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

    作者:陈永龙, 曾长东, 主编

    本书主要集中探讨了“留法勤工俭学”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形成的影响,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之人才观和质量观、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邓小平职教理论与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三个面向”教育思想与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等内容。

  •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与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研究

    作者:刘彤, 王雪梅, 陆薇, 曹典, 编著

    本书以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以创新创业时代趋势为契机,探讨创新创业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转型完成。本书拟从4个部分论述观点:第一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历史背景;第二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时代趋势;第三部分:创新创业与应用型转型关系;第四部分: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研究。本书对相关院校的转型及创新创业教育都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

  • 思辨的力量

    作者:谢瑜, 主编

    本书是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首期课程建设的成果,收录了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政治伦理课的课程论文以及师生关于研究生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思考和探索,相信对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至少还有7000万,其特点是数量大、受教育时间短、思想观念陈旧、总体素质不高,因此应作为我国转移培训的重点给予关注。本书在系统总结国内外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和揭示了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从教学管理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效果评估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查看更多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一问题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面貌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三农”问题,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等重大战略问题,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然涉及农民素质提高的问题。要把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转化为合格的现代产业工人和服务业从业者,必须经历一个教育和培训的过程,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因为如此,近十多年来国家及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关的工程项目,诸如“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火炬计划”等,包括目前正在实施的“春潮行动”。应该说,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对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满足城乡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转移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以及培训对象的确定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提高转移培训的实效和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本书作者冯明放教授正是针对转移培训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研究》一书中,作者及课题组成员分析研究了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理论依据,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农民教育培训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历程及其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完善机制的角度,指出了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的途径与措施。
    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立足于西部地区,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与西部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这样就使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二是紧紧围绕转移培训的实效性问题,从机制创新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使问题的研究有了较强的针对性;三是针对转移培训中出现的乱象,强调了加强监督机制特别是第三方监督机制的建设,并提出建立统一的转移培训教育体系。总体看来,本书的理论体系比较系统,研究特色比较鲜明,研究方法比较科学,所提出的对策建议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为各级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上提供决策依据并为理论界同行提供学术参考。
    谨序之!



    党国英             
    2014年12月28日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查看更多
  1. 绪  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采取多种重大举措,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步伐。当前,无论是“三农”问题的解决,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统筹城乡发展,都离不开规模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013年全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外出农民工已经达到1.66亿,而在2001年这一数字尚不足9 000万。 由此可见,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几乎以平均每年600万的速度向城镇转移。
    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镇转移,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目前尚未达到学者们熟知的“刘易斯拐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还有1.2亿人以上, 其中西部地区占60%,大约7 000万人。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重而道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从数量上看比较丰富,但从质量和素质上看,总体还不够高。正如某些学者指出,我国目前虽然是一个人口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大国。这一状况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而劳动力转移培训则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前提和保障。
    一方面,劳动力转移培训可以提升劳动力自身的素质,改善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增加和积累人力资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农民学习知识,提升技能,增加收入,增进雇工企业经济社会绩效,为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西部地区的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数量大,总体素质也不高,创业就业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比中东部地区更为突出,而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研究目的 
    本书旨在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培训机制的调查研究,剖析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推进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西部地区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
    (1)通过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系统研究国内外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结合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际,探寻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规律,丰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
    (2)通过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研究,分析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转移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方法,用以指导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践。
    (3)通过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机制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管理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效果评估机制等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西方国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理论研究较为成熟,而且多数以人力资本理论的转移理论为主来开展研究。相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研究而言,目前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与转移培训有关的理论也比较缺乏,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见。以往研究一般都是从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去探讨转移培训问题,本书除了借鉴以往的理论研究之外,试图从教育培训的视角去探讨转移培训问题,希望能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支持。本书的理论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1. 丰富我国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其特定的含义,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和研究领域。从现实情况来看,转移培训质量不高、效果不够理想的根源,主要在于转移培训机制不完善,与缺乏从教育培训角度审视和研究此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书拟从教育培训的视角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效性以及教学管理等机制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抓住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矛盾。
    2. 丰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经济学是研究教育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介于经济学、教育学、数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对象是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教育投资的有效利用及其经济收益、关于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作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属性。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研究重点就在于如何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益。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直接和间接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投入了不少资金,这些资金使用的效果如何属于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具体来说属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课题,但这一问题也是研究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现实意义
    1. 促进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重要部分。目前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还有7 000万,其特点是数量大、受教育的时间短、科技素养差、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总体素质相对较低,而转移培训能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是实现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关键环节。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应该作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的重点问题,加以分析和研究。
    2. 提高转移培训的实效性,促进实用性人才的培养
    转移培训着眼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可以促使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具备更高的素质和技能,获得技术性强、收入较好的工作,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转移培训对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缩小东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实现“中国梦”、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拓宽成人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思路
    我国教育普遍存在“学历至上”的偏向,这种观念也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所以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缺乏对农民实用性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这正是造成“民工荒”“技工荒”的重要原因之一。本书也将揭示现阶段“民工荒”“技工荒”的成因,为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转变培养模式提供思路。
    本书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具体问题和具体实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其成果对于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查看更多
  1. 目  录
    绪  论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的意义 3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5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第一章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的理论基础 16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6
    二、转移培训研究的理论依据 19
    第二章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的分析框架 36
    一、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机制 36
    二、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影响因素 43
    第三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50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50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分析 61
    三、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 67
    第四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历史发展 71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转移培训(1978—1983) 71
    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期的转移培训(1984—1991) 74
    三、社会转型时期的转移培训(1992—1999) 81
    四、21世纪以来的转移培训(2000—2013) 88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观念和方式的转变 96
    第五章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借鉴 100
    一、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概况 100
    二、国外比较典型的转移培训体系模式 107
    三、国外转移培训的特点及主要经验 110
    第六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模式、经验及教训 118
    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背景 118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模式 119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经验 126
    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要教训 134
    第七章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139
    一、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及其转移特点 139
    二、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要性 149
    三、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 152
    四、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 163
    五、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167
    第八章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状况的调查分析—— 以陕南为例 173
    一、陕南经济社会发展概述 173
    二、陕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状况的调查分析 174
    三、陕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调查情况的几点思考 182
    第九章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的创新 187
    一、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创新的原则 187
    二、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创新的内容 192
    参考文献 207
    后  记 214
    ...查看更多

评论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