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决胜全面小康 助力文旅发展——乐山市党校系统2020年度调研报告文集

    作者:毛丹 赵平

    本书是乐山市党校系统2020年度调研报告文集,共收录了各地市县生态治理、美食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社区治理、人才建设、基层医疗卫生等方面的30篇文章,旨在助力乐山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旅游兴市、产业强市重大战略部署,激发人们对自己悠久的历史家园和精神家园的热爱与追寻,也为大众深入了解乐山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本书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一本市镇建设、促进经济和文旅发展的优秀论文集,能为别的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促进社区、市镇的稳定,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对今后围绕地方实际开展调研具有借鉴意义。

  • 高校资助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梁国平, 胥海军, 杨驰, 张丽梅, 主编

    本书是一部探讨高校育人工作的著作。全书共有六章内容,第一章概述资助体系,第二章介绍奖助政策与规章制度,第三章介绍贷款政策与规章制度,第四章介绍补免政策与规章制度,第五章介绍学生医疗保险政策与规章,第六章从实践的角度探讨资助育人问题。本书将国家资助政策解读、学校学生资助体系、资助育人重要实践活动均以问题形式呈现纸上,解读清晰、明了,重难点突出,层次分明,适合辅导员和学生使用。

  •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案例与指导

    作者:主编 张爱平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案例与指导》案例涵盖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五大环境工程领域可研或初步设计所涉及的核心内容,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要求和必要的工作技术路线,图文并茂,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市政工程以及其他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用书,也可供科研、设计及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为学术著作。全书在体例上结合写作的社会性应用需求和长期的教学训练来组织框架。内容方面:一是就写作的客观环境、媒介素养等方面加以认识,并分析“春秋笔法”的运用及保持并提升写作格调;二是就个人化和非个人化的描述和解释来强调不同需求的写作应该注意和强化的有关事项;三是围绕“故事”话题,分析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写作中的常见不足,并举例探讨相关的改进手段,以及在新闻写作中的引入;四是根据学生习作中的典型案...查看更多

  2. 2013年秋冬之际,我申报主持的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获得批准,项目名称为“写作实训中的自主性文本纠偏”。2014年年初,我主持申报的另一项目“亚文化书写在青少年作文中的渗透与冲突”获批立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4SA0061)。本书即为这两个项目的研究成果,由我开设的选修课程 “写作技法研究”的教学中的几个重点发展而来。
    在这以前,我和写作教研室的同事于2001— 2002年间,在当时的教研室主任汪莉同志的主持下,编写过一本名为《写作技法研究》的小册子,主要用于本科函授教学之用。该书的编写围绕以下议题:细节,意境,模糊艺术,留白,意识流与蒙太奇,通感艺术,动与静、快与慢、繁与简等辩证写作技巧。从体例上看,该书偏重于文学类写作技法,加之编撰任务非成于一人之手,写作中的细腻程度、语言风格也并不统一,而且囿于编写时的匆忙,文字上也比较粗疏,部分内容又有拾人牙慧之嫌,只能作为讲义配合课堂教学使用。此后,由于写作教研室的重要成员先后分流,扩招背景下教学任务的超负荷运转,进一步修改的工作竟一直搁置下来。2006年后,新组建的新闻传播学院从文学院独立出来,写作教研室师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新进青年教师的读博需求、各人专业发展方向改变等诸种因素,竟让当年的编撰成果停留至此,不能不引为教研工作的一大憾事!
    2006年后,院内选修课“写作技法研究”由我开设。十年来,讲授内容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调整,日渐将重心转移到本书写作的几个章节上来,完全脱离了当年编撰时所理解的框架和相关内容。出现这种变化,自然有之前数年我在讲授“普通写作学”之外承担本、专科“应用写作”教学任务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因由,还得归之于我个人的教学体验,以及接触过的对写作提出诸多意见的社会需求上来。
    众所周知,写作是一门人人都可以便捷入门的学科,但当今的学科分类,又使得许多人,包括高校里的教师或社会中的普通人士,在面临“写作课要教些什么”这样的问题时会有很大的认识差异。“你教文学的啊?”“你在教怎么写小说(或者诗歌等)?”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不绝于耳。的确,“普通写作学”会探讨文章的构成元素和文体规范,讲授各种主要文体的内外特点,探讨其写作的技巧,并传递在写作行为过程中感知、运思、行文的一些具体方法,通过文论的阐释与范文的欣赏,为学生们的综合水平提升而服务。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其教学要求和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则更多地需要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结合在一起,比如侧重于对作品写法的赏析、不同文体的写作训练、文学创作经验的习得等。然而,与此矛盾的是,来自社会不同层面的对写作水平的测试和评价,却与该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关联并不大。
    虽然教写作课程的老师视学生写作存在差异是一种常态,也并未将师范院校的写作课程的教学目的集中为培养作家,而是确定为培养高水平的读者,我们也了解即使在同一人身上,其写作能力及水平也不平衡,比如擅长写诗的未必会写好评论文,擅长小说的也未必能写好一则规章制度,但社会性评价却对此不予理会。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对学生这样的要求—— “文学院的?要会写小说哦!”“来,写份招聘启事(或者是“通知”“总结”“简报”等)”,甚至学院内的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有“调查报告都写不好”“论文水平这么差”之类的抱怨。很明显,这些批评的大部分触及的其实是写作类课程的另一领域—— “实用文体写作”。虽然归根到底,这是由于社会性评价在事实上替代了对写作课程的教学评价,源于评价范畴和深入程度的错位所致。但类似的社会性评价背后所显示出来的社会需求却是真实的,其评价结果对于写作者的个人前途和发展而言,也非常严厉和残酷。在我看来,要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求学阶段能够比较深入地领会有哪些写作要求和相关技法,也并不是通过再增加一门“实用文体写作”所能解决的,是以我在讲授“写作技法研究”这门选修课时,根据学生写作中屡次出现的薄弱之处和教学心得,将重点的教学内容逐渐调整至如今的框架结构。
    本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为“尊重写作的客观环境”,分为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从实用文体教学的经验,来讲述党政公文处理中的一些行文规则,以及其他一些被规范的写作规则;二是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探讨写作者的媒介素养;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春秋笔法”的运用,这一部分因为上承两千多年的史传叙事传统,并在叙事的传播效应方面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论述中谈及其基本特征和在当今叙事中的运用之法,笔力稍丰;四是强调写作中格调的保持和提升,并论及写作选择方面的积极应对之处。
    第二章为“对世界的认识:描述和解释”。写作的实质就是反映写作主体对于世界的认识结果,这些认识结果是通过写作主体对于世界的描述和解释来得以呈现的。本章结合文学写作与实用文体写作的有关成果,来剖析“个人化的描述和解释”与“非个人化的描述和解释”的不同,并有意识地运用案例,分析如何表达“个人化的认识”,以及如何通过“主流现实主义”和“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来表达那些消除了个人色彩的带有客观性特征的社会性认识。本章还重点针对后者,就用词、剖析写作对象的组成要素、恰当使用判断句方面提出有关写作建议,其间还特别设计了对相关案例进行的详细分析,以期对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第三章为“处理故事的技法”。本章主要针对青年学生在文学写作,尤其是小说写作、纪实写作中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说明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进行写作中的自我纠正。本章分为以下部分:在简要论述故事的概念之后,探讨故事与人类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指出故事的生成来自于人类的欲望、好奇心和道德感,写作中对故事的处理也因此或明或隐地受到影响。随后,笔者以教学中的学生习作为例,详细地分析故事写作失败的原因,以及向成功故事转化的修改途径。接下来,笔者以文学作品为例,重点论述展开故事主体部分的两种重要手法—— 讲述和展示。这一部分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文学叙事写作中,许多写作者不易根据写作目的,有意识地区分和把握写作的深入程度的不足,希望能够为他们谋求修改的途径和方法。本章的最后部分,将探讨的方向引入纪实写作领域—— 新闻写作之中,对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引入故事,以案例形式进行了分析,并提炼出相关的写作经验。
    第四章为“写作训练及点评、纠偏”。本章较为单纯,是就题目自拟的学生散文训练,以及有关观察和感受的训练成果,进行分析点评,以期在他们评改意识已建立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修改产生具体的引导作用。
    笔者开设的选修课中,本来还有“文学隐喻的形成及传递”“写作中时间和空间的流动”两部分,但论述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目前研究的深入程度未达精进,加之它们在类型上更侧重于自由性很强的文学写作,与本书关系略有疏远,需择时日而另出其篇。
    本书的写作,以数年来的讲义为基础,兼之以大量的教学案例和学生习作,故于写作理论上未免显得薄弱,对核心问题的论述,也只重教学中的实践指导,随心所就,未在逻辑结构上追求严密和完整,此乃写作中的最大不足;加之应项目结题之需,书成仓促,诸多瑕疵,难免其间。此惶恐于中而就教于写作界同仁,尚请方家不吝惠心,批评斧正,赐以良教!另在此对本书案例和习作提供者致以诚挚的谢意。
    是为序!


    粟  斌    
    2016年7月  


     
    ...查看更多
  1. 编著的《写作技法的规范应用与纠偏》为学术著作。全书在体例上结合写作的社会性应用需求和长期的教学训练来组织框架。内容方面:一是就写作的客观环境、媒介素养等方面加以认识,并分析“春秋笔法”的运用及保持并提升写作格调;二是就个人化和非个人化的描述和解释来强调不同需求的写作应该注意和强化的有关事项;三是围绕“故事”话题,分析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写作中的常见不足,并举例探讨相关的改进手段,以及在新闻写作中的引入;四是根据学生习作中的典型案例,具体讲解写作评改中的建议及表达途径。...查看更多
  1. 目录
    第一章 尊重写作的客观环境
    一、写作的客观环境
    二、作者的媒介素养
    三、“春秋笔法”的运用
    四、格调的保持和提升
    第二章 对世界的认识:描述和解释
    一、个人化的描述和解释
    二、非个人化的描述和解释
    三、写作建议
    第三章 处理故事的技法
    一、什么是故事?
    二、故事从哪里来?——来自于欲望、好奇心和道德感
    三、怎样去写一个故事?
    四、展开故事主体部分的两种重要手法:讲述和展示
    五、如何在新闻写作中引入故事?
    第四章 写作训练及点评、纠偏
    题目一:散文训练(题目自拟)
    题目二:观察某人
    题目三:感受训练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更多
  2. 粟斌,女,1971年生,四川岳池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写作教研室主任。多年来讲授“普通写作学”“公文写作学”“实用文体写作”“写作技法研究”等课程。在《文艺争鸣》《青海社会科学》《西藏大学学报》《中国文化研究》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已主持完成省教厅科研项目、教研项目各2项,目前主持省教厅科研项目1项。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