,有明确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尊重各个具体的革命精神形态之间的差异,发挥不同革命精神形态在不同时期面向不同群体的激励作用,又要加强整体研究,使多姿多彩的精神形态共同构成中国革命精神的壮丽画卷,丰富中国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
    从目前我所掌握的材料看,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各个具体革命精神形态特征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从整体上概括包括抗震救灾精神在内的各个具体革命精神的共同特征还有待加强。我认为,各种革命精神作为一个历时长久、不断完善的精神谱系,其区别于其他思想观点和宣传口号的共同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精神内涵具有高度概括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任何一种精神形态若独立存在,首先要有明确的、区别于其他精神形态的内涵,而从教育宣传角度考虑,这一内涵还必须具有高度概括性。事实上,每一种精神形态都来源于长期的、复杂的革命实践,都具有丰富的、复杂的思想和精神要素,但这些要素不能全部成为其内涵,必须从中挑选最核心、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加以提炼,用简洁的话语进行表述,才能构成其固定内涵。
    二是精神主体具有明确标识性。我常讲,有人有事才有精神,见人见事才见精神。如果一种精神只停留在话语或词句表述层面,没有实践中的人或事做支撑,就不能形成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形态。例如,“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谦虚谨慎、努力学习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包含了爱国主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但这些表述都必须统一于“雷锋”这一人物及其事迹,才会形成雷锋精神。
    三是精神形态具有持久稳定性。精神来源于实践,但必须高于实践。精神形态一旦形成,应当是持久稳定的,其基本内涵不能随意变动。也就是说,精神形态在形成自身概念、内涵时,既要立足于时空范围内的实践,又要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一定的提升高度,能够涵盖核心理念和经受时间考验。如果其中的精神要素只是一时的口号,而这种口号只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下适用,那就不能独立作为一种精神形态。
    四是精神效果具有向上引领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凝练升华而成的,保留的是最能体现精神主体正面形象和优秀品质的方面,因此革命精神必然具有正面向上的特征。从效果和目的来看,学习和研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根本目的是,激励和引导全国人民奋发图强,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这彰显的正是革命精神所具有的向上向善的正面引领性。
    这四个特点也可以作为衡量一种精神形态能否纳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范畴的重要标准。以上述四个特点为标准来审视抗震救灾精神,我们会得出肯定的结论:抗震救灾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
    最后,期待西南交通大学抗震救灾精神研究团队在这两本书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不断推出抗震救灾精神口述史系列著述,进一步深化对抗震救灾精神这一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以上我的一些想法算是抛砖引玉,供有志于抗震救灾精神研究的同仁们参考和批评!


    王炳林
    2017年12月    
    ...查看更多
  1. 目录
    1  绪  论 - 1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 -
    1.2  研究意义 - 3 -
    1.3  研究综述 - 5 -
    1.4  口述史方法的契合性与可深入性 - 15 -
    1.5  主要问题和研究内容 - 20 -
    1.6  研究视角、思路与方法 - 22 -
    2  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发展与主要内涵 - 25 -
    2.1  抗震救灾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 25 -
    2.2  抗震救灾精神的基本内涵 - 41 -
    3  抗震救灾精神的本质与定位 - 60 -
    3.1  抗震救灾精神的本质 - 60 -
    3.2  抗震救灾精神的历史定位 - 67 -
    4  抗震救灾精神的根源 - 79 -
    4.1  道路自信视域中的抗震救灾精神溯源 - 79 -
    4.2  理论自信视域中的抗震救灾精神溯源 - 87 -
    4.3  制度自信视域中的抗震救灾精神溯源 - 97 -
    4.4  文化自信视域中的抗震救灾精神溯源 - 111 -
    5  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 - 121 -
    5.1  抗震救灾精神与党的建设 - 121 -
    5.2  抗震救灾精神与治国理政 - 130 -
    5.3  抗震救灾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140 -
    5.4  抗震救灾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155 -
    5.5  抗震救灾精神与可持续发展 - 163 -
    5.6  抗震救灾精神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76 -
    6  结  语 - 184 -
    6.1  若干历史经验 - 185 -
    6.2  几点启示 - 187 -
    参考文献 - 189 -
    后  记 - 199 -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