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图书

Similar books 换一批
  • 花与中国文化

    作者:李仲芳, 编著

    本书为教材。主要内容有中国花文化的形成及特点、世界园林之母——我国丰富的花卉资源、赏花基础知识—花卉分类、花与中国文学、经典花卉故事传说、花语及花卉礼仪、古今各地花事活动与花习俗、押花技艺、插花艺术、各论等。本书为校本立项教材,先简要介绍十种花的植物特征和栽培方法,然后从人文学科的角度深入讲述此种花卉的起源、栽培历史、鉴赏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相关人文价值,具有较高的市场推广价值和针对性、实践性。

  • 玉米淀粉生产及检测技术

    作者:巩发永, 梁彦, 肖诗明

    本书在介绍了淀粉颗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淀粉的分子结构、淀粉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论述了玉米的生产及深加工概况和玉米消费趋势、玉米淀粉的生产原材料、玉米加工和玉米淀粉加工的通用工艺和设备以及玉米淀粉副产品的加工利用。对玉米淀粉理化检测方法(如:水分含量、细度、酸度、灰分、斑点、白度、蛋白质、脂肪、二氧化硫等指标),淀粉黏度及糊化特性的测定、淀粉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如: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差热分析法),淀粉糖制品的理化指标(如:水分测定、DE值、酸度和PH、灰分、糖浆浓度、色度和透光度、粉浆细度)的测定方法以及变性淀粉的检测技术也做了详尽介绍。

  • 小麦与面粉

    作者:王慧, 编著

    本书主要论述了小麦的种类、品种特性及面粉工艺特性的问题。本书分为五章,主要内容为:小麦的种类和等级标准、优质小麦新品种简介、小麦籽粒的形态与结构、小麦籽粒的品质、小麦面粉工艺特性。本书对从事小麦育种、小麦栽培、食品加工的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均有参考价值。

图书分类

Book classification
  1. 本书为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猪场环境评估、猪场选址与规划建设、猪场设施设备、猪场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等内容。书稿以猪场生产经营管理管理为主线,以猪场管理岗位(群)的具体工作任务设定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作为高职畜牧兽医及相关专业教学教材,也可供猪场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显著,发展前景广阔。早在2006年,教育部连续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等文件,这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质量得以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已经进入体制创新和努力助推各产业发展的新阶段。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通知》(教高〔2013〕2号)明确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须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科学合理地进行。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目标,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系统培养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围绕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引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办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推动高职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有机融合。因此,树立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共同办学的理念,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显得尤为重要,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课程为核心的改革与建设是根本。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经过11年的改革发展和3年的省级示范性建设,在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已经完成近40门优质课程的物化成果——教材,现已结稿付梓。
    本系列教材基于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力求突出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层次区别,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引入能力本位观念,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手段,强化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过程中,大量企业精英全程参与,共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和生产项目为载体,立足行业岗位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遵循高职学生成长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和行业生产规律进行开发建设。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要求,构建学习任务单元,在内容选取上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典型的工学结合特征。
    本系列教材的正式出版,是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结果,更是省级示范院校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凝聚了各位编审人员的大量心血与智慧,也凝聚了众多行业、企业专家的智慧。该系列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有关兄弟院校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诚挚感谢!希望该系列教材的出版能有助于促进高职高专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能为农业高职院校的教材建设起到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诚然,由于该系列教材涉及专业面广,加之编者对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认知不一,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同行不吝赐教,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和提高。


    龙 旭
    2013年5月
    ...查看更多
  1. 项目五  猪场生产管理
    任务一  猪场生产流程与生产指标
    我国目前较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3年,年淘汰更新率30%左右。肉猪达90~100kg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3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65%。各猪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指标和生产计划。
    一、生产流程
    以万头生产线为例,以“周”为生产节律,采用工厂化流水作业均衡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按工艺流程图5-1-1进行。
     
    图5-1-1  工艺流程图
    待配母猪阶段:在配种舍内饲养空怀、后备、断奶母猪及公猪进行配种。每条万头生产线每周参加配种的母猪24头,保证每周能有20头母猪分娩。妊娠母猪放在妊娠母猪舍内定位栏饲养,在临产前一周转入产房。
    母猪产仔阶段:母猪按预产期进入分娩舍产仔,在分娩舍内4周(临产1周,哺乳3周),仔猪平均21天断奶。母猪断奶当天转入配种舍(先在运动场饲养3天),仔猪原栏饲养7天后转入保育舍。如果有母猪产仔少、哺乳能力差等特殊情况,可将仔猪进行寄养过哺并窝,这样不负担哺乳的母猪可提前转回配种舍等待配种。
    仔猪保育阶段:断奶7天后强弱分群、仔猪平均两窝并一栏,转入仔猪保育舍培育至8周龄转群,仔猪在保育舍饲养4周。
    肥猪饲养阶段:8周龄仔猪由保育舍转入肥猪舍饲养15周,预计饲养至23周龄左右,体重达90~100kg出栏上市。
    二、生产技术指标
    表5-1-1  某猪场生产技术指标
    项    目 指    标 项    目 指    标
    配种分娩率 85% 24周龄个体重 93.0kg
    胎均活产仔数 10头 哺乳期成活率 95%
    出  生  重 1.2~1.4kg 保育期成活率 97%
    胎均断奶活仔数 9.5头 育成期成活率 99%
    21日龄个体重 6.0kg 全期成活率 91%
    8周龄个体重 18.0kg 全期全场料肉比 3∶1
    任务二  猪场生产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
    一、猪场生产组织架构(见猪场行政管理)
     
    图5-2-1  猪场组织架构图
    二、岗位定编
    猪场人员配备,取决于猪场的规模、设备条件、人员的素质,甚至取决于猪场的所有制性质。不同条件的猪场按作业分类的直接生产人员配备。其他人员按工作性质配备。技术室的兽医、资料员每100头基本母猪配备各1名;饲料加工人员,每400~500头猪配备1名,还配备1名辅助工人;另设电工1人、门卫2人、安全值班工1人、会计、出纳、保管各1人,每30名上灶人员设厨师1人。在猪场规模较小时,所配备的人员可以兼职兼工。
    三、责任分工
    以层层管理、分工明确、场长负责制为原则。具体工作专人负责;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下级服从上级;重点工作协作进行,重要事情通过场领导班子研究解决。
    1. 场  长
    (1)负责猪场的全面工作。
    (2)负责制定和完善本场的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及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4)负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落实和完成公司各项任务。
    (5)负责监控本场的生产情况、员工工作情况和卫生防疫,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6)负责编排全场的经营生产计划、物资需求计划。
    (7)负责全场的生产报表,并督促做好月结工作、周上报工作。
    (8)做好全场员工的思想工作,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向上反映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9)负责全场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10)负责落实和完成公司下达的全场经济指标。
    (11)直接管辖生产线主管,通过生产线主管管理生产线员工。
    (12)负责全场生产线员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每周或每月主持召开生产例会。
    2. 生产线主管
    (1)负责生产线日常工作。
    (2)协助场长做好其他工作。
    (3)负责执行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卫生防疫制度和有关生产线的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负责生产线报表工作,随时做好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5)负责猪病防治及免疫注射工作。
    (6)负责生产线饲料、药物等直接成本费用的监控与管理。
    (7)负责落实和完成场长下达的各项任务。
    (8)直接管辖组长,通过组长管理员工。
    3. 组  长
    1)配种妊娠舍组长
    (1)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3)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4)本组人员休息替班。
    (5)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
    (6)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7)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8)负责本生产线配种工作,保证生产线按生产流程运行。
    (9)负责本组种猪转群,调整工作。
    (10)负责本组公猪、后备猪、空怀猪、妊娠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2)分娩保育舍组长
    (1)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3)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4)本组人员休息替班。
    (5)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
    (6)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7)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8)负责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9)负责本组母猪、仔猪转群、调整工作。
    (10)负责哺乳母猪、仔猪预防注射工作。
    3)生长育成舍组长
    (1)负责组织本组人员严格按《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和每周工作日程进行生产。
    (2)及时反映本组中出现的生产和工作问题。
    (3)负责整理和统计本组的生产日报表和周报表。
    (4)本组人员休息替班。
    (5)负责本组定期全面消毒,清洁绿化工作。
    (6)负责本组饲料、药品、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及盘点工作。
    (7)服从生产线主管的领导,完成生产线主管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8)负责肉猪的出栏工作,保证出栏猪的质量。
    (9)负责生长、育肥猪的周转、调整工作。
    (10)负责本组空栏猪舍的冲洗、消毒工作。
    (11)负责生长、育肥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4. 饲养员
    1)辅配饲养员
    (1)协助组长做好配种、种猪转栏、调整工作。
    (2)协助组长做好公猪、空怀猪、后备猪预防注射工作。
    (3)负责大栏内公猪、空怀猪、后备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2)妊娠母猪饲养员
    (1)协助组长做好妊娠猪转群、调整工作。
    (2)协助组长做好妊娠母猪预防注射工作。
    (3)负责定位栏内妊娠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3)哺乳母猪、仔猪饲养员
    (1)协助组长做好临产母猪转入、断奶母猪及仔猪转出工作。
    (2)协助组长做好哺乳母猪、仔猪的预防注射工作。
    (3)负责2个单元大约40个产栏哺乳母猪、仔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4)保育猪饲养员
    (1)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转群、调整工作。
    (2)协助组长做好保育猪预防注射工作。
    (3)负责2个单元或大约400头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5)生长育肥猪饲养员
    (1)协助组长做好生长育肥猪转群、调整工作。
    (2)协助组长做好生长育肥猪预防注射工作。
    (3)负责3个单元大约600头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工作。
    6)夜班人员
    (1)每天工作时间为:白班的午休时间、夜间。一般为:午间11:30—14:00,晚间17:30—次日早7:30,两名夜班轮流。
    (2)负责值班期间猪舍猪群防寒、保温、防暑、通风工作。
    (3)负责值班期间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4)重点负责分娩舍接产、仔猪护理工作。
    (5)负责哺乳仔猪夜间补料工作。
    (6)做好值班记录。
    任务三  猪场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
    为了定期检查、总结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地研究出解决方案,有计划地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使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提高饲养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进而提高全场生产的管理水平,猪场应制定相应的生产例会和技术总结(培训)制度。
    一、周例会和技术总结(培训)会
    (1)每周末19:00─21:00为生产例会和技术培训时间。
    (2)该会由主场长主持。
    (3)时间安排:一般情况下安排在星期一晚上进行,生产例会1小时,技术培训1小时。特殊情况下灵活安排,但总的时间不变。
    (4)内容安排:总结检查上周工作,安排布置下周工作;按生产进度或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技术培训。
    (5)程序安排:组长汇报工作,提出问题;生产线主管汇报、总结工作,提出问题;主持人全面总结上周工作,解答问题,统一布置下周的重要工作。生产例会结束后进行技术培训。
    (6)会前组长、生产线主管和主持人要做好充分准备,重要问题要准备好书面材料。
    (7)对于生产例会上提出的一般技术性问题,要当场研究解决,涉及其他问题或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要在会后及时上报、讨论研究,并在下周的生产例会上予以解决。
    任务四  猪场现场环境控制管理
    管理的投入是猪场中投资最省,收益最大的工作,通过管理能够使猪场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净化。通过管理为各阶段猪创造安全、舒适的生长、繁殖环境,是养猪创造效益的基本保证。通过管理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猪的生产繁殖性能,提高猪群整体健康水平,降低药费,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猪场现场管理的核心是猪场环境控制和猪群生产管理。
    一、猪场现场管理与猪场经营效益的关系
    1. 猪场环境对猪的影响
    1)有害气体的危害
    NH3、H2S:猪长期生活在低浓度的NH3、H2S中虽然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但出现采食量降低,饲料消化率下降,上呼吸道有中等到严重程度的病理变化,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从而导致整个猪场生产力下降。这种慢性中毒,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被人察觉这种情况,往往危害更大,需要引起我们高度注意。表观现象:皮肤苍白,毛色杂乱,呼吸道疾病增加。猪长期生活在低浓度H2S的空气环境中会感到不舒适,生长缓慢;猪变得畏光,丧失食欲,神经质,有时会突然呕吐,失去知觉,猪在脱离H2S的影响以后,对肺炎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仍很敏感,极易引发气管炎和咳嗽等症状。
    据报道:体重45 kg生长猪,在氨浓度为38~46 mg/m3的舍内饲喂4周,采食量下降15.6%,增重下降20%。氨还影响猪的繁殖性能,当舍内氨浓度达15.0 mg/m3,小母猪持续不发情,当氨浓度降到4.3 mg/m3时,所有的小母猪均在7~10天内发情。氨气浓度偏高是猪萎缩性鼻炎发生的重要原因。
    2)湿度对猪的影响
    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通风不好和猪舍过度冲水以及猪舍供水系统跑、冒、漏、滴是造成相对湿度升高的最主要原因。无论冷热环境下,相对湿度低即空气相对干燥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利于缓和猪的应激。
    (1)高湿的危害:高温高湿使机体抵抗力减弱,发病率上升。
    ① 高温高湿时,有利于病原性真菌、细菌和寄生虫的生长发育,致使猪的癣、疥、湿疹等皮肤病和球虫病易于流行。
    ② 低温高湿时,猪容易得流感、风湿病、关节炎、肌肉炎、裂蹄等。
    (2)现场表现为:
    ① 每年冬天(十月份至次年清明左右)怀孕母猪因为地面潮湿,容易导致裂蹄、皮肤湿疹、疥癣。
    ② 每年冬天种公猪因为地面潮湿、天气寒冷而易出现神经痛、风湿症、肌肉痛,从而导致其配种能力下降而被淘汰。
    ③ 每年冬天分娩会因湿度偏大,导致大肠杆菌和球虫易于繁殖而引起乳猪拉稀。
    ④ 湿度对增重的影响。
    相对湿度(%) 舍内温度(C) 30日龄体重(kg)
    65~70 12~14 7.21
    80~85 12~14 4.75
    3)温度对猪的影响
    (1)低温的影响。
    在寒冷环境下,猪的呼吸道、消化道的抗病力降低,常发生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在低温高湿情况下,可使生长育肥猪日增重减少36%,因此在寒冷季节要做好猪的防寒保暖工作,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要做好通风工作。在寒冷季节要特别注意“贼风”对猪的危害,“贼风”常引起猪感冒、肠炎、腹泻、关节痛等疾病。
    (2)高温的影响。
    公猪:精子活力降低,死精、畸形精增加,密度减少,性欲下降,配种能力下降;怀孕母猪:影响怀孕早期受精卵的着床,增加死胎,引起流产,减轻初生重,当南方气温超过39C,连续几天就会引起母猪的流产。
    哺乳母猪:采食量下降,奶水不足,膘情差,断奶后发情时间延长,排卵数少。
    商品猪:采食量下降,降低饲料利用率、日增重下降、出栏时间延迟。据报道,在28~35C高温环境下。15~30 kg、30~60 kg、60~90 kg的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比预期日增重分别降低6.8%、20%和28%。
     
    图5-4-1  影响猪生长速度的因素——温度
    4)灰尘及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1)空气中灰尘的形成及危害。
    在饲养管理活动时如:打扫地面、分发饲料以及猪的活动等引起粪末、饲料末及被毛屑、皮屑等弥漫在空中形成灰尘。灰尘落在皮肤上,可与皮脂腺、汗腺分泌物以及细毛、皮屑、微生物混合在一起,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发痒、发炎,同时使皮脂腺和汗腺管道堵塞,皮脂分泌受阻,致使皮脂缺乏,皮肤变干燥、龟裂,造成皮肤感染。当汗腺分泌受阻时,皮肤的散热功能下降,热调节机能发生障碍,同时使皮肤感受器反应迟钝。
    采取各项措施减少舍内灰尘,如通风换气工作是为了减少猪舍内空气中灰尘的含量,以使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失去附着物而难以生存。
    (2)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尽管目前还不能证明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与某种疾病的必然联系,但通过许多相关病例发现,猪舍内环境高浓度的微生物使动物的免疫负荷过重(免疫功能下降),增重缓慢,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空气中各种有害成分(有害气体、病原微生物、湿度偏高、灰尘等)在致病作用时有协同作用,必须引起养猪者高度重视。
    5)密度对猪的影响
    密度过大,猪呼吸排出的水汽量越多,粪尿量越大,舍内湿度也越高,舍内有害气体、微生物数量增加,造成空气卫生恶化,猪的争斗次数明显增多,休息时间减少,从而影响猪的健康、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圈密度可提高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但密度过小也是不经济的。若饲养管理粗放、条件较差,饲养密度应低一些;在南方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应该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表5-4-1  猪场适宜的密度
    体重(kg) 非漏缝(m2) 漏缝(m2) 每栏头数
    6~15 0.4~0.6 0.3 20以内
    15~30 0.6 0.4 20以内
    30~60 0.8 0.6 10~15
    60~出栏 1~1.2 1 10~15
    表5-4-2  影响猪生长速度的因素——栏舍面积
    拥  挤 头数过多
    生长下降 延长出栏日 生长下降 延长出栏日
    仔猪 10% 4 8% 3.2
    育成猪 5% 2 3% 1.2
    育肥猪 4% 3 2% 1.5
    断奶-出栏 6% 9 4% 5.9
    猪舍长宽比为2∶1
    6)应激对猪的影响
    应激指猪遭受不良因素(应激原)的刺激,而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应答反应,是一种像休克一样的不良反应。以瘦肉型、生长快的品种多发。
    (1)应激源。
    管理的原因:注射疫苗(特别是死苗)、转栏、长途运输、狂风暴雨、通风不好、高温高湿、低温高湿、公猪配种、母猪分娩、换料、断牙、断脐、断尾、去势等。
    品种的原因:瘦肉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的猪越容易产生应激。
    使用违禁药品的原因:一些猪场为了追求体型使用部分违禁药品,造成猪的应激性提高。
    饲料受生物污染和工业污染造成的应激。
    (2)应激的危害。
    强烈或长时间的应激对猪的生长发育、繁殖和猪肉品质都有不利的影响,使猪的生长发育受阻,日增重下降,甚至体重减轻,饲料转化率降低;繁殖母猪的受胎率降低,应激引起母猪便秘,出现胎儿早期吸收、畸形胎、流产、难产或不孕现象;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性欲减退。出栏肥猪在运输途中或屠宰前受到环境高温或低温、捆绑、拥挤、电麻等应激源的作用后,会出现白肌肉(PSE肉)。非强烈的应激猪进入适应阶段,可以提高其生产力、饲料利用率和抵抗力。
    猪应激需要消耗能量和蛋白质,以增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速度变慢。
    (3)应激的预防。
    预防应激的最根本措施是提高其抗应激能力。使猪经受适当的锻炼是提高抗应激能力的措施之一,短时间的轻度应激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在容易发生应激的阶段,如:夏天、注射疫苗、疾病期间等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药物如电解多维、葡萄糖等;禁止在养猪生产中使用违禁药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2. 猪场环境控制的重要性
    品种、饲料、防疫、环境和管理是现代养猪生产的五大要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但环境往往被人们忽视。
    (1)猪的生长、繁殖及健康主要是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制约,适宜的环境下,猪机体可将摄入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的用于生产,生产水平最高,所以当品种、饲料、防疫、管理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环境对养猪生产起决定性作用。
    (2)猪的品种越优良,对环境的要求越严格,如果环境不适宜,优良品种的高生产性能的遗传潜力就不能充分表现,会导致实际生产水平降低,饲料转化率低,饲料报酬下降,这时饲料质量越好造成的浪费越大。
    (3)同时环境不适宜的条件下的防疫难以控制疫病发生,猪机体抵抗力低,易染病,防疫支出增加或疫病无法控制,会造成生产的巨大浪费。
    可见,环境是畜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取得高生产力水平的保证。
    (4)为保障猪群健康及生产潜力的充分发挥,提高饲料转化率,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应采用必要的设施设备及环境控制手段为生产工艺流程、为猪群创造适宜的环境,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这已经成为养猪管理者的主要任务。
    3. 猪场环境控制的主要措施
    (1)新猪场建设时应采用合理的工艺,选择适宜的场址,进行合理的总体设计,采用必要的粪污处理设施。同时要搞好猪场绿化,改善猪场大气环境,防止大气污染;做好水源防护和水体净化工作,防止水体污染。
    (2)做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是做好猪场环境保护的最基础的工作。
    全方位的卫生概念包括:
    ① 猪舍之内:地面、隔栏、墙壁、屋顶、天花板、横梁、电线、管道、走道、窗户、料槽、高床及高床背部、排污沟、器械的卫生。
    ② 猪舍之间:排污沟、地面及其地上物。
    ③ 饲料车间:原料库、成品库的卫生以及饲料生产设备的卫生。
    做好卫生工作主要是清扫、冲洗、消毒、通风、换气使猪舍内外随时保持干净的环境。做好废弃物、病死猪、胎盘的处理(地坑、焚烧)。
    猪舍环境卫生是否做到位的评判标准:必须以人居环境、以猪为本的思想理念来评判,每次猪舍做卫生后必须像新猪舍一样。
    (3)做到冬暖夏凉。
    为了给猪创造一个舒适的温热环境,在冬天时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在夏天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但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必须做好通风工作。50 kg以上的肥育猪、后备猪、种猪防寒与防热的温度界限是6C和22C,低于6C要防寒,高于22C要降温。生长肥育猪的适宜温度为16~23C,前期为20~23C,后期为16~20C。
    ——防暑降温(主要针对公猪、母猪)
    防暑降温的评判标准就是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养猪技术管理人员能直接在猪舍中连续参与现场管理1小时以上,而不会中暑。
    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重点针对母猪、公猪)
    ① 搞好隔热设计。将屋顶和墙壁设成双层,使空气能在其间流通,以得到良好的隔热效果。
    ② 遮阳。在猪舍周围植树绿化,在屋顶、舍外、窗口设置遮阳网。
    ③ 通风。通风是防暑降温的有效措施,既可排除舍内热量,又能使空气清新。
    ④ 绿化。搞好猪场绿化,可缓和太阳辐射,降低环境温度,改善小气候的状况,又具有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防风的作用,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
    ⑤ 降温。当大气的温度接近或超过猪体的温度时,必须采取降温的办法来缓和高温对猪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措施:
    A. 接触冷却:给猪冲凉。
    B. 蒸发冷却:往屋顶洒水,靠水分蒸发吸热而降温。
    C. 喷雾冷却。
    D. 湿帘降温系统。
    E. 湿帘冷吹风系统。
    ——防寒保暖
    防寒保暖重点做好乳仔猪的保温工作。21~25日龄断奶的小猪相对常规断奶要严格得多。保温不当,将造成乳猪黄白痢等肠道疾病和气喘、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疾病增多,且同时易造成猪断奶后采食量下降。
    体重(kg) 与猪体同一高处温度(C)
    3.6~5.5 28
    5.5~7.7 27
    7.7~12.3 25
    12.3~18.2 21
    分娩舍重点强调小保温。母猪与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新生仔猪的适宜环境温度为30~34C,而成年母猪的适宜温度为15~19C。所以单独给仔猪创造温暖的环境十分必要。在高床上配置保暖设备的保温箱,在保温箱内吊红外线灯式取暖要比铺垫式取暖对个体较小的仔猪更显优越性,因为可使相对较大的体表面积更易于采热。仔猪保温可采用保育箱,箱内吊250W或175W的红外灯。
    乳仔猪的保温措施:做好保温的同时重点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遵守“大环境通风,小环境保温”的原则。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靠舍外刮风和舍内外的温差实现的。通风换气好坏的直观评判标准是以技术管理人员在猪舍中待上半个小时是否感到舒适为评判标准。
    机械通风:在炎热地区的夏季单独自然通风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需
    ...查看更多
  1. 绪论项目一 规模猪场的规划与建设 任务一 猪场环境影响评估 任务二 猪场选址及基本条件要求 任务三 猪场规划与布局 任务四 猪舍建筑工艺设计要求 任务五 猪场环境控制项目二 猪场设施设备 任务一 猪场常规设备 任务二 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 任务三 沼气设施项目三 规模猪场行政管理 任务一 规模猪场机构及岗位设置 任务二 猪场行政管理制度 任务三 规模猪场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任务四 岗位目标考核与薪酬管理项目四 猪场财务管理 任务一 猪场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任务二 猪场经济核算 任务三 猪场资金管理 任务四 猪场生产成果的核算 任务五 猪场经济活动分析项目五 猪场生产管理 任务一 猪场生产流程与生产指标 任务二 猪场生产组织架构、岗位定编及责任分工 任务三 猪场生产例会与技术培训 任务四 猪场现场环境控制管理 任务五 猪群生产管理项目六 猪场统计分析与报表 任务一 猪场统计与分析 任务二 猪场生产统计报表的使用与设计项目七 猪场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任务一 树立全方位疫病防控理念 任务二 隔离舍(后备猪)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任务三 配种妊娠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任务四 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 任务五 分娩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任务六 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任务七 生长育肥舍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 任务八 猪场兽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项目八 猪场营销管理 任务一 市场调查和风险分析 任务二 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 任务三 市场营销策略参考文献...查看更多

评论

0/500