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论黑格尔哲学的三个原则

    作者:何云松

    黑格尔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黑格尔哲学对理解和把握西方哲学具有重要意义。黑格尔哲学贯穿着内在统一的三个原则。观念论原则是黑格尔哲学的首要原则,实体即主体原则是黑格尔哲学的关键原则,思维与存在同一原则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原则。本书结合黑格尔著作,较深入地阐述了黑格尔哲学的三个原则,并在三个原则指引下,对黑格尔哲学的三个主要特征做了较详细的范例解读。

  • 田野图志——重庆彭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

    作者:王希辉, 安仕均, 黄金, 龚建涛

    本书主要介绍了重庆彭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情况,通过介绍各文化遗产的历史、人文风情、风俗禁忌,倡导现代人类要在坚持创新和发展中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可读性。

  • 总结十二五 谋划十三五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编

    “总结十二五 谋划十三五 四川区域发展研究”是四川省社科联2015年的重大课题。申报的的19个研究课题都紧紧围绕各地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选题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19个研究报告,既有对当前发展的理性思考,更有对未来发展的战略谋划;既有对当前实践的认识深化,更有对未来发展的理论创新。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曹端因其对明初理学的重要贡献,被后人推尊为“明初理学之冠”,可见其在宋明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本书稿从理学视域下总体天人宇宙图景的重建,理学心性论根基的新诠释,由心性本然、实然向心性应然的过渡,曹氏理学的终极人文关切及其总体宇宙关怀以及明体达用的教化实践等几个方面力图彰显曹端“光风霁月、洒落明莹”的一生,也试图对明初理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以个案的方式作出较为合理的解答。
  2. 前言
    曹端(1376—1434),字正夫,自号“月川子”,学者称为“月川先生”,明初的著名理学家。因其对明初理学的重要贡献,被后人推尊为“明初理学之冠”,可见其在宋明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的思想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仅与其历史性的学术地位不相称,也不利于宋明理学整体研究的深入。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研究曹端及其独具时代特色的理学思想,本书尝试从以下八个大的部分展开本选题的研究。这八个部分是:引言;理学视域下总体天人宇宙图景的重建;理学心性论根基的新诠释;由心性本然、实然向心性应然的过渡;曹氏理学的终极人文关切及其总体宇宙关怀;经世济民视域下的政道与治道;曹端理学思想对明代学术之影响;结语。
    本书的引言部分,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学界研究现况之检讨与本书之立意,研究方法,创新之处,时代背景,生平、学行与著述。
    学界研究现况之检讨与本书之立意。众所周知,只有在详细占有第一手原典材料和广泛了解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能够站在合适的角度,更为深入地对研究对象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对于曹端思想的研究,自也不能例外。故引言的第一部分,对明代以来的曹端研究状况进行了扼要的回顾和衡评,指出学界对其思想的研究始自明代。进入20世纪,特别是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时代学术的发展,学界对于明初理学的研究日益广泛,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已经出版的著作、发表的论文和相关学位论文之中。虽然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之作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评价,但将曹端思想作为选题进行专门研究的作品,并不多见。学者们或将他的思想与其他哲学家相比较,或选取问题的某一方面来分析或阐发其思想。这就易于导致研究的简单化倾向,这种状况是与曹端“明初理学之冠”的学术地位不相称的。
    研究方法。本书采用文献、文本研究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多学科兼综以及哲学解释学的方法,试图展现曹端理学思想之全貌。
    创新之处。本书提出明初理学思想研究的新视角,肯定了曹端思想在整个宋明理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在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深入梳理把握的基础上,试图在研究路径、学科理论方法以及认识观点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将曹端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做出较为全面的论证,以期为学界提供一个较为客观全面的综合研究材料。
    时代背景。大量史料表明,在明初,理学经过宋、元两代的发展,理论体系上已经比较完备,“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明史•儒林传》)当时的学者,大多只是在继承前儒思想的前提下,根据时代背景提出一些细节性的新见。要想较为深入全面地研究明初理学和曹端的思想,对宋、元时期的理学状况有一个完整、通透的把握,就成为问题的重要一环。基于此,引言的第二部分从前期理学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程朱理学之定为一尊,朱陆思想之和会与明初学术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展示了曹端所处的时代学术背景。
    生平、学行与著述。对于思想家而言,其学术既是回应时代的产物,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这与他们个人的成长经历及人生感悟密不可分。此点已为越来越多明了中国哲学生命哲学特质的学者所共许。故引言的第三部分,着眼于其真实的生命,对曹端学术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发展、演变状况及其人生的主要经历等,作了一番重新梳理。
    本书第一章论述了曹端理学视域下总体天人宇宙图景的重建。
    这一章共分为以下三节内容:其一,时代问题意识之自觉;其二,天人万象终极根基的重新正定;其三,总体天人宇宙图景的重建。
    第一节,时代问题意识之自觉。明初理学以程朱为宗,又深受和会朱陆思潮和佛道思想的影响与渗透,在保持理学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以“笃践履,谨绳墨,守先儒之正传”(《明史•儒林传》)而著称的曹端,处于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自然而然地要以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潮为蓝本而建立其学理体系。因此,本章第一节论述了曹端思想的问题意识之所在,主要有对明初程朱理学独尊的学术大势的深刻理解、对和会朱陆学术思潮的反思以及如何在佛道思想流行的现实社会之中,重新确立儒家的价值观三个方面。并指出,曹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问题意识之高度自觉,展开其学理体系建构的。这一建构的第一环节,就具体落实为理学总体天人宇宙图景的重建。
    第二节,天人万象终极根基的重新正定。指出曹端在继承儒家思想,特别是程朱理学观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太极、理”为最高范畴的学理体系,并从太极与理、太极之动静两方面对这一体系进行了理论阐释。太极或理是其思想的终极根基,太极(理)与阴阳二气乃至宇宙万象的关系是形上与形下的相即不离的关系。太极之动静则是太极本有的性质,包括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动静和作为宇宙生成过程的动静两方面的涵义。在此基础上,指出曹端的太极动静学说是对朱熹相关观点的继承与发展,尽管它在事实的合理性方面表现得不够完美,但它在价值的合理性方面却值得我们肯定。它是在明初理学大背景下的富有思辨特色的理学诠释学理论的集中体现,与仅仅着力于名物之训诂的汉唐经学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照。
    第三节,总体天人宇宙图景的重建。我们探讨了曹端理学视域下理一而分殊的总体天人宇宙图景的重建问题。首先,我们对“理一分殊”的渊源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一个命题既可从原始儒家那里找到理论渊源,又可在佛教哲学中找到相关资源。它在宋明理学中,经过几位著名理学家如程颐、杨时、朱熹等的充分阐发之后,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其次,从“万物统体一太极,一物各具一太极”的视域出发,曹端指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存在与流变都有其终极根基──太极或理,即理一;而对于每一事物而言,都完整禀受了这同一个太极作为其根基,但因气禀之异等因素而令此根基有了应然或非应然、这样或那样的不同展现与实现,即分殊。以此为据,他重新构建出一幅一本而万殊的总体天人宇宙图景,在这一图景中,宇宙万象都是太极本体大化流行的产物。它们彼此相互内在,一统于太极(理),但又由于禀气的不同,展现为彼此相对有别的表征各自之所以为自身的事物,从而整个宇宙得以存在,呈现为生机盎然的有序、和谐之生命世界。
    在以天人相贯通为显著特色的儒家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那里,总体天人宇宙图景的提出,往往为的是给心性论提供哲学根基,曹端思想也不例外。基于此,本书接下来从曹端理学天人之学的视域出发,对其心性论思想进行了解读。
    这一解读,首先落实为第二章的内容。在第二章,本书着力论述了曹端对理学心性论根基的新诠释。
    这一章共分为以下三节内容:其一,儒家心性论源流;其二,心之判定;其三,对儒家心性理论的拓展。
    第一节,儒家心性论源流。梳理了中国哲学史上有关人性与心性理论的发展史。指出曹端的心性论是在先秦、汉唐和宋元心性论(人性论)的基础上,尤其是吸收了周敦颐、张载、朱熹等人的心性论思想而建立起来的。
    第二节,心之判定。我们对曹端思想中的“心”进行了判定,指出他虽然经常有心或本心的说法,却是指心的本然状态,与陆九渊本心的意涵有明显的不同;在陆氏心学体系中,本心即理,它不仅具有知觉和主宰的功能,而且是宇宙的终极根基;但在曹端那里,性即理,是宇宙的终极根基。心只是一个知觉和“统性情”意义上的心,是对朱熹的心的内涵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形下”的功能,其特征是“虚灵知觉”,不具有本体的意义。
    第三节,对儒家心性理论的拓展。我们从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已发、未发与道心、人心两个角度,论述了曹端心性理论的哲学内涵。首先,本书指出在程朱那里,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太极或理。但现实世界中,由于禀气的不同,社会生活中的人不可能时刻保持天命之性的本然状态,而呈现为或善或恶的人性,即气质之性。曹端则在承续他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者并非完全对立,天命之性须依靠气质之性才能够得以彰显。其次,在二程、朱熹那里,道心是合天理的,人心是纵人欲的。曹端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人心即“己”,泛指一切恶的、过分追逐利益或违背道德法则的感性欲念。道心即“礼”,出于纯粹至善的天理或性命之正,对人心有一定的规范和制约作用。再次,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为什么会有道心或人心的不同表现的问题,曹端在整合程朱学说的基础上指出,这是由心的未发、已发以及发用时的不同造成的。人的本心在未发之前都是纯然至善的,已发以后则随不同的情状,展现为“中节”与“不中节”两种状态。中节的是道心之展现,不中节的是人心之展现。 
     以上所论,是曹端理学心性本然、实然之所是。揭示这一切,在其理学视域之下,为的是进一步开显心性应然之所是与人生应然的价值追求。这就有了心性工夫论与其他观点的提出。我们看到,基于对善源乎禀受太极之理而来的天命之性与现实社会中恶来源于人性中的气质之性的清醒认识,曹端又特别重视涵养心性的工夫论,强调心性论构筑了工夫论形上的哲学内涵,对心性论的探讨必须通过对其相应工夫论的阐发才能最终得以彰显和实现。在宋明理学中,理学派与心学派由于对终极根基的认定不同,造成了他们工夫进路上的根本区别。一般来说,程朱理学以居敬穷理为工夫,陆王心学以发明本心为工夫。但理学发展到元代,深受和会朱陆思潮的影响,理学家的工夫理路也具有和会两家的趋向,并一直延续到明初,曹端即深受其影响。于是,就有了本书第三章所探讨的内容。
    本书第三章,论述了曹端由心性本然、实然向心性应然的过渡的工夫理路。
    这一章共分为以下两节内容:其一,立基于敬,体验于无欲;其二,穷理反躬与事心。
    第一节,立基于敬,体验于无欲。本节详细阐发了曹端以“立基于敬、体验于无欲”为核心的工夫理路的哲学内涵。首先,我们对他即工夫即本体的“敬”之内涵作出解释,指出曹端的这一思想无疑是对大程“诚敬”、小程“持敬”和朱熹“居敬穷理”的相关思想的整合和转化,本体意义上的“敬”是敬之体,即一种自觉的警醒,是这本然的心自己在凝聚;工夫意义上的“敬”是敬之用,即从外在的仪表、行为与内在的心性、思虑两方面都要做到恭敬、持敬,而“立基于敬”则是指做心性工夫时必须保持内心上的恭敬与持敬。其次,我们指出曹端“体验于无欲”的工夫学说是建立在“天理人欲”之辨的基础上的。故本节先对前儒及曹端的天理人欲思想做出简单衡评,继之对曹端的“无欲”之意涵做出了解释,指出他的这一思想是对周敦颐等人“无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心的一种专一和灵明的状态,即没有任何的私心杂虑、排除了外界一切人欲干扰的本心之湛然澄明之境,而“体验于无欲”是指在心的“无欲”状态下做心性涵养的工夫。再次,我们对曹端的“立基于敬,体验于无欲”的工夫论作出了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认为其理论是建立在对“礼”的研究基础上的。在他的体系中,“礼即天理”,也就是说“天理”在人伦规范上的展现就是“礼”。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礼”的规定,做“立基于敬、体验于无欲”的心性涵养工夫也必须合乎“礼”。
    第二节,穷理反躬与事心。本节所要着力解决的是曹端心性涵养工夫的主要方法──穷理反躬和事心之学。其中,穷理反躬是对程颐“涵养须用敬”和朱熹“居敬穷理”工夫的继承和发展。它要求学者时刻以“敬”的态度来涵养心性,不断地穷究“理”,并以此来躬行实践,即做任何事都谨遵礼法的规定。这是对程朱理学中格物致知、持敬主一方法的借鉴和运用。在此基础上,曹端更加注重心的知觉与主宰作用,提出事心之学的工夫论。这是一种反求诸己的工夫,又是对程朱后学工夫论“支离”缺陷的超越而向陆氏心学工夫论的靠拢,即强调对人的自主自律的敬畏之心的培养与约束,主张以一种内在的价值自觉的态度来做心性工夫。充分确立和发挥“心”的主宰作用,展现人的价值理性意识之自觉,保持道德生命的完整和圆融。
    在理学的架构下,心性工夫论是为达成理想的人生、理想的社会以及理想的天人关系格局做准备的,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前者以后者为目标。透过以上的工夫论,曹端理学思想进一步开示了其终极目标。这一目标就是本书第四章所将探讨的内容。
    本书第四章论述了曹氏理学的终极人文关切及其总体宇宙关怀。
    这一章共分为以下三节内容:其一,个体人格之期许;其二,理想社会之愿景;其三,天人和谐之追求。
    曹端作为一名具有深沉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的儒家学者,倡导的境界是一种体用兼备的圣贤境界。这是对儒家一贯提倡的境界学说的拓展,体现了曹氏理学的浓郁人文底蕴。
    第一节,个体人格之期许。探讨了曹端颇具时代特色的仁的境界说。指出他的这一思想是对前儒特别是程朱相关思想的继承和结合时代的创新。明代初期,由于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佛道二教在社会中的负面作用越来越明显,使得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其效用。为了挽救时弊,首先,曹端从理论内涵与社会影响两个角度对佛道的境界学说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批判。其次,曹端提出了其视域下的仁的境界说。在此境界之中,对于个体人来说,其一,应把握“仁”的内涵,在社会人生中充分实现“爱之理、心之德”。其二,不应以追求富贵的不义生活为目标,而应向往精神上的无限快乐,即孔颜之乐。
    第二节,理想社会之愿景。基于对明初的时代问题意识之自觉和士大夫充任王者之师的角色意识之自觉,曹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指出,人的精神境界提升之后的第一个环节应落实在社会人生层面,彰显为以天下为己任而兼善天下的庄严担当,定位在首先是大一统帝制下能够经世济民的贤臣,然后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帝王之师,教导帝王去成德淑世,实现有序、和谐的理想社会之愿景。具体而论,这一愿景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为学者和士大夫树立了可资学习的圣贤之典范;其二,要求现实中的儒家学者作为能够实现理想社会的豪杰之士,不仅应具备高尚的人格,即内圣成德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还应拥有力行的品格和不惧权威、大胆实践的魄力,即外王济世的一面;其三,提出了他心目中的礼乐教化之下的有序、和谐的理想社会之愿景。
    第三节,天人和谐之追求。曹端不仅关心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注重社会的和谐与有序,更为重要的是提出在尽人之性之后做到尽物之性,进而“赞助天地造化发育之功”。指出人的精神境界提升之后的第二个环节应落实在天人关系层面,体现了他对天人和谐的追求。即追求由程颢提倡的,又被他发展了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的大而化之之境。就达致此一境界的人而言,应对包括自身在内的这一世界中的一切的所然与所以然,有着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透悟;应以儒家所特有的责任感、担当感与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我”所生活的这一世界中,并促进整个宇宙的有序、和谐发展。
    本书的第五章论述了曹端经世济民视域下的政道与治道。
    这一章共分为以下两节的内容:其一,曹端政道与治道的伦理之维;其二,曹端论“政道与治道”。
    第一节,曹端政道与治道的伦理之维。儒家自始至终将礼乐教化的道德理念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并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之下展开各自的经世济民之道的理论与实践之论证,曹端也不例外,这一内容的展开首先是通过伦理的向度来展现的。这一向度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曹端将人类社会的一切礼法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变“礼”为“理”。为儒家的“礼”提供了形上哲学依据的论证,并以此说明了封建等级秩序永久存在的可能性而为当政者所采纳和使用。其二,对现实社会中必然存在的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念用“天理”这个理学的最高本体来诠释,无疑是想告诉社会中的所有人“礼”与“理”互融互摄、完全一致,封建社会中的价值准则不容置疑。如此便构建了理学作为终极价值的天理与人类社会道德伦理的双向联系,实现了天道性命的圆融无碍之贯通。
    第二节,曹端论“政道与治道”。在儒家学者那里,知识分子阶层负有儒家道德伦理理论构建,并作为王者师将当政者教育好的责任,由他们将儒家的仁政思想投入社会治理之中,彼此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曹端的政道与治道思想也大同小异。他的思想包括四个方面:其一,他继承前人,论述了明初社会大背景之下的君主政道思想;其二,儒家一直看重君臣关系,官员在政权中的地位与影响也非常重要,曹端在仔细研究历朝历代官员腐败对朝廷政治的影响之后,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官箴”说,不仅对当时,对我们现在的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其三,传统儒学所提倡的仁义道德观念绝不是书本上的理论,士大夫阶层之所以自认为他们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关键在于他们承担着儒家思想构建的重担。而这种道德伦理,他们必须将之付诸社会治理之中,作为构建社会秩序、实施社会教化的指导思想,作为儒家学者的终极使命才算完成,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曹端也不例外;最后,曹端在论述政道与治道的相关观点之时,还对儒佛道关系作出解释。他在经过周密的社会调查后发现,佛道的奢靡之风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如不限制佛道的蔓延,对整个国家来说没有好处。他接续前朝儒士批判佛道的做法,继续对佛道开展猛烈的批判,我们认为他的观点不无道理,且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治理来说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本书的第六章论述了曹端理学思想对明代学术之影响。
    这一章共分为以下两节的内容:其一,奠定明初理学之基础;其二,曹端理学思想在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奠定明初理学之基础。本书认为曹端的思想与明初理学的几位著名学者如薛瑄、胡居仁的思想联系极为密切,正是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明初理学保留了朱子学之原貌,并被陈白沙所吸收借鉴,为明中后期心学的兴起与大盛奠定了思想之根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对薛瑄的影响。本节指出曹端在理气关系、心性、工夫等方面对薛瑄的影响,并认为薛瑄思想之所以能独成一家,受到清人的重视,在于曹端对明初理学界的重要贡献,并被薛瑄所吸收与借鉴。其二,对胡居仁的影响。本节指出曹端在理气论、心性论、境界论等方面对胡居仁思想的影响,认为他的思想继承了程朱理学,为后人研究程朱学术做出了很好的铺垫,并为明中期以后阳明心学之大兴、学术方向的转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先声,而在明初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便是曹端理学研究之价值。
    第二节,曹端理学思想在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我们认为曹端的理学思想对明初的时代学术作出了较好反思和回应,是理学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他的学术地位与历史贡献就在于:首先,曹端的思想在继承前儒特别是程朱理学的基础上,重新探索了天人关系,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新的理解。其次,处于明初理学大环境下,学术上的传承较之于理论上的创新更为重要。曹端则在对此问题有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传统思想和文化特别是程朱理学进行了不遗余力的传承,为宋明理学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的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和阐发。这不仅是研究他的思想的需要,是研究宋明理学发展、演变过程的必须路径,而且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术研究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在探讨曹端之学丰富内容的基础上,本书的结语部分对全书做出了总结和概括。我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研究以曹端学术思想为代表的明初理学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这一思潮在深受元代理心交融思想影响的前提下与时代大背景相结合,对官方钦定的程朱理学以自己的生命与生活环境为注脚做出了新的理解与诠释,使它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一是更加注重对天理的体认,下学上达的道德践履工夫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发展,形成明初理学的一大特色;二是继承了陆氏心学的相关内容,凸显“心本体”,为后世阳明心学之大兴做出最佳理论铺垫。而作为这一思潮的具体实践者,曹端注重道德实践,通过乡村教育、教化的实践让地方风俗得到极大的净化,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以儒家伦理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乡民以至一切人,并以此来对抗佛道的虚幻与不实。我们认为,这样一种学术发展和对待学术的态度也是值得深思的。在当前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大背景中,本书的写作目的便是以曹端为个案,力图重新阐释传统儒家思想在现在与未来的关联,指出它的现代性。


    作  者
    2014年10月
    ...查看更多
  1. 第一章  理学视域下总体天人宇宙图景的重建/23
    第一节  时代问题意识之自觉/23
    第二节  天人万象终极根基的重新正定/26
    第三节  总体天人宇宙图景的重建/37
    第二章  理学心性论根基的新诠释/44
    第一节  儒家心性论源流/44
    第二节  心之判定/49
    第三节  对儒家心性理论的拓展/51
    第三章  由心性本然、实然向心性应然的过渡/60
    第一节  立基于敬,体验于无欲/61
    第二节  穷理反躬与事心/74
    第四章  曹氏理学的终极人文关切及其总体宇宙关怀/80
    第一节  个体人格之期许/81
    第二节  理想社会之愿景/95
    第三节  天人和谐之追求/99
    第五章  经世济民视域下的政道与治道/106
    第一节  曹端政道与治道的伦理之维/106
    第二节  曹端论“政道与治道”/110
    第六章  曹端理学思想对明代学术之影响/125
    第一节  奠定明初理学之基础/125
    第二节  曹端理学思想在宋明理学史上的地位/135
    结  语/139
    附录一  曹端思想研究文献综述/145
    附录二  作者发表的有关曹端理学思想研究的论文目录/160
    参考文献/161
    后  记/166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